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多疣狹口蛙

鎖定
多疣狹口蛙(學名:Kaloula verrucosa)是姬蛙科、狹口蛙屬的兩棲動物。體寬扁,吻短而圓,鼻孔近吻端,無犁骨齒,舌大。前臂及手長約等於或接近體長之半;指端鈍圓而不膨大;指較扁而長。後肢粗短,前伸貼體時脛附關節達肩後;脛長約等於全長的13,足比脛長;趾端圓不膨大;髖突2個,很發達,具遊離刃,內蹠突大,斜置,外蹠突略小,橫置,兩者相距較遠。皮膚粗糙。背部有許多小疣,近背中線者多為長形;體側、肛周圍及股後多為小圓疣,枕部有一橫膚溝;顳褶厚。腹面皮膚光滑。
多疣狹口蛙生活於海拔1430-2400米的山區或河岸平地,常棲息於草地、田園附近的石塊下、土穴內。於雨季前出蟄,雨季結束後即入眠。6-7月間大雨後的下午或晚間均可聽到“姆-阿(mā-ā)、姆阿……”的鳴聲。常浮於水面或將頭露出水面,捕捉時能潛入水下,但即刻又將頭部露出。分佈於中國四川、貴州、雲南。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拉丁學名
Kaloula verrucos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兩棲綱
無尾目
亞    目
參差型亞目
姬蛙科
亞    科
姬蛙亞科
狹口蛙屬
多疣狹口蛙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Boulenger,1904
保護級別
無危(LC) IUCN標準 [3] 
中文名
多疣狹口蛙
外文名
Verrucous Digging Frog
同義學名
Kaloula macropticaLiu,1945

多疣狹口蛙形態特徵

  • 成體
多疣狹口蛙
多疣狹口蛙(7張)
雄蛙體長42毫米,雌蛙體長49毫米左右。體寬扁,頭寬大於頭長;吻短而圓,吻稜不顯;鼻孔近吻端,眼間距大於鼻間距或上眼瞼寬;鼓膜隱蔽,鼓環清晰;無犁骨齒,內鼻孔後緣各有一條明顯的嵴樓,外側細,內側粗壯,兩嵴稜在中線處幾乎相遇;舌大,呈卵圓形,後端無缺刻。 [4] 
前臂及手長約等於或接近體長之半;指端鈍圓而不膨大,雄蛙指背面有4-6枚骨質疣突;指較扁而長,第一指略短於第二指,第二、第四指幾乎等長;關節下瘤發達,般有指基下瘤;掌突2個或3個,內、外掌突長橢圓形,中掌突較小且近圓形。後肢粗短,前伸貼體時脛附關節達肩後,左、右跟部不相遇;脛長約等於全長的13,足比脛長;趾端圓不膨大;雄蛙第四趾內、外側達近端第三關節下瘤,其餘各趾蹼均達趾端,雌蛙約為半蹼;關節下瘤小;髖突2個,很發達,具遊離刃,內蹠突大,斜置,外蹠突略小,橫置,兩者相距較遠。 [4] 
皮膚粗糙。背部有許多小疣,近背中線者多為長形,斷續排列成縱行,自吻至肛部的正中常有一細稜;體側、肛周圍及股後多為小圓疣,枕部有一橫膚溝;顳褶厚。腹面皮膚光滑。 [4] 
生活時背面橄欖綠色或灰棕色,散有大小數量不等的黑點,有的體側也有黑點;上、下唇緣黃綠色;少數標本肩部有細窄的淺色花斑。雄蛙咽喉部滿黃綠色斑點,腹部米黃色;雌蛙咽喉部及腹部均為乳黃色。液浸標本背面棕色或棕灰色,疣上黑點隱約可見;腹面灰白色,少數標本胸、腹部花斑仍顯;雄蛙咽喉部色深。 [4] 
  • 第二性徵
雄蛙指端背面有4-6枚骨質疣突;咽喉部色深;整個胸、腹部有淺黃色厚皮膚腺;有單嚥下外聲囊;雄性線紫紅色。 [4] 
單粒,卵徑1-1.5毫米,動物極黑棕色,植物極灰白色;外有卵膠膜兩層,其直徑5毫米左右,內層與卵之間距窄,外層與內層卵膜之間距甚寬。 [4] 
  • 蝌蚪
第30-33期的蝌蚪全長45.2毫米,頭體長約16.0毫米,尾長為頭體長的182.0%。生活時背面灰綠色,一般生活於陽光充足的清潔水中者為灰綠色,在背陽處的污水坑中者則為黑綠色;自吻端至尾基背面常有一條淺藍色細脊紋;腹面乳白色有棕褐色小斑點;尾部色淺有小黑點,尤以尾基部位較多。蝌蚪後肢芽7毫米時,尾長為頭體長的1.5倍以上;體形寬扁,尾弱,尾鰭高而薄,尾末端細尖;吻寬圓,鼻孔甚小(早期蝌蚪無外鼻孔),位於眼前方背中線兩側;眼小,位於頭兩極側;出水孔位於腹後端中線上,為弧形膚褶蓋達肛部;肛孔小,位於尾基中央;口位於吻端,無唇齒和角質頜。上、下唇為肉質口緣,呈“∀”形。 [4] 

多疣狹口蛙棲息環境

該蛙生活於海拔1430-2400米的山區或河岸平地,常棲息於草地、田園附近的石塊下、土穴內。 [5] 

多疣狹口蛙生活習性

多疣狹口蛙於雨季前出蟄,雨季結束後即入眠。6-7月間大雨後的下午或晚間均可聽到“姆-阿(mā-ā)、姆阿……”的鳴聲,與北方狹口蛙Kaloula borealis)和四川狹口蛙Kaloula rugifera)的鳴聲極為相似,難以辨別。當觸摸此蛙時,其四肢伸直,身體膨脹似球狀。常浮於水面或將頭露出水面,捕捉時能潛入水下,但即刻又將頭部露出。 [4]  [6-7] 

多疣狹口蛙分佈範圍

存在:中國四川(西昌、木裏、會理、攀枝花)、貴州(威寧、興義)、雲南(昆明、淪源、盈江、孟連、河口、大理、中旬、麗江、鄧川)。 [4] 

多疣狹口蛙繁殖方式

多疣狹口蛙產卵與降水有關。持續降水量大於50毫米,積水時間為3-5天時,降水時間與產卵時間相隔1-3天;持續降水量小於50毫米,積水時間為1-2天時,降水時間與產卵時間幾乎在同一天。 [7] 
多疣狹口蛙繁殖期的長短與雨季的長短有關。利用降水後形成的臨時水塘繁殖產卵,水塘的持續時間是限制該蛙成功繁殖的關鍵因子。持續降水量小於50毫米時,產卵與降水在同一天有助於在短期內順利完成卵的發育和蝌蚪的變態;持續降水量大於50毫米時,卵易於被沖走和損壞,不利於產卵受精,因此延時產卵。 [7] 
多疣狹口蛙抱對產卵多於夜間至翌日上午。產卵時抱對蛙不鳴叫,雄蛙前臂抱住雌蛙上背部,靠雄性腺穩穩粘牢於雌蛙背部。雄蛙先閉上雙眼,接着後肢縮回擠壓雌蛙的泄殖腔,用頭部下壓使雌蛙沒入水面,使雌蛙臀部高出水面後排卵;雄蛙用後肢將卵擁至自己泄殖腔處受精,雌蛙頭部露出水面,至此完成1次受精。抱對產卵的蛙,受到人為干擾後會發出鳴聲。產卵後不立即分開,抱對繼續5-20小時,剛抱對產卵的雄蛙,分開後再1次發出招引性鳴唱吸引雌蛙,遇到雌蛙後又1次抱對。多疣狹口蛙為分批產卵,雌蛙每一批產卵約30粒左右,分80多批產出,產卵持續時間約為1小時左右。如果受人為干擾,產卵時間將延長。 [7] 
1個繁殖期內,大於47毫米的雌蛙產卵次數至少為2次,小於47毫米的雌蛙產卵次數為1次。在第1次產卵高峯期,一般參加產卵的個體較大,解剖剛產完卵的雌蛙,可見腹內仍含近成熟卵;第2次產卵高峯期,既有大個體參加,也有小個體參加,解剖剛產卵後個體,不再有卵。1只雌蛙一般1次產卵數量為1500-3500粒。野外觀察,個體大於47毫米的雌性產卵數量多,小於47毫米的蛙產卵數量相對較少。 [7] 
多疣狹口蛙剛產出的卵植物極朝上,動物極朝下,大約20分鐘後,則動物極朝上,植物極朝下。卵呈單枚分解浮於水面,卵外層膠膜的上端扁平。 [7] 
繁殖前期與中期,繁殖場中雌性少於雄性。可能由以下原因造成:①未成熟雌蛙不參與繁殖;2雌蛙生殖活動不同步,前後時間的差異造成雌蛙在產卵場出現的頻率較雄蛙為小;③雄蛙頻繁出入產卵場,多次參與抱對。繁殖後,雌蛙比例升高的原因可能是雌蛙大量產卵,能量消耗過多,必須花更多時間補充消耗並積蓄越冬的能量,才能安全越冬。而雄蛙在繁殖中只提供精子,與雌蛙相比,消耗的能量不多,在繁殖後很快就能補充消耗的能量和蓄積好越冬的能量。因此,當天氣不利的情況下,雄蛙先雌蛙冬眠造成雌蛙比例上升的現象。 [7] 
多疣狹口蛙分批排卵有利於提高受精率和存活率。該蛙的產卵場多為雨後的臨時水塘,若水域持續時間短於該蛙卵或蝌蚪的發育時間,一次性排卵後則可能導致卵不能完成發育,或蝌蚪不能完全變態就乾涸致死。多次排卵可減少這種威脅,同時也是對間歇性降水的適應性對策。雌蛙產卵量隨體長的增大而增多,且保證了較高的受精率和孵化率。理論上,種羣應有較大增長,但實際上則維持穩定,表明從卵受精到發育為成蛙的整個過程中,每一步均有損失,而較高的產卵量和分次排卵保證了種羣的穩定性。卵呈分散排列於水面,是在長期進化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產卵習性,是一種與胚胎迅速發育相適應的特徵。卵分散可以吸收更多熱量,使卵迅速發育;且浮狀卵可隨水流移動,受水域面積變化的影響較小。 [7] 

多疣狹口蛙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9年 ver 3.1——無危(LC)。 [3]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