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夢野

鎖定
電視紀錄片去你的亞馬遜》《去你的巴布亞》。《行家》旅遊雜誌主編 PPTV旅遊頻道主編/製片人
中文名
夢野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職    業
《行家》雜誌主編
出生地
上海
代表作品
《親吻藏南——行走在倉央嘉措的故鄉達旺》

夢野行者·夢野

夢野個人簡介

夢野近照 夢野近照
夢野,六十年代出生,《行家》雜誌主編、環球揹包族,行者夢野歷經第十三個年頭,足跡遍及全球一百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他總結:“我用自己的雙腳獨自走遍世界的每個地方,用雙腳丈量地球的每一寸土地。”行者夢野迄今已出版了11本“心在遙遠”旅遊系列叢書,並與中國旅遊衞視等多家電視台合作,拍攝了許多全球旅行探險電視專題系列電視片。
中文名:夢野
出生地:上海
職業:《行家》雜誌社主編、職業旅行家
新浪微博:@行者夢野
代表作品:《親吻藏南——行走在倉央嘉措的故鄉達旺》、《秘魯揭秘——從安第斯山脈到亞馬遜叢林》、《走遍中美洲——瑪雅五國》、《人類在幹什麼——夢野帶你走進全球13敏感地區》等

夢野職業履歷

90年代初期,曾在上海一家著名合資企業從事廣告攝影工作;1999年,他開始實現人生最大的夢想——自費環遊世界。
2008年1月,創辦了人文旅遊雜誌《心在遙遠》,2012年1月,雜誌正式改版為《行家》。
2008年年中,夢野與上海生活時尚頻道《星尚》、旅遊衞視《行者》等電視台簽約,合作拍攝自己探訪世界各地的電視系列專題片。

夢野旅行日誌

夢野 夢野
2004年12月,南極。
2005年4月,北極點。
2007年10月,格陵蘭島,拍攝因地球變暖冰川融解崩裂的珍貴鏡頭。
2008年初,中亞烏茲別克斯坦,追尋鹹海退去的謎團。
2009年4月,因推廣巴布亞新幾內亞旅遊資源和人文傳承,巴國總督授勳國家榮譽勳章頒於夢野。
2009年1月,先後奔赴墨西哥、危地馬拉薩爾瓦多洪都拉斯伯利茲中美洲五國,著《瑪雅五國》一書,為史料提供依據。
2009年3月,中美建交30週年之際,夢野與旅遊衞視一起赴美佐治亞州平原鎮,訪問美國前總統卡特。
2009年11月,拜訪西點軍校
2009年12月,達旺, 著《人類在幹什麼——夢野帶你走進全球13敏感地區(達旺)》
2010年4月,夢野抵達了世界著名的20大潛水勝地之一——南沙羣島的彈丸礁(馬控)著《人類在幹什麼——夢野帶你走進全球13敏感地區(南沙羣島)》。
夢野訪問美國前總統卡特 夢野訪問美國前總統卡特
2010年11月,阿爾巴尼亞,撰文《歐洲社會主義明燈》,為廣大讀者呈現了阿爾巴尼亞今時今日的風土人情和社會現狀。
2011年2月,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撰文《五角大樓》,為中國讀者介紹了這座美國軍事中心不為人知的一面。
2011年3月, “韓朝火藥桶”之稱的延坪島,衝突的硝煙尚未散盡。撰文《延坪島》,讓讀者瞭解了這座屢屢引起韓朝炮戰的彈丸之島的現狀。
2011年4月,烏克蘭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撰文《切爾諾貝利》用大量現場照片和文字記錄旅行全程,反思核電站事故對人類社會的嚴重威脅和巨大影響,時值切爾諾貝利核事故25週年祭和日本福島因地震及海嘯引發的核泄漏。
2011年5月,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本·拉登剛剛殞命之地,撰文《阿伯塔巴德》向讀者介紹這片籠罩在恐怖主義陰雲下的土地。
2011年6月,俄羅斯的北方四島。撰文《北方四島》
2011年10月,金三角,撰文《金三角》,時值湄公河水域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中國船員遇害事件,向國人展示了那片水域的航運業與旅遊業的現狀以及當地華裔的異國人生。
2012年2月,攜旅遊衞視飛赴南美洲,從安第斯山脈的亞馬遜河源頭到大西洋的入海口,歷時近2個月,全程6400公里尋路亞馬遜。撰文《去你的亞馬遜》並紀實拍攝同名大型紀錄片;向讀者展示南美洲奧妙無窮的自然寶庫、光怪陸離的雨林秘境、深藏其間的土著部落、珍禽奇獸以及奇聞異事。

夢野個人作品

紀實性旅遊系列叢書:
2007年6月出版 《行家》原《心在遙遠》
2007年6月出版 《環球攝影之旅》
2008年1月出版 《享受格陵蘭》
2008年1月出版 《濃濃細情古巴行》
2008年8月出版 《我愛烏茲別克斯坦——探尋鹹海環保之旅》
2008年9月出版 《天堂鳥的國度——巴布亞新幾內亞土著之旅》
 《走遍中美洲——瑪雅五國》 《走遍中美洲——瑪雅五國》
2010年1月出版 《馬達加斯加之旅》
2010年7月出版 《走遍中美洲——瑪雅五國》
2010年8月出版 《揭秘藏南——深入達旺的行者》
《揭秘藏南——深入達旺的行者》 《揭秘藏南——深入達旺的行者》
2011年6月出版 《親吻藏南——行走在倉央嘉措的故鄉達旺》
2011年10月出版《秘魯揭秘——從安第斯山脈到亞馬遜叢林
2012年5月出版 《人類在幹什麼——夢野帶你走進全球13敏感地區》

夢野旅行TV特輯

夢野 夢野
《秘魯探秘:從安第斯山脈到亞馬遜叢林》
《巴布亞新幾內亞:重返伊甸園》
《烏茲別克斯坦:追尋消失的鹹海》
《格陵蘭島:冰封的世界》
《馬達加斯加》
《古巴,哈瓦那》
《美國南部之行:卡特家鄉訪卡特》
《去你的亞馬遜》

夢野作家·夢野

夢野個人簡介

作家夢野相冊
作家夢野相冊(4張)
夢野,陝北神木人,七十年代中期生。在《人民日報》《人民文學》《詩刊》《十月》《中國作家》等多家報刊多次發表組詩。入選多部中國年度詩選。獲第二屆柳青文學獎。出版詩集《情在高處》《矮下去的村莊》《在北京醒來》 [1]  《夢野詩選》、散文集《和夢想一起長大》。曾在北京電影學院深造。魯迅文學院第十一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學員。新浪網讀書頻道簽約作家。陝西文學院簽約作家。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2006年)。參加第五屆中韓作家創作會議(2010年)、《詩刊》社第二十七屆青春詩會(2011年)。 [2] 

夢野主要詩歌作品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5張)
《和父親上墳》
《我不敢看母親流淚》
《矮下去的村莊》
《鄉村:神的記憶》
《你是最愛》
《和你犯點錯誤》
《在北京醒來》
《在北京睡去》
《水在河牀停下來》
《神木》

夢野關於夢野的詩評

陳忠實
夢野是陝西極具藝術個性和創作實力的青年詩人,經過多年的歷煉,已形成了他自己獨特的詩歌風格和創作特色。他這種良好的寫作狀態,為他以詩歌作為文學重要儲備,攀越詩壇高峯,再去征戰小説提供了持久動力。
新的時代對作家提出了高的要求。夢野肩負使命,努力以文學實現自己更高的人生價值,這十分難得。他對生命的呼告與對環境的憂鬱,極具現實意藴和前瞻內涵,讀來讓人難忘和震懾。藝無止境,我們寄夢野以大的希望。 [3] 
雷抒雁
在陝北大地上開發詩歌(發表於人民日報)
夢野讓我想起年輕時的李季,我沒見過年輕時的李季,但我看過那個照片,我覺得他像,或者説像陝北走出來的柳青。夢野是一個非常質樸的人,白描説他外表看不像一個詩人。大概人們腦子裏詩人的印象就是留長髮的,比較浪漫的。我看上去就更不像詩人了,但實際上精神的內涵也在裏頭。
我讀夢野的詩後,覺得他確實是一個詩人,而且是有創造性的一個好詩人。陝北的詩人也比較多,大體上分三種類型:一種就是受陝北的經濟、文化,包括民歌的影響是比較重的,在詩裏得以體現;一種就是極力要擺脱陝北,寫的比較張揚,或者比較空靈;第三類型就是像夢野這樣,永遠站在那塊土地上,但是已經和對那塊土地曾經的詩歌創作,拉開了一段距離。他是在那塊土地上用一個現代詩人的方式進行創作。我讀他的詩集《在北京醒來》,尤其是前面幾首詩,就感覺他是一個雕塑家,用陝北的泥土在塑造陝北的人。陝西有一個雕塑家把陳忠實的小説《白鹿原》裏的人物,都捏成泥人。我看夢野的詩時,就立即想到這個。他把人物突出,寫他父親的左眼、右眼,寫他母親的左手、右手,他把人物形象一下給突出來了,從這個突出來的形象再進入他的精神。這樣的寫法已經超越了一般的就事實或者人物形象的平面敍述,就是把人立體化了。聞一多當年在談詩時,講究詩歌的建築美、繪畫美、音樂美……我想這種類似於雕塑,對人物的這種刻畫,對情感的這種突出表現,打破了一般對於這個具體的事實,或者是事件的描述。這是非常好的一個寫法,是夢野獨特的一個方面。
無論是寫陝北的人情,陝北的世相,他都讓我感覺到的是一種天賴之聲。不像外地人到陝北去了,採訪一下寫出來的。他是從嗓子流出來的,是從血液裏流出來的,是自小在那兒生長以後的一種情感。陝北有個姑娘叫王二妮,在舞台上很紅。她其實論形象,不高大,也不美麗。但她的嗓子,唱陝北民歌的人很難趕上她,為什麼?就是她情感的那種真摯。她唱的時候,就好像在回憶她的父母,在跟父母説話,這種真正的情感非常打動人。在夢野的詩裏,這種情感的真實流露,要説原生態就這種本腔,這種原生的情感非常真摯。這個我們現在就越來越缺了,缺在哪兒?缺在人東南西北都在走,説這個東南西北到哪裏都好像熟悉,其實是很陌生的。對那些地方都是看一看,事情記錄下來,但是情感並沒有進去。夢野這個是原生的,他的情感就是他的血肉,他的創作是從情感裏真摯流露出來的。這一點是非常好的,非常重要的。
我到北京這麼多年,也很少寫北京的詩,我覺得其中也有一個問題,就是我之前創作,充斥在我腦海裏的記憶還是陝西的。夢野最深刻的,最富有感情的,最能打動人的,還是他寫神木鄉土的詩。農業、農村、農民,碰撞着他,激發着他,衝擊着他,這樣創作的詩歌有力量,有厚重感。它包含的能量就像神木的煤一樣,裏頭的熱量比較高。像他這樣一個本色的詩人,鄉土的詩人,尊重自己的生活的閲歷和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陝北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過去是最貧困的地方,現在變的最富裕。過去是革命在那兒紮根的地方,現在的人依然保持着革命的精神,把革命用到建設上去,用在改變自己家鄉面貌上去。對創作者而言,不是説把陝北的人和事寫完就完了,不是這樣的,我想那塊土地也是不斷地生長出一種精神來。夢野的組詩《神木》,寫了一些傳説,一些歷史……但新的神木,新的生活給我們展示的面貌,我們怎樣去領悟它、挖掘它、體現它,這個對當代詩人來説是一個很高的挑戰。在那塊土地上,讓我們的精神產生一種活力,讓生命力變得更強大起來。當我們寫的時候,眼界要更開闊一點,開掘要更深刻一些,思考要更久遠一點。這點是也很重要的。
我現在也有一種苦惱,就是在寫作的時候,常是東跑西跑,這樣疲於應付。在詩中,我常能看出來,一些詩人這幾天到哪兒去了,那一段到哪兒去了,寫一些淺表的東張西望的東西,像“旅遊詩人”,這個是很可怕的。創作者要有生活點,有激發事情的地方,保持情感的地方是很重要的。要珍惜自己待過的地方,這點我希望夢野今後的發展,可以寫很多其它的題材,或者是其它的地方。他詩歌的珍貴之處,他的力量所在就是對那塊土地的開發。陝北過去是貧困的,乾旱少雨,種穀子、種糜子,產量不高。今天有了煤,有了氣,還有油,要抒寫出一個全新的陝北,讓世人認識,踏上陝北之旅。這個也是很重要的。
夢野已經成了一張神木的文化名片。陝西的名詩人、作家是陝西的文化名片。比如一説陳忠實、賈平凹就想起這個陝西,一説陝西人家就必然想起他們,所以他們的重要性就在這兒,就是陝北不僅出煤,它出文化,出創造文化的人。我覺得這一點也是非常可貴的。
我很欣賞夢野這樣的詩人,覺得他的潛質是很好的。他畢竟年輕,前途還是很大的,希望能吸收一些地方文化的優良傳統。他的語言也有一個特點,節奏感比較強,但有一些類似於詞彙羅列。這種看似很豐富,看起來很豐滿,實際上有一些並不是形象,而是一些概念性的東西。我説這些,覺得夢野是我們陝北值得驕傲的一位詩人,也是我們陝西值得驕傲的一位詩人。我希望他能夠有更好的作品出來,更大氣的作品出現。他有這個能力。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