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川狹口蛙

鎖定
四川狹口蛙(學名:Kaloula rugifera)是姬蛙科、狹口蛙屬的兩棲動物。體寬扁;頭寬大於頭長;吻短而圓;鼻孔近吻端;鼓膜隱蔽,鼓環清晰;無犁骨齒,內鼻孔後緣各有一條明顯嵴稜;舌大,卵圓形。前肢適中;指端略膨大;內掌突小、外掌突向心部位有一小縱凹陷。後肢粗短;趾端圓略膨大;關節下瘤明顯;蹠突2個,相距遠,具遊離刃,內蹠突大於外蹠突。皮膚較光滑,背部有小圓疣,體側及肛周圍略多;枕部有一橫膚溝;顳褶細弱。腹面皮膚光滑。
四川狹口蛙生活於海拔500-1200米的平原和山區,常棲於山坡石塊下,土穴內或草叢中,有的隱匿在樹洞內。一般難見到其活動,但到夏季該蛙活動頻繁,尤其在大雨後形成的臨時積水水坑附近,晝夜都可聽到“姆-阿(mā-ā)、姆阿……”的低沉叫聲,鳴叫時身體膨脹幾乎呈球狀。四肢常伸直停留於水面,被驚擾後立即潛入水中或很快從另一側再浮上來,此時極易捕獲,被捕後該蛙身體皮膚上分泌出極黏稠的分泌物。僅分佈於中國甘肅、四川。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四川狹口蛙
拉丁學名
Kaloula rugifer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兩棲綱
無尾目
亞    目
參差型亞目
姬蛙科
亞    科
姬蛙亞科
狹口蛙屬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Stejneger,1924
保護級別
無危(LC) IUCN標準 [3] 
英文名稱
Sichuan Digging Frog

四川狹口蛙形態特徵

  • 成體
四川狹口蛙
四川狹口蛙(5張)
雄蛙體長39毫米,雌蛙體長49毫米左右。體寬扁;頭寬大於頭長;吻短而圓,吻稜不顯;鼻孔近吻端,眼間距大於鼻間距和上眼瞼寬;鼓膜隱蔽,鼓環清晰;無犁骨齒,內鼻孔後緣各有一條明顯嵴稜,外側細內側粗壯,兩嵴稜在中線處幾乎相遇;舌大,卵圓形,後端一般無缺刻,或略有凹陷。 [4] 
前肢適中,前臂及手長超過或幾乎等於體長之半;指端略膨大,前緣平切狀,第二、第四指幾乎等長而略長於第一指;關節下瘤發達;內掌突小、外掌突向心部位有一小縱凹陷。後肢粗短,前伸貼體時脛酣關節達肩後,左、右跟部不相遇,脛長不到體長之半;趾端圓略膨大,雄蛙除第四趾蹼達第三關節下瘤外,其餘均為全蹼,雌蛙則具半蹼;關節下瘤明顯;蹠突2個,相距遠,具遊離刃,內蹠突大於外蹠突。 [4] 
皮膚較光滑,背部有小圓疣,體側及肛周圍略多;枕部有一橫膚溝;顳褶細弱。腹面皮膚光滑。 [4] 
生活時顏色變異頗大,背面一般為橄欖綠色或草綠色,也有草黃色的,雌蛙多為深灰色或灰黃色;小圓疣基部散有大小不等的黑點;上、下唇緣黃綠色;肩部每側多有1條寬的淺色斜行帶紋。雄蛙咽喉部深灰黃色,胸、腹部米黃色,雌蛙咽喉部灰色或乳白色,有灰黑色小斑。液浸標本棕褐色或棕黑色,斑紋隱約可見。 [4] 
  • 第二性徵
雄蛙指端背面有兩簇骨質疣突,每簇由多個骨疣組成;整個胸、腹部有一片厚皮膚腺;具單嚥下外聲囊;雄性線紫紅色。 [4] 
單生,卵徑1-1.5毫米,動物極棕黑色,植物極乳白色;外層卵膠膜在動物極上方平扁而略寬,成為帽狀“漂浮器”。 [4] 
  • 蝌蚪
第37-38期的蝌蚪全長平均31.0毫米,頭體長約11.2毫米,尾長為頭體長的177%左右。小蝌蚪黑灰色,大蝌蚪一般為橄欖棕色,但隨所在環境而有變異,在污水內或陽光充足的條件下色深,在清水內或陰暗條件下則色淺;有的個體背正中有1條米黃色縱脊紋。第31期的蝌蚪,後肢約3毫米,全長31毫米,尾長20毫米左右;體形寬扁;尾弱,尾鰭高而薄,尾末端鈍圓。吻端寬圓,早期蝌蚪無外鼻孔,鼻孔出現時位於眼前方背中線兩側;眼小,位於頭的兩極側,從背面不易見到;出水孔位於腹後端中線上,極近肛部,有弧形皮膚褶覆蓋着;肛孔小,位於尾基中央。口位於吻端,無唇齒及角質頜,上唇平直,下唇呈馬蹄形。已具四肢的變態期蝌蚪尾長18.0毫米時,口裂已形成,背面色斑及小痣出現,指、趾及掌、蹠突均與成體相同。 [4] 

四川狹口蛙棲息環境

四川狹口蛙生活於海拔500-1200米的平原和山區,常棲於山坡石塊下,土穴內或草叢中,有的隱匿在樹洞內。 [5] 

四川狹口蛙生活習性

四川狹口蛙一般難見到其活動,但到夏季該蛙活動頻繁,尤其在大雨後形成的臨時積水水坑附近,晝夜都可聽到“姆-阿(mā-ā)、姆阿……”的低沉叫聲,鳴叫時身體膨脹幾乎呈球狀。四肢常伸直停留於水面,被驚擾後立即潛入水中或很快從另一側再浮上來,此時極易捕獲,被捕後該蛙身體皮膚上分泌出極黏稠的分泌物。 [4] 

四川狹口蛙分佈範圍

四川狹口蛙僅分佈於中國甘肅(文縣)、四川(儀隴、平武、都江堰、彭州、成都、峨眉、樂山、雷波)。 [4] 

四川狹口蛙繁殖方式

四川狹口蛙產卵季節因地區和降雨遲早而異,在成都、都江堰市、彭州及峨眉山多在6-8月,大雨後白天也能見到雌、雄蛙的抱對行為,產卵時常浮於水面。四川狹口蛙繁殖高峯期時多在氣温升高到最高或近於最高温時(32-34℃)又突降大暴雨後,即進入臨時水坑中產卵繁殖,產卵時的氣温因下雨降温為20-27℃,繁殖水域水温比氣温偏高1-2℃。四川狹口蛙繁殖水域選擇在臨時水坑,一般不到永久性湖塘中產卵,水深一般在30釐米左右,最深者為50釐米。繁殖行為多在大雨或暴雨後傍晚進行,雄蛙前肢抱握在雌蛙的胸部,腹部厚腺體緊粘着雌蛙的背部皮膚,在交配過程中甚難分離,在雄多雌少的情況,常常發生2-4只雄蛙爭抱1只雌蛙的現象。抱對後一般緩遊1-3小時後才開始產卵,長者達5-6小時之久。產卵行為表現為多次分批產卵,每次產卵1-23粒,多為7-20粒。每隻雌蛙產卵1663-3277粒,平原地區卵產於屋旁、路邊的臨時水坑內、山區則多在廢類坑產卵。卵單粒漂浮於水面,受精卵在正常情況下發育迅速,20多天就完成變態,幼蛙在水坑附近活動。 [4] 

四川狹口蛙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9年 ver 3.1——無危(LC)。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