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外寵

鎖定
外寵,讀音wài chǒng,漢語詞語,指寵臣。
中文名
外寵
拼    音
wài chǒng
解    釋
指寵臣等
出    處
《左傳·昭公二十年》

目錄

外寵解釋

1.指寵臣。
2.孌童;男色。
3.指丈夫在婚外所寵愛而與之同居的女子。 [1] 

外寵出處

左傳·閔公二年》:“內寵並後,外寵二政,嬖子配嫡,大都耦國,亂之本也。”《左傳·昭公二十年》:“內寵之妾,肆奪於市;外寵之臣,僭令於鄙。”
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九:“板橋多外寵,嘗言欲改律文笞臀為笞背。”
清·紀昀《閲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三》:“青縣有人陷大辟,縣令好外寵。其子年十四五,頗秀麗。乘其赴省宿館舍;邀之於途,託言牒訴而自獻焉。獄竟解。實為孌童,人不以孌童賤之,原其心也。”男外女內是中國的傳統觀念,《周易*家人》就曾講:“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於是,外寵就成為男性受寵者的代稱。春秋戰國時期,外寵泛指國君的嬖臣,其中雖然不乏以身侍君的同性戀者,但並不全是。
《韓非子*説疑》曾載:“內寵並後,外寵貳政,亂之道也。”“外寵貳政”指外寵靠着國君的寵幸而在政治上和正卿爭權,此處外寵的所指就比較寬泛。明清時期,這一概念具有比較特定的含義,並且所對應的從國君變為官僚豪貴。
醉醒石》第八回中某些大户富豪“情分外寵,裏邊反不及”,意思是説他們因同性戀而疏淡了與妻妾的關係。
茅盾《虹》八:“梅女士不滿意現在這寓處,因為是惠省長介紹來住的,説不定這裏的上下人等都把她看成省長的外寵罷。”
參考資料
  • 1.    外寵  .在線漢語詞典[引用日期201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