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壠鄉

(湖南省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下轄鄉(已撤銷))

鎖定
大壠鄉(已撤銷),隸屬於湖南省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地處芷江侗族自治縣南部,東與洪江市託口鎮相鄰,南與會同縣漠濱侗族苗族鄉接壤,西與貴州省天柱縣集金鄉、甕洞鎮交界,北與碧湧鎮、冷水溪鄉毗連,距芷江侗族自治縣城63千米,總面積39.8平方千米。 [2]  截至2011年末,大壠鄉總人口有7058人。 [2] 
1950年,屬芷江縣第五區;1984年,由大龍公社改為大壠鄉。 [2]  截至2014年10月31日,大壠鄉下轄7個行政村; [1]  鄉人民政府駐下寨村。 [2]  2015年,羅巖鄉、板山鄉、大壠鄉、碧湧鎮共3鄉1鎮成建制合併設立新的碧湧鎮。 [3] 
2011年,大壠鄉財政總收入187.5萬元,比2010年增長44%。 [2] 
中文名
大壠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湖南省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
地理位置
芷江侗族自治縣南部
面    積
39.8 km²
下轄地區
7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下寨村
電話區號
0745
郵政區碼
419109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湘N
人    口
7058人(2011年末總人口)

大壠鄉建置沿革

1950年,屬芷江縣第五區。
1958年,屬東風公社。
1961年,析置大龍公社。
1984年,由大龍公社改為大壠鄉。
1986年9月,屬芷江侗族自治縣。 [2] 
2015年,羅巖鄉、板山鄉、大壠鄉、碧湧鎮共3鄉1鎮成建制合併設立新的碧湧鎮。 [3] 

大壠鄉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大壠鄉下轄白巖洞、茂山、茶溪、小塘溪、下寨、石榴溪、井水衝7個行政村,下設68個村民小組。 [2] 
截至2014年10月31日,大壠鄉下轄7個行政村:茂山村、下寨村、茶溪村、白巖洞村、井水衝村、石榴溪村、小塘溪村; [1]  鄉人民政府駐下寨村。 [2] 

大壠鄉地理環境

大壠鄉位置境域

大壠鄉地處芷江侗族自治縣南部,東與洪江市託口鎮相鄰,南與會同縣漠濱侗族苗族鄉接壤,西與貴州省天柱縣集金鄉、甕洞鎮交界,北與碧湧鎮、冷水溪鄉毗連,距芷江侗族自治縣城63千米,東西最大距離8.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6.1千米,總面積39.8平方千米。 [2] 
大龍

大壠鄉地形地貌

大壠鄉境內最高點位於茶溪村相見坡,海拔785米;最低點位於下寨村大會溪,海拔208米。 [2] 

大壠鄉水文

大壠鄉有大小溪河7條,其中沅水上游清水河流經4個行政村,境內流長18.5千米。 [2] 

大壠鄉自然災害

大壠鄉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山體滑坡。 [2] 

大壠鄉自然資源

2011年,大壠鄉有耕地4000畝,人均0.6.畝;林地38000畝。 [2] 

大壠鄉人口

截至2011年末,大壠鄉總人口有7058人。總人口中,男性3882人,佔55%;女性3176人,佔45%;14歲以下1058人,佔15%;15—64歲4531人,佔64.2%;65歲以上1469人,佔20.8%;以侗族為主,達6846人,佔97%;漢族212人,佔3%。2011年,大壠鄉人口出生率14.5‰,人口死亡率7.1‰,人口自然增長率7.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77人。 [2] 

大壠鄉經濟

大壠鄉綜述

2011年,大壠鄉財政總收入187.5萬元,比2010年增長44%;人均財政收入265元,比2010年增長80%。 [2] 

大壠鄉農業

2011年,大壠鄉農業總產值1040萬元,比2010年增長8%。大壠鄉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大壠鄉生產糧食2010噸,人均284.8千克,其中水稻1908噸。大壠鄉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茶、柑橘等。2011年,大壠鄉柑橘種植面積1300畝,產量900噸;油茶作物種植面積1400畝,產量100噸。 [2] 

大壠鄉商貿

截至2011年末,大壠鄉有商業網點62個。2011年,大壠鄉社會商品銷售總額510萬元;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40萬元。 [2] 

大壠鄉電信業

2011年,大壠鄉電信業務收入為8萬元。 [2] 

大壠鄉社會事業

大壠鄉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大壠鄉有小學5所,在校生612人,專任教師2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26人,專任教師1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 

大壠鄉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大壠鄉有文化站1個;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7個;圖書室8個,藏書2萬餘冊;有學校體育場1個。 [2] 

大壠鄉醫療衞生

截至2011年末,大壠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6個,其中鄉衞生院1所,村衞生室5個;設病牀15張。2011年,大壠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90%。 [2] 

大壠鄉社會保障

2011年,大壠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48户,人數719人,支出49.2萬元,比2010年增長63%,月人均57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8人,支出4.2萬元,比2010年增長24%;農村醫療救助1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0人次,共支出8000元;救災支出11.1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2人,撫卹事業費支出8萬元。 [2] 

大壠鄉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大壠鄉有郵局代辦點1個,報紙、期刊累計全年徵訂4000份(冊);有電信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户380户,移動電話用户1536户,互聯網用户37户。 [2] 

大壠鄉交通運輸

2011年,大壠鄉有縣道1條;實現了村村通公路;有汽車客運站1個。 [2] 

大壠鄉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大壠鄉因境內有一大山,形如蛟龍盤踞,故名。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