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夢中的橄欖樹

(1999年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夢中的橄欖樹》是我國著名彝族青年詩人沙馬創作出版並榮獲中國第七屆少數民族文學獎的詩歌專集。
中文名
夢中的橄欖樹
作    者
沙馬 [1] 
出版時間
1999年11月
出版社
大眾文藝出版社
頁    數
114 頁
ISBN
7800948242 [1] 
定    價
9.80
開    本
850 ×1168毫米 1/32
裝    幀
平裝
字    數
100千字

夢中的橄欖樹內容簡介

本書是被海外報刊稱為“南高原抒情王子”的彝族青年詩人沙馬榮獲大獎的詩集,詩人以哲人的思慮直面世事的變遷和人性的脆弱,作品藴含着強烈的憂患意識與悲憫情懷,筆觸深入到一個民族的精神領域,熱切呼喚文化的自覺和良知的期望,以廣闊的視野揭示一個民族的靈魂圖景。其作品清新奇異,意象瑰麗,文采斑斕,具有濃郁的民族情結和獨特的抒情個性,詩句感人肺腑,讀來撼動靈魂,讓人落淚。

夢中的橄欖樹作者簡介

沙馬,彝族青年詩人,少數民族文學新生代前沿作家,民間思想探索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生長於南高原一個邊遠山寨,少年時代開始寫作生涯,大學文化,曾在《詩刊》、《中國作家》、《民族文學》、《星星詩刊》、《青年文學》、《詩歌月刊》、《中國詩人》、《詩選刊》、《揚子江詩刊》、《散文選刊》、《散文詩世界》、台灣的《葡萄園》、《秋水》、《海鷗詩刊》,美國的《新大陸》,澳門的《中西詩歌》等海內外知名報刊上發表大量文學作品,在多家主流網站設有主頁或專欄。著有詩集《夢中的橄欖樹》、《靈魂的波動》、《沙馬詩選》,散文集《虛幻的面影》等。其詩歌作品被翻譯成英、德、法等多個語種在國外發表與交流,連年入選《中國最佳詩歌》及數十種重要選本,部分詩作被譜曲傳唱。外國學者著有研究其詩歌的外文專著。2002年獲中國第七屆少數民族文學獎,2003年獲第四屆四川省文學獎特別榮譽獎,2006獲第三屆四川省民族文學創作獎,2009獲第四屆四川省民族文學創作獎等。海外報刊評述為“具有異質文化的視野和探索者精神的民間思想家” 、“地域寫作代表性詩人,南高原抒情王子” 。

夢中的橄欖樹創作背景

沙馬先生一直致力於深入研究南高原地域文化,努力發掘彝族文化精神,力求向世人展示南高原人文地理與彝族文化、彝人的精神幻象與靈魂圖景。

夢中的橄欖樹作品目錄

流浪的彝人(序詩)
第一輯:橄欖樹在夢中結滿果子
回想家園
慢慢過去的日子
眺望的眼睛默默黯淡
河之兩岸
火塘
火之鳥
火葬地
傾訴:在南高原大裂谷以西
橄欖樹在夢中結滿果子
回憶的歌謠
渴望
南高原:火與神話的懷想
在落漠寂靜的山崗
第二輯:歌謠在南高原飄動起來
頌辭
懷想蕎地
山地故事
勇士
比摩
山神樹
關於石頭
祈雨:與神靈作片刻交談
那個夜晚
一條路
靈魂的另一種獨白
在路上,你想訴説什麼
在南高原的火葬地
少女心絃最初的顫動
大地之子
山寨月夜
紅果在秋天落下
在黃昏
第三輯:苦澀的花迷漫悲憫時刻
七月就要過去
灑拉地坡
在雪中
遠離
那兒,有一個人
夢囈
尋找那片葉子
詢問
迷路
純情少年
南高原女子
不要説出那個夜晚
雨落過
夜歌
哀傷的懷想
鴿子遠遠地飛走了
第四輯:野風吹拂着靈魂的方向
流浪的石頭讓人傷感
幸福的樹
墳塋
回望
等候秋天的少女
好暖的草坡
女孩
春天的頌辭
起風的時候你沒有語言
故事
愛情,閃電般過去
面對遠方的一次隨想
一種距離
等一個人
高原上,有一羣人
為愛落淚
明天是否依然有夢
石頭與鳥
花冠
荒屋
南高原玫瑰
愛是永恆的光芒(評論)
靈魂的喧響來自遠方(代後記)

夢中的橄欖樹詩集後記

《靈魂的喧響來自遠方》
很小的時候,在南高原的一個山寨,我學會了用謠曲吟唱內心的渴望。長大了,一個民族的命運會牽動我脆弱的神經,這是我所料未及的。在火塘、烈酒、蘭花煙的氛圍裏,我企圖去探尋一個民族的精神聖域,在無數次的找尋中,我的眼眶常常會無端地潮濕。這樣的時刻,我寫下了一些詩句:“......彝人之魂在火中唱出史詩/淚水流出的是謠曲/鮮血流出的是歷史。”
物質時代的天空,閃亮、真切,所有夢想者的夢想,都將被證實或是毀滅。在這物慾橫流的歲月裏,詩意的生活已是一種奢求。手執長劍的理想主義者,只能孤獨地漂泊在這個世界上。此刻,路痕迷離,回首蒼茫。
站在高山之上,靈魂的喧響來自遠方。
寫作構成了我的人生空間,我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往前走。力求自己的詩歌作品,讓彝族文化中的宗教、民俗、謠曲和生存心態,在其間構成獨特的風景。我渴望我的詩歌,被人類的生命和愛的光芒照亮。我活着,我熱愛,所以我歌唱。
一朵花的靈魂停泊在哪裏?聽説只有死去的蝴蝶知道。
因愛戀而傾訴,我已感到時光如此地美妙。

夢中的橄欖樹社會影響

彝族青年詩人沙馬的詩歌作品瀰漫着對生命深切的人文關懷,他將母語所包含的富有旋律感的話語指義,轉化為具有特質的漢語表達,證實了文本所賦予詩人廣闊的創作空間和多元化的詞義延伸。可以這麼説,沙馬的這種探索,本身充滿着冒險精神。他的詩歌,獨特而温暖,憂鬱的基調讓人着迷,其魅力來源於他詩歌中對彝族文化、哲學、民俗、宗教等方面的深入思考和融合,具有普遍的社會學意義。
因為生存、困惑、超越等因素,人與人之間在親近的同時,相互疏離;因為夢想與愛,人們正努力從文化上彼此溝通。沙馬的詩歌,揭示了人類在共同的文化探索中,彼此親近和融合的可能。
沙馬的詩歌,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不斷汲取了現代詩歌優良的養份;詩中為人們展示了彝族文化的多彩多姿和博大精深,詩中充滿了美妙的想象力和神秘的文化力量,韻味無窮,感動靈魂。
讀沙馬的詩歌,可以感受到獨特的地域色彩和濃郁的彝族文化內涵,似乎可以觸摸到彝人生存中最為隱秘的精神內核。
所以説,越是民族性的,越是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 [2] 
沙馬新詩集《夢中的橄欖樹》在2002年榮獲中國第七屆少數民族文學駿馬獎。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