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十八不共佛法

鎖定
瑜伽七十九卷六頁雲:如先所説百四十不共佛法,餘經復説十八不共佛法。如是佛法,云何安立,幾種所攝, 顯揚四卷十頁雲:佛不共法者:謂十八不共佛法。廣説如經。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地故,彼建立應知。 無性釋九卷三十一頌曰:由行及由證,由智及由業,於一切三乘,最勝者;歸禮。 雜集論十四卷九頁雲:不共佛法者,即十八不共佛法。彼復云何,謂於不共身語意業清淨具足中,於所依及果根未得不退具足中,於不共業現行具足中,於不共智住具足中,若定若慧乃至廣説。何等十八
中文名
十八不共佛法
屬    性
佛學基本教義

目錄

十八不共佛法十八不共法

十八種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於聲聞緣覺,唯菩薩特有之十八種功德法。(一)佛之十八不共法。全稱十八不共佛法。(一)出自大品般若經卷五廣乘品:(1)諸佛身無失,佛自無量劫來,持戒清淨,以此功德滿足之故,一切煩惱皆盡,故於身無失。 (2)口無失,佛具無量之智慧辯才,所説之法隨眾機宜而使皆得證悟之謂。(3)念無失,佛修諸甚深禪定,心不散亂,心於諸法無所著,得第一義之安穩。以上三法指身、口、意三業皆無過失。(4)無異想,佛於一切眾生平等普度,心無簡擇。(5)無不定心,佛之行住坐卧常不離甚深之勝定,攝心住善法中,於諸法實相中不退失。(6)無不知己舍心,於苦等之受,佛念念之中覺知其生住滅等相,而住於寂靜平等。(7)欲無減,佛具眾善,常欲度諸眾生,心無厭足。(8)精進無減,佛之身心精進滿足,為度眾生恆行種種方便,無有休息。(9)念無減,三世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應滿足,無有退轉。(10) 慧無減,指佛具一切智慧,又三世之智慧無礙故,于慧無缺減。(11)解脱無減,佛遠離一切執着,具有為、無為二種解脱,一切煩惱之習悉盡無餘,即於解脱無缺減。(12)解脱知見無減,佛知見諸解脱相,了了無闇障。(13)一切身業隨智慧行。(14)一切口業隨智慧行。(15)一切意業隨智慧行。以上三項,乃佛造作身、口、意三業時,先觀察得失,後隨智慧而行,故無過失,皆能利益眾生。(16)智慧知見過去世無閡無障。(17)智慧知見未來世無閡無障。(18)智慧知見三世無閡無障。上三者謂佛之智慧照知過去、未來、現在三世所有一切之事,皆通達無礙。(二)即指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大悲等十八種法。此十八種乃諸佛初成道時,於盡智位所修得之法,為餘之聖者所無。即唯佛獨得十力,除諸惑習氣;得四無所畏,説法無怖畏;得三念住,不生歡戚心;得大悲,緣一切有情,得明三苦之行相。十力為:處非處智力、業異熟智力、靜慮解脱等持等至智力、根上下智力、種種勝解智力、種種界智力、偏趣行智力、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漏盡智力。四無所畏為:正等覺無畏、漏永盡無畏、説障法無畏、説出道無畏。三念住為:於恭敬聽聞者住平等心、於不恭敬聽聞者住平等心、於恭敬聽聞與不恭敬聽聞者住平等心。(三)有餘師所説佛之十八不共法。大智度論卷二十六舉:一切智、功德無量、大悲智慧中自在、定中自在、變化自在、記別無量、記別不虛、言無失、智慧無減、常施捨行、常觀眾生、不失念、無煩惱習、無有能如法出其失、無能見頂、足下柔軟、得神通波羅蜜故,轉眾生心令歡喜得度。大抵此不共法皆以智慧為義。另外十住毗婆沙論卷十之四十不共法品説佛四十不共法,卷十一説四十四不共法,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九出佛一百四十不共法。[文殊師利問經卷下、大毗婆沙論卷十七](四)菩薩之十八不共法。出自寶雨經卷四。即:(1)行施不隨他教。(2)持戒不隨他教。 (3)修忍不隨他教。(4)精進不隨他教。(5)靜慮不隨他教。(6)般若不隨他教。(7)行於攝事,能攝一切有情。(8)能解迴向。(9)方便善巧為主,自在令一切有情有所修行,復能示現於最上乘而得出離。(10)不退大乘。(11)善能示現於生死涅槃,而得安樂,言音善巧能隨世俗。(12)智為前導,雖現前起種種受生,而無所作,離諸過失。(13)具足十善身語意業。(14)為攝諸有情,恆不捨離,常能忍受一切苦藴。(15)能為示現一切世間之所愛樂。 (16)雖於眾多苦惱愚夫及聲聞中住,而不忘失一切智心,如寶堅固清淨莊嚴。(17)若受一切法王位時,以繒及水系灌其頂。(18)能不捨離諸佛正法示現悕求。又新譯華嚴經卷五十六離世間品出菩薩十不共之説,與寶雨經所載雷同。奮迅王問經卷下亦出菩薩十八不共法,亦有不少與前載相通者。[自在王菩薩經卷下、華嚴經疏卷五十二、大乘義章卷十六]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