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外債結構管理

鎖定
外債結構管理是在確定的外債總量範圍內對構成外債總量各個債務要素的安排。通過對國際資本市場的預測、分析,結合國內建設對資金需求的特點,對構成外債總量的各個債務要素如利率、期限、幣種和融資形式等進行最優組合,以降低成本,減少風險,保證償債能力,使外債發揮最大效益。外債結構管理可分為融資形式結構、期限結構、利率結構、幣種結構、市場結構等。 [1] 
中文名
外債結構管理
外文名
management of the structure of external debts
外債變化
會引起債務總量規模的變化
涉及方面
利率結構借債利率的高與低

外債結構管理外債變化

外債結構的變化,會引起債務總量規模的變化,進而影響到外債利用效益和外債成本。對外債結構的管理,是對各種來源和不同借款條件下外資的性質、籌措方法、利弊等進行比較,然後決定取捨,其目標是保持一個合理、靈活、均衡和適度的外債結構。

外債結構管理涉及方面

外債結構的管理主要涉及到如下幾方面問題:
利率結構借債利率的高與低、固定與浮動,是直接影響外債成本的一個重要因素每次借入債務的利率狀況,影響着總體債務的利率結構和總體債務利息的支付數額。因此,借入外債不僅要考慮債務利率的高低,同時還要控制浮動利率的比重和保持固定利率債務的較大比重,以利於預先確定利息支付數額,穩定利息負擔。
②幣種結構。選擇何種貨幣借款,整體債務中貨幣借款的構成,也是外債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使幣種結構合理化的基本方法,一是合理選擇貨幣,儘可能實現出口收匯幣種與借款幣種相一致;二是分散風險,舉債時儘可能實現幣種多樣化;三是採取多種措施降低匯率風險
期限結構。外債分為中長期和短期兩類。一般一年以上的債務為中長期,一年及不足一年的債務為短期,這主要是根據合同簽訂的期限來劃分的。從風險角度來看,債務期限並非越長越好。在當今國際金融市場動盪不定的情況下,債務期限是否越長越好不僅取決於利率高低,而且取決於債務貨幣的選擇。一般來説,選擇趨勢性升值貨幣為債務貨幣時,債務的期限以短為宜,反之,選擇趨勢性貶值貨幣為債務貨幣時,債務的期限以長為宜。在決定債務期限的長短時,應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綜合考慮資金需求、資金運用收益、匯率風險等因素,並在總體上注意期限結構長短搭配,避免還本付息過分集中。
④來源結構。按貸款來源劃分,外債由政府貸款、國際金融組織貨款和商業性貸款組成。一般來説,政府貸款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的期限長,利率低,條件比較優惠;商業性貸款往往期限短、利率高,受國際金融市場借貸關係變化的影響較大,因此,優惠性的政府貸款和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在總債務中的比重大小是衡量資金來源結構是否合理的一個標準。
⑤使用結構。外債管理能否進入良性循環,關鍵在於外債的使用是否產生效益。而效益的產生往往與外債投向結構有很大關係一般來説,外債使用結構管理的主要內容就是,一方面使外債的使用與出口創匯相結合,以保證按時還本付息,另一方面使外債的用途與國內的產業政策相結合,確保資金投向國內最急需發展的產業。
⑥債務人結構。由於經濟中所有制結構的不同,各個借款人所承擔的債務對國民經濟構成的潛在壓力不盡相同。過多的外債負擔,意味着過大的償債風險,一般來説,各國政府都力圖避免外債負擔全部集中在中央政府身上。
參考資料
  • 1.    李偉民.金融大辭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