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塊瓦

(植物)

鎖定
大塊瓦別名花葉細辛、矮細辛、鋪地細辛、土細辛、白三百棒。為多年生草本,全株散生柔毛。
中文名
大塊瓦
別    名
花葉細辛
矮細辛
鋪地細辛
土細辛
別    名
白三百棒
中文學名
大塊瓦
拉丁學名
AsarumgeophilumHemsl
植物界
細辛屬
分佈區域
分佈於廣東、廣西、貴州等地

大塊瓦形態特徵

大塊瓦 大塊瓦
根莖橫走。葉柄長3-15cm,密被黃棕色柔毛;芽胞葉卵形或長卵形,密生柔毛;葉圓心形、卵狀心形或寬卵形,長5-10cm,寬5.5-12.5cm,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心形,上面散生短毛或無毛,下面初被密生黃棕色柔毛。花紫色;花梗長5-15mm,有毛;花被與子房合生部分球狀或卵狀,花被管短,中部以上與花柱等高處有窄的凸環,花被裂片卵圓形,淺綠色,表面密生紫色點狀毛叢,邊緣金黃色(幹後紫色),兩面有毛;雄蕊花絲比花葯稍短,藥隔伸出,錐尖或舌狀;子房下位,被毛,花柱短於雄蕊,先端6裂,柱頭頂生,向外下延成線形。蒴果卵狀,直徑約12mm。花期4-6月。
大塊瓦 大塊瓦
多年生草本,全株散生柔毛;根狀莖橫走,直徑1-3毫米,根細長。葉圓心形、卵狀心形或寬卵形,長5-10釐米,寬5.5-12.5釐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心形,兩側裂片長1-3釐米,寬2-6釐米,葉面散生短毛或無毛,葉背初被密生黃棕色柔毛;後漸脱落;葉柄長3-15釐米,密被黃棕色柔毛;芽苞葉卵形或長卵形,長約8毫米,寬4毫米,密生柔毛。花紫色;花梗長5-15毫米,常向下彎垂,有毛;花被與子房合生部分球狀或卵狀,花被管短,長約5毫米,直徑6-10毫米,中部以上與花柱等高處有窄的凸環,花被裂片卵圓形,淺綠色,表面密生紫色點狀毛叢,邊緣金黃色(幹後紫色),長約8毫米,寬10-12毫米,兩面有毛;雄蕊花絲比花葯稍短,藥隔伸出,錐尖或舌狀;子房下位,具6稜,被毛,花柱合生,短於雄蕊,頂端6裂,柱頭頂生,向外下延成線形。果卵狀,棕黃色,直徑約12毫米,具宿存花被。花期4-6月。 [1] 

大塊瓦分佈範圍

大塊瓦 大塊瓦
產於廣東、廣西、貴州南部。生於海拔250-700米密林下或山谷濕地。模式標本採自廣東北江。 [1] 

大塊瓦主要價值

大塊瓦 大塊瓦
【藥名】大塊瓦
【別名】花葉細辛、矮細辛、鋪地細辛、土細辛、白三百棒。
【漢語拼音】da kuai wa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sarumgeophilumHemsl.
【科屬分類】馬兜鈴科
大塊瓦 大塊瓦
【生態環境】生於林下或山谷濕地。
【採收和儲藏】4-5月挖取帶根全草,除去泥土,置通風處,陰乾。
【資源分佈】分佈於廣東、廣西、貴州等地。
【出處】《中華本草
大塊瓦 大塊瓦
本種的根狀莖和根或全草在貴州部分地區作土細辛用,而在廣西多作獸藥。 [1] 

大塊瓦性狀

性狀鑑別 根莖較短,直徑1-3mm,節間長0.3-1.3cm;皺紋細密。根細長,黃色。葉展平後圓心形、卵狀心形或寬卵形,長5-10cm,寬5.5-12.5cm,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心形,上面有的有毛,下面密生黃棕色柔毛;葉柄長3-15cm,密佈黃棕色毛茸。

大塊瓦化學成份

地花細辛全草(幹品)含揮發油約0.1%,揮發油中的成分有:α-蒎烯(α-pinene),樟烯(camphene),β-蒎烯(β-pinene),檸檬烯(limonene),1,8-桉葉素(1,8-cineole),對-聚傘花素(p-cymene),芳樟醇(linalool),龍腦(borneol),4-松油烯醇(terpinen-4-ol),樟腦(camphor),α-松油醇(α-terpineol),萘(naph-thalene),乙酸龍腦酯(bornyl acetate),2-十一烷酮(2-undecanone),(王古)(王巴)烯(copaene),3,5-二甲氧基甲苯(3,5-dimethoxytoluene),黃樟醚(safrole),β-欖香烯(β-elemene),α-古芸烯(α-gudunene),反式-丁香烯(trans-caryophyllene),β-古芸烯(β-gurjunene),正十五烷(n-pentadecane),葎草烯(humulene),甲基丁香油酚(methyl eugenol),正十六烷(n-hexadecane),γ-欖香烯(γ-elemene),細辛醚(asaricin),欖香脂素(elemicin),2,4,5-三甲氧基丙烯基苯(2,4,5-trimethoxypropenylbenzene)等。

大塊瓦藥用價值

【性味】辛;温
【歸經】肺;心;;腎經
【功效】疏風散寒;宣肺止咳;止痛消腫
【主治】風寒感冒;頭痛;鼻淵;痰飲咳喘;風寒濕痹;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g。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陰虛陽亢者慎服,孕婦禁服。《廣西中藥志》:陰虛陽旺及無風寒實邪者不宜。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