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外卡選手

鎖定
外卡在球類運動中的原意是:向那些本來沒有資格參加比賽的選手發的,不依照球員排名,由比賽的主辦單位邀請一位或多位球員或球隊參加比賽,給予他們外卡參賽資格,這些機會通常給予排名還不夠高的年輕球員,或是來不及報名的明星球員以及一些主辦國本國的隊員。
中文名
外卡選手
外文名
wild card
領    域
體育
特    點
主辦方邀請

目錄

外卡選手原意

外卡即wild card的音譯,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意思:
1、撲克牌:Wild是野生的、不受拘束的意思,Wild Card在撲克牌遊戲中是指可當任意牌用的“萬用牌”或“王牌”,通常以“鬼牌”為之。這是Wild Card一詞最早的起源。
2、體育競賽:在體育競賽中,“外卡”一般是指額外進入冠軍爭奪賽的“關鍵名額”,通常保留給在正規比賽中未達原定資格的隊伍或個人來爭取,所以奪得外卡者就如同拿到敗者復活的王牌一般。
3、計算機科學:在計算機科學領域中,Wild card是指可替代任意字的“萬用字元”,例如星號“*”。
4、預見研究(Foresight research):在預見研究的領域中,“外卡”指的是發生幾率極低,但影響極大的“關鍵事件”。決策理論強調組織需提升從微弱信息中預見外卡事件的能力,以便洞燭機先、適應環境變遷。組織擁有這樣的能力就像手中握有王牌,不論未來如何變化,都能如變色龍一樣適應。
由此可知不論哪個領域,“外卡”都是指“如王牌般具備關鍵影響力的事物”。

外卡選手具體項目

外卡常用在一些職業比賽中,最主要的是網球枱球羽毛球也都有過外卡。外卡是向那些本來沒有資格參加比賽的優秀選手發的,而且外卡數量不多,持有外卡就可以參加比賽了。有時候是發給欠發達地區,有時候也會發給那些因為各種原因沒能參加預選賽的著名選手。從1997年開始,澳網公開賽每年向亞洲提供男女各一張單打外卡,但此前的規定是如果一名球員世界排名在前200位之內,而且該國沒有直接參加正選賽的球員,則該球員有機會獲得外卡。從1997年以來,日本韓國印度中國和中國台北等國家和地區都有球員獲得過外卡,包括兩年前印度男雙組合布帕迪和佩斯在澳網奪冠。2008年,中國網球選手鄭潔以外卡取得温布爾登網球公開賽資格,併成功殺入女單四強,創温網百年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