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外置光驅

鎖定
顧名思義,外置光驅就是在機箱外面放置的光驅,具有便攜、移動的特點。具有多種數據接口,主要還是USB接口,有的可能還具有12V直流電源接口,具有多種類型,比如CD -ROM、DVD-ROM藍光光驅等等。
中文名
外置光驅
外文名
External drives
實    質
機箱外面放置的光驅
特    點
小巧的外型

外置光驅產生背景

隨着上網本的熱銷,其小巧的外型,便於攜帶贏得了無數用户青睞。小巧的身材也限制了機體的尺寸,使得上網本機身內部無法放置內置光驅,在安裝系統、讀取光盤資料或刻錄備份數據時,一台外置光驅、刻錄機是必不可少的裝備。縱觀市場上的外置光驅、刻錄機,各品牌的外置光驅有很多,而外置光驅的接口有PC卡轉接型、USB接口型、IEEE1394接口等,但是USB接口是使用最廣泛的筆記本外置光驅接口,因此採用USB接口的外置光驅憑藉着良好的通用性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

外置光驅工作原理

激光頭是光驅的心臟,也是最精密的部分。它主要負責數據的讀取工作,因此在清理光驅內部的時候要格外小心。
激光頭主要包括:激光發生器(又稱激光二極管),半反光稜鏡,物鏡,透鏡以及光電二極管這幾部分。當激光頭讀取盤片上的數據時,從激光發生器發出的激光透過半反射稜鏡,匯聚在物鏡上,物鏡將激光聚焦成為極其細小的光點並打到光盤上。此時,光盤上的反射物質就會將照射過來的光線反射回去,透過物鏡,再照射到半反射稜鏡上。
外置光驅
外置光驅(1張)
此時,由於稜鏡是半反射結構,因此不會讓光束完全穿透它並回到激光發生器上,而是經過反射,穿光驅過透鏡,到達了光電二極管上面。由於光盤表面是以突起不平的點來記錄數據,所以反射回來的光線就會射向不同的方向。人們將射向不同方向的信號定義為“0”或者“1”,發光二極管接受到的是那些以“0”,“1”排列的數據,並最終將它們解析成為我們所需要的數據。 在激光頭讀取數據的整個過程中,尋跡和聚焦直接影響到光驅的糾錯能力以及穩定性。尋跡就是保持激光頭能夠始終正確地對準記錄數據的軌道。
當激光束正好與軌道重合時,尋跡誤差信號就為0,否則尋跡信號就可能為正數或者負數,激光頭會根據尋跡信號對姿態進行適當的調整。如果光驅的尋跡性能很差,在讀盤的時候就會出現讀取數據錯誤的現象,最典型的就是在讀音軌的時候出現的跳音現象。所謂聚焦,就是指激光頭能夠精確地將光束打到盤片上並受到最強的信號。
當激光束從盤片上反射回來時會同時打到4個光電二極管上。它們將信號疊加並最終形成聚焦信號。只有當聚焦準確時,這個信號才為0,否則,它就會發出信號,矯正激光頭的位置。聚焦和尋道是激光頭工作時最重要的兩項性能,我們所説的讀盤好的光驅都是在這兩方面性能優秀的產品。
市面上英拓等少數高檔光驅產品開始使用步進馬達技術,通過螺旋螺桿傳動齒輪,使得1/3尋址時間從原來85ms降低到75ms以內,相對於同類48速光驅產品82ms的尋址時間而言,性能上得到明顯改善。
而且光驅的聚焦與尋道很大程度上與盤片本身不無關係。市場上不論是正版盤還是盜版盤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中心點偏移以及光介質密度分佈不均的情況。當光盤高速旋轉時,造成光盤強烈震動的情況,不但使得光驅產生風噪,而且迫使激光頭以相應的頻率反覆聚焦和尋跡調整,嚴重影響光驅的讀潘小過於使用壽命。在36X-44X的光驅產品中,普遍採用了全鋼機芯技術,通過重物懸垂實現能量的轉移。
但面對每分鐘上萬轉的高速產品,全鋼機芯技術顯得有些無能為力,市場上已經推出了以ABS技術為核心的英拓等光驅產品。ABS技術主要是通過在光盤托盤下配置一副鋼珠軸承,當光盤出現震動時,鋼珠會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滾動到質量較輕的部分進行填補,以起到瞬間平衡的作用,從而改善光驅性能。

外置光驅光驅種類

外置光驅有兩種:
CD-ROM光驅:又稱為緻密盤只讀存儲器,是一種只讀的光存儲介質。它是利用原本用於音頻CD的CD-DA(Digital Audio)格式發展起來的。
外置光驅 外置光驅
DVD光驅:是一種可以讀取DVD碟片的光驅,除了兼容DVD-ROM,DVD-VIDEO,DVD-R,CD-ROM等常見的格式外,對於CD-R/RW,CD-I,VIDEO-CD,CD-G等都要能很好的支持。

外置光驅保養維護

外置光驅 外置光驅
大家知道,激光頭是最怕灰塵的,很多光驅長期使用後,識盤率下降就是因為塵土過多,所以平時不要把托架留在外面,也不要在電腦周圍吸煙。而且不用光驅時,儘量不要把光盤留在驅動器內,因為光驅要保持“一定的隨機訪問速度”,所以盤片在其內會保持一定的轉速,這樣就加快了電機老化(特別是塑料機芯的光驅更易損壞)。另外在關機時,如果劣質光盤留在離激光頭很近的地方,那當電機轉起來後很容易劃傷光頭。   散熱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注意電腦的通風條件及環境温度的高低,機箱的擺放一定要保證光驅保持在水平位置,否則光驅高速運行時,其中的光盤將不可能保持平衡,將會對激光頭產生致命的碰撞而損壞,同時對光盤的損壞也是致命的,所以在光驅運行時要注意聽一下發出的聲音,如果有光盤碰撞的噪音請立即調整光盤,光驅或機箱位置。

外置光驅故障維修

故障現象:當光驅出現問題時,一般表現為光驅的指示燈不停地閃爍、不能讀盤或讀盤性能下降;光驅盤符消失。光驅讀盤時藍屏死機或顯示“無法訪問光盤,設備尚未準備好”等提示框等。

外置光驅光驅連接不當造成

光驅安裝後,開機自檢,如不能檢測到光驅,則要認真檢查光驅排線的連接是否正確、牢靠,光驅的供電線是否插好。如果自檢到光驅這一項時出現畫面停止,則要看看光驅(主、從)跳線是否無誤。  提醒:光驅儘量不要和硬盤連在同一條數據線上。

外置光驅內部接觸問題

如果出現光驅卡住無法彈出的情況,可能就是光驅內部配件之間的接觸出現問題,大家可以嘗試如下的方法解決:將光驅從機箱卸下並使用十字螺絲刀拆開,通過緊急彈出孔彈出光驅托盤,這樣你就可以卸掉光驅的上蓋和前蓋。卸下上蓋後會看見光驅的機芯,在托盤的左邊或者右邊會有一條末端連着托盤馬達的皮帶。你可以檢查此皮帶是否乾淨,是否有錯位,同時也可以給此皮帶和連接馬達的末端上油。另外光驅的托盤兩邊會有一排鋸齒,這個鋸齒是控制托盤彈出和縮回的。請你給此鋸齒上油,並看看它有沒有錯位之類的故障。如果上了油請將多餘的油擦去,然後將光驅重新安裝好,最後再開機試試看。  提醒:不過由於這種維修比較專業,建議大家最好找專業人士修理。

外置光驅CMOS設置問題

如果開機自檢到光驅這一項時出現停止或死機的話,有可能是CMOS設置中的光驅的工作模式設置有誤所致。一般來説,只要將所有用到的IDE接口設置為“AUTO”,就可以正確地識別光驅工作模式了。對於一些早期的主板或個別現象則需要進行設置。

外置光驅驅動問題

在Windows系統中,當主板驅動因病毒或誤操作而引起丟失時,會使IDE控制器不能被系統正確識別,從而引起光驅故障,這時我們只要重新安裝主板驅動就可以了。  另外,當一個光驅出現驅動重複或多次安裝等誤操作時會使Windows識別出多個光驅,這會在Windows啓動時發生藍屏現象。我們只要進入Windows安全模式(點選“我的電腦→屬性→CD-ROM”)刪除多出的光驅就解決了。

外置光驅光驅不支持DMA

早期的光驅可能不支持DMA,可以將光驅的DMA接口關閉以免造成不兼容等現象。完成設置後,按下“確定”按鈕,重新啓動電腦即可。  DMA接口光驅與主板不兼容時,也應關閉DMA。如果你真想發揮一下光驅DMA所帶來的性能的話,建議升級主板的BIOS或光驅的固件(Firmware)。另外,光驅使用久後,會出現讀盤不穩定的現象,我們可以試着關閉DMA,以降低性能,提高穩定性。

外置光驅虛擬光驅發生衝突

我們在安裝光驅的同時,一般會裝個虛擬光驅使用。但安裝虛擬光驅後,有時會發現原來的物理光驅“丟失”了,這是由於硬件配置文件設置的可用盤符太少了。解決方法:用Windows自帶的記事本程序打開C盤根目錄下的“Config.sys”文件,加入“LASTDRIVE=Z”,保存退出,重啓後即可解決問題。
在安裝雙光驅的情況下安裝低版本的“虛擬光碟”後,個別情況會表現為有一個或兩個物理光驅“丟失”!建議:換個高版本的或其它虛擬光驅程序。

外置光驅激光頭老化造成

排除了灰塵造成的原因,如果光驅還不能讀盤很可能是“激光頭”老化了,這時就要調整光驅激光頭附近的電位調節器,加大電阻改變電流的強度使發射管的功率增加,提高激光的亮度,從而提高光驅的讀盤能力。
提醒:大家用小螺絲刀順時針調節(順時針加大功率、逆時針減小功率),以5度為步進進行調整,邊調邊試直到滿意為止。切記不可調節過度,否則可能出現激光頭功率過大而燒燬的情況.
托盤不能入倉的解決
故障分析:經比較多台同型號光驅,判定應該是出盒機構的橡膠傳送帶老化所致,是內部橡膠傳送帶的實拍圖。
凡是發生進、出倉不順暢現象,幾乎均與圖中橡膠帶有關。由於使用日久,橡膠帶老化而變得有點松,按下進倉鍵後,進出倉機構得不到足夠的傳動力,金屬機心不能完全到位,導致光驅內部的處理器誤判為被異物卡住,從而保護性地執行出倉動作。
解決方法:可以換一條同樣規格的傳送帶,但費時費事費錢,而且普通傳送帶的質量遠不能與原裝產品相比;
光驅讀碟自動彈出
出現這種情況跟操作系統沒有直接的關係,這種故障多半是光驅的托盤進出控制電路工作不穩定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光驅的輸入電源不穩定造成的,甚至上面的兩種因素都有可能。為了驗證光驅的輸入電源是否穩定,筆者將發生故障的光驅從朋友的計算機上拆了下來,然後將它安裝到自己的計算機進行測試,測試之後發現阿帕奇50XCD-ROM光驅在筆者的計算機中仍然還會發生倉門自動“吐出”故障,這就證明光驅托盤進出的控制電路肯定發生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