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乘佛法

鎖定
大乘與佛法。
大乘:
如大乘與七大性相應中説。
二解顯揚聖教論 [1]  三卷十四頁雲:
三、大乘。謂住大乘法性;為令自他證寂滅故;不由師教,發正願已;修方便行。
佛法:
佛所説之教法,包括各種教義及教義所表達之佛教真理。成實論卷一舉出六種‘佛法’之同義語,稱為佛法六名,即:
(一)善説,如實而説。
(二)現報,使人於現世得果報
(三)無時,不待星宿吉凶而隨時得修道。
(四)能將,以正行教化眾生至菩提。
(五)來嘗,應當自身證悟。
(六)智者自知,智慧者自能信解。又佛法為佛教導眾生之教法,亦即出世間之法;對此,世間國王統治人民所定之國法,則稱為‘王法’。印度及中日佛教史中,有關佛法與王法之關係,因時因地而異,有以王法而護持佛法、推動佛法者,如阿育王迦膩色迦王、梁武帝等;有以王法而抗衡佛法,乃至摧毀佛法者,如我國曆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之禍。此外,佛所得之法,即緣起之道理及法界之真理等;又佛所知之法,即一切法;以及佛所具足之種種功德(十八不共法),均稱佛法。故知,廣義而言,‘佛法’一詞,包含極廣,上記之外,舉凡諸法本性、一切世間之微妙善語,乃至於其他真實與正確之事理等,皆屬佛法。然狹義而言,則一般所説之佛法多指佛所説之教法。[雜阿含經卷二十、法華經序品、金剛般若經、大寶積經卷四]
中文名
大乘佛法
外文名
梵語maha^-ya^na。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
出    處
顯揚聖教論等佛經
發源地
印度

大乘佛法佛陀教説

大乘佛法 大乘佛法
梵語maha^-ya^na。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又作上衍、上乘、勝乘、第一乘。為小乘(梵hi^naya^na )之相反詞。乘(梵ya^na ),即交通工具之意,係指能將眾生從煩惱之此岸載至覺悟彼岸之教法而言。有如次各説:
(一)在阿含經,尊稱佛陀之教説為‘大乘’。
(二)大乘、小乘之語,系釋尊入滅後一段時期,大乘佛教興起後,由於大、小乘對立而起之名詞。一般而言,系大乘佛教徒對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之貶稱,若由部派佛教之立場來看,大乘並非佛教。然由思想史之發展而言,小乘乃是大乘思想之基礎。
(三)小乘視釋迦為教主,大乘則提倡三世十方有無數佛。小乘僅否定人我之實在性,大乘且否定法我之實在性。小乘以自己之解脱為主要目標,故為自調自度(調指滅除煩惱;度指證果開悟)的聲聞、緣覺之道。大乘認為涅槃有積極之意義,乃自利、利他,兩面兼顧之菩薩道。
佛陀釋迦佛等身像 佛陀釋迦佛等身像
(四)小乘中,有阿含經四分律、五分律等,以及婆沙論、六足論、發智論、俱舍論、成實論等論。至於大乘,則有般若經、法華經、華嚴經等經,以及中論、攝大乘論等論。大乘教徒雖承認小乘三藏之價值,然以為不如大乘經之殊勝;而小乘教徒則不以大乘經論為佛説。
(五)大乘所以殊勝之理由,菩薩善戒經卷七與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十一皆曾列舉七項,世親之攝大乘論釋卷六亦曾舉出十一種理由。菩薩善戒經所説之‘大乘’,要義如下:根據十二部經中之最上者毗佛略(梵vaipulya ,方等)之教法(法大),發菩提心(心大),領解其教法(解大),以清淨心(淨大),具足菩薩之福德與慧德(莊嚴大),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之修行(時大),具足相好而得無上菩提(具足大),此即大乘法門之核心要義。
(六)印度之大乘,有中觀、瑜伽二系統以及後期之密教。
(1)初期大乘,約一世紀至五世紀,集中闡發‘假有性空’之理論,逐步形成由龍樹提婆創始之中觀學派。
(2)中期大乘,約五世紀至六世紀,出現以説如來藏緣起與阿賴耶識緣起為特點,集中闡發‘萬法唯識’之各類佛經,從中形成由無著 [2] 世親 [3]  為始祖之瑜伽學派。
無著 無著
(3)後期大乘,七世紀以後,佛教義學逐漸衰微,密教起而代之,至十三世紀初在印度絕跡。而由印度本土傳出之大乘佛教,屬北傳佛教
(七)在我國,根據大乘諸經論所創之多數教派,如三論、涅槃、地論、淨土、禪、攝論、天台、華嚴、法相、真言等為表示自宗之優越,而對大乘經典作種種分類與判斷。例如,真言宗分顯教、密教;華嚴宗及天台宗分權大乘(大乘中之方便教,立‘五性各別説’之教)、實大乘(大乘中之真實教,主張一切均可成佛之教)。復有分有相大乘、無相大乘二種;或法相、破相、法性三大乘之説法。
(八)我國及日本現行之佛教,均屬大乘。
(九)緬甸、泰國之佛教屬古來之上座部系統;而西藏、蒙古所行之教,則屬大乘系統。
(十)天台宗將小乘經律論三藏稱為三藏教(藏教)(華嚴宗則稱之為小乘教)。又認為小乘中有‘有門’(發智論、六足論等)、‘空門’(成實論)、‘亦有亦空門’(昆勒論,此論未傳我國)以及‘非有非空門’(迦旃延經,此亦未傳至我國)等四門,稱為小乘四門、或小乘四分。
智顗 智顗
(十一)智顗之金光明玄義,立有理乘(一切存在之本質為真如理性)、隨乘(隨應對象而作用之智慧)、得乘(得證自悟、悟他之果位)等三大乘之説,依次相當於真性、觀照、資成等三軌。[法華經 [4]  卷二譬喻品、大寶積經卷二十八大乘十法會、放光般若經 [5]  卷五嘆衍品、金剛仙論 [6]  卷二、入大乘論 [7]  捲上、法華文句 [8]  卷三下、大乘大義章卷下、大乘義章卷一、摩訶止觀 [9]  卷三下、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本]

大乘佛法開智之教

觀世音 觀世音
(術語)Man&amacron;y&amacron;na,梵語摩訶衍,譯言大乘。大者對小之稱,乘以運載為義,以名教法,即大教也。使求灰身滅智空寂之涅槃之教。謂之小乘。此中有聲聞緣覺之別,使開一切智之教,為大乘。此中有一乘三乘之別。法華經譬喻品曰:‘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十二門論曰:‘摩訶衍者,於二乘為上故名大乘。諸佛最大,是乘能至故名為大,諸佛大人乘是乘故名為大。又能滅除眾生大苦與大利益事故名為大。又觀世音、得大勢、文殊師利彌勒菩薩等是諸大士之所乘故名為大。又以此乘能盡一切諸法邊底故名為大。又如般若經中佛自説摩訶衍義無量無邊。以是因緣故名為大。’寶積經 [10]  二十八曰:‘諸佛如來正真正覺所行之道,彼乘名為大乘、名為上乘、名為妙乘、名為勝乘、無上乘、無上上乘、無等乘、不惡乘、無等等乘。’
參考資料
  • 1.    梵名Prakaran!a^ryava^ca^ -s/a^stra 。凡二十卷。又稱總苞眾義論、廣苞眾義論、顯揚論。印度無著造,唐代玄奘譯。
  • 2.    梵名Asan%ga 。音譯為阿僧伽。生於西元四、五世紀頃。為古代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創始人之一。又稱無障礙。
  • 3.    中印度佛教哲學家。一譯天宗。音譯“婆藪槃豆”。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理論體系建立者之一。無著之弟。
  • 4.    (經名)妙法蓮華經之略名。經中法師品曰:‘是法華經藏,深固幽遠,無人能到。’同安樂行品曰:‘此法華經,諸佛如來秘密之藏,於諸經中最在其上。’
  • 5.    梵名Pan~cavim!s/atisa^hasrika^ -prajn~a^pa^ramita^ 。凡二十卷,或三十卷。西晉無羅叉(無叉羅)、竺叔蘭等共譯。收於大正藏第八冊。
  • 6.    凡十卷。北魏菩提流(留)支譯。又稱金剛仙記、仙記。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五冊。本書系註解天親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
  • 7.    凡二卷。印度堅意菩薩造,北涼道泰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 8.    凡十卷(或二十卷)。天台大師智顗在南朝陳代禎明元年 (587)於金陵光宅寺講説,由灌頂筆記。全稱妙法蓮華經文句。
  • 9.     佛教著作。與《法華玄義》、《法華文句》台稱天台三大部。天台宗的基本理論著作之一。原名《圓頓止觀》。10卷(一作20卷)。
  • 10.    梵名Maha^ -ratnaku^t!a-su^tra 。凡一二○卷。又作寶積經。唐代菩提流志等譯。收於大正藏第十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