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原理與實務

鎖定
《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原理與實務》是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沈恆斌。本書介紹了社會矛盾糾紛的多元化趨勢、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概述等內容。
中文名
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原理與實務
作    者
:沈恆斌 主編
出版時間
2005年
出版社
廈門大學出版社
ISBN
7561524447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原理與實務作者簡介

沈恆斌,男,遼寧省瀋陽市人,現任廈門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1968年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防化兵工程學院。在部隊歷任排長、幹事、科長、師政治部主任、旅政治委員、集團軍政治部副主任等職務,大校軍銜。轉業地方後歷任廈門海滄投資區管委會副主任(正廳級)、廈門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正廳級、一級警監)。曾在《中國司法》等刊物發表《公職律師“廈門模式”探析》、《加強新時期人民調解工作改革與發展,努力構建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等論文。

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原理與實務內容簡介

廈門大學法律系(現為法學院)創辦於1926年,其後幾經坎坷,歷盡艱辛。自1979年復辦以來,法學院在重視提高訴訟法學教學質量的同時,始終密切關注並積極參與我國訴訟法律制度的建設及訴訟法學科的發展。近十年來,法學院教師出版、發表了許多專著、教材和學術論文,內容涉及民事訴訟、刑事訴訟、行政訴訟、海事訴訟、仲裁製度、破產製度、海峽兩岸訴訟制度比較以及同司法改革等方面,在法學界產生了較大影響。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指在一個社會中,多種多樣的糾紛解決方式(包括協商、調解、行政處理、仲裁、訴訟等)以其特定的功能和特點,相互協調地共同存在,所結成的一種互補的、滿足社會主體的多樣需求的程序體系和動態的調整系統。在當今多元化的社會里,多元化的主體及其需求、多元化的利益及其衝突,都要求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司法改革並不僅是訴訟制度的完善,更重要的是全社會糾紛解決理念的轉變以及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構建。本書是福建省社會科學研究“十五”規劃項目“和諧社會與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構建”和廈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橫向課題“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立法研究”的學術成果,由廈門市司法局和廈門大學法學院共同完成。

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原理與實務目錄

緒論
一、社會矛盾糾紛的多元化趨勢
二、糾紛解決的現實困境
三、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四、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指導原則
第一章 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概述
一、“糾紛”概念的闡釋
二、“糾紛解決機制”的界定
三、糾紛解決機制的評價標準
四、各種糾紛解決方式之評價
五、結語
第二章 社會變遷中的利益衝突
一、社會變遷
二、利益衝突
三、利益衝突與糾紛解決
第三章 協商與和解
一、協商的概念及特徵
二、談判的程序
三、談判的風格
四、談判中的幾個重要因素
五、和解
第四章 調解的原理
一、概述
二、調解的形式及分類
三、調解的優勢與劣勢
四、各國調解制度簡介
五、調解與法治的現代化
六、調解與訴訟程序的銜接與融合
第五章 法院調解
一、概述
二、法院調解制度的立法例
三、我國法院調解制度的理論與實踐
四、我國法院調解制度的改革與完善
第六章 仲裁與調解相結合
一、仲裁的基本原理
二、仲裁與調解相結合的基本原理
三、仲裁與調解相結合之分析
四、仲裁與調解相結合在中國的實踐
五、勞動爭議仲裁中調解程序的完善
第七章 民間調解
第八章 行政處理的原理
第九章 行政處理的實踐
第十章 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與訴訟的關係
第十一章 非訴訟糾紛解決的運行機制
第十二章 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建設中的政府職責
第十三章 責任制度
第十四章 我國糾紛解決機制的重構
附錄
後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