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夏爾十世

鎖定
夏爾十世(法語:Charles X;1757年10月9日-1836年11月6日),名夏爾·菲利普,法蘭西波旁王朝實際上的末代國王和倒數第二位國王,波旁王朝復辟後的第二位國王(1824年9月16日-1830年8月2日在位),為喜愛者路易十五之孫,王太子路易·斐迪南與薩克森的瑪麗亞·約瑟法的幼子,無冕王路易十七的叔叔,路易十六路易十八的弟弟。他一生的大多數時間內都被稱為阿圖瓦伯爵(法語:comte d'Artois) 。
路易十八統治時期的保皇派領袖,他試圖在革命後體現國家和君主制的連續性,而不屈服於反動。他上任後的首要任務是維護其兄長十年前頒發的1814年的憲法憲章。夏爾十世非常虔誠,1827年議會主席維萊爾辭職後,夏爾十世和他的政府多次遭遇議會的阻撓。夏爾十世受到一些農民和第一共和國反對者的歡迎,也受到一些巴黎人的嘲笑和批評。他在位期間制定了移民補償法,法國遠征希臘(1827年)和阿爾及利亞(1830年)。 [1] 
他在1825年恢復了加冕的傳統,但在1830年被新的巴黎革命所推翻。在巴黎出席會議的約一百名議員邀請王室的一位堂兄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利普擔任國家元首。夏爾十世退位,讓孫子亨利繼承。被廢黜的國王在簽署了退位書,並要求他的兒子路易十九副署。路易·菲利普的權力歸於眾議員,他沒有答應夏爾十世的要求,接受了眾議員和貴族提出的法國國王的稱號。
夏爾十世是波旁王朝最後一個在位的法國國王
中文名
夏爾十世
外文名
法語:Charles X
出生日期
1757年10月9日
逝世日期
1836年11月6日

夏爾十世早年生活

夏爾與他的妹妹克洛蒂爾德,德魯埃繪於1763年 夏爾與他的妹妹克洛蒂爾德,德魯埃繪於1763年
夏爾·菲利普出生於1757年10月9日傍晚7點,他是法國和納瓦拉國王路易十五的孫子,法國王太子路易·斐迪南和他的妻子法國王太子妃薩克森的瑪麗亞·約瑟法的第五個兒子。 [2] 
在他出生時,他是繼父親王太子和他的兄弟勃艮第公爵、貝里公爵(未來的路易十六)和普羅旺斯伯爵(未來的路易十八)之後的第五位法國王位繼承人。之後他還會有兩個妹妹,未來的撒丁王后瑪麗·阿黛拉伊德·克洛蒂爾德·澤維埃·德·波旁和革命恐怖的受害者伊麗莎白·菲利普·瑪麗·埃萊娜·德·波旁。他的哥哥阿基坦公爵澤維爾·馬裏·約瑟夫·德·波旁於1754年夭折。
小王子最初被封為阿圖瓦伯爵,以紀念聖路易的弟弟阿圖瓦伯爵羅貝爾,但據説這個稱號的選擇也與羅貝爾-弗朗索瓦·達米安對路易十五進行刺殺未遂的後果有關。達米安出生在阿圖瓦地區的阿拉斯附近。因此決定給他一個阿圖瓦伯爵的頭銜,讓居民知道他們不會對這次事件負責。 [3]  阿圖瓦伯爵被授予法國的武器,邊框為古勒色。 [4] 
小王子是在哀鴻遍野的宮廷中長大的。事實上,1759年,法國王室迎來了死亡的十年。1759年12月6日,國王的長女帕爾馬公爵夫人路易絲·伊麗莎白死於凡爾賽宮。1761年3月,年僅9歲的勃艮第公爵路易·約瑟夫·澤維爾·德·波旁墜樓身亡,1763年國王的外孫女伊莎貝拉大公夫人生下一個女兒都沒能活下來,1765年,國王的堂弟兼女婿帕爾馬公爵菲利波一世和兒子王太子路易·斐迪南向上帝交出了自己的靈魂,隨後1766年,他們的曾祖父、曾經的波蘭國王斯坦尼斯瓦夫一世,1767年王太子妃瑪麗亞·約瑟法,1768年王后瑪麗·萊什琴斯卡
1761年10月19日,也就是未來的路易十六路易十八受洗後的第二天,在凡爾賽宮的皇家小教堂裏,在凡爾賽聖母院牧師讓-弗朗索瓦-阿拉特的見證下,大主教夏爾-安託萬-德-拉羅什-艾蒙為孩子施洗,取名夏爾·菲利普。他的教母是他的姑姑索菲夫人(索菲·菲利皮納·伊麗莎白·朱斯蒂娜·德·波旁),他的教父是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三世(這也解釋了他名字的選擇),代替出席的是夏爾的哥哥貝里公爵路易·奧古斯特(路易十六)。 [5] 
夏爾·菲利普的教育由五位家教負責,但由於他繼承王位的機會渺茫,所以有些被忽視。他所學的是歷史、地理、英語和德語(他母親的母語)。他在三歲時就被託付給了馬爾薩伯爵夫人,然後又託付給了拉沃吉翁公爵。由於公爵負責王太子四個兒子的教育,他稱他們為 "我的四個F":勃艮第公爵是 " le fin",貝里公爵是 "le faible",普羅旺斯伯爵是 "le faux",阿圖瓦伯爵是 "le franc"。 [6-7]  他被國王任命為阿圖瓦伯爵的上校將軍。

夏爾十世婚姻與子女

夏爾的家庭成員 夏爾的家庭成員
雖然他最初要與孔代公主路易絲-阿代拉伊德·德·波旁結婚,但他不得不鞏固與薩伏依之間的聯盟,並於1773年11月16日與薩伏依的瑪麗亞·特蕾莎結婚,與她生了四個孩子:
  • 路易·安託萬(Louis Antoine;1775年8月6日-1844年6月3日),昂古萊姆公爵,曾短暫成為法國國王路易十九。與堂妹法國公主瑪麗·泰蕾茲(路易十六之女)結婚,無後代
  • 索菲(Sophie;1776年8月5日-1783年12月5日),夭折 [7] 
  • 夏爾·費迪南(Charles-Ferdinand;1778年1月24日-1820年2月14日),貝里公爵。與兩西西里的瑪麗·卡羅琳公主結婚,有後代
  • 瑪麗-泰蕾茲-路易絲(Marie-Thérèse-Louise;1783年1月6日-1783年6月22日),夭折 [7] 
他偏愛他的小兒子夏爾·費迪南,他在身體上和精神上都很像他。而長子路易·安託萬則很害羞,患有近視和抽搐。儘管如此,阿圖瓦伯爵非常愛他的孩子們,並且對他的長女的死亡感到非常難過。
他的妻子生性非常害羞,一直非常自卑,從未成為王后,事實上,她和阿圖瓦在移民期間在都靈避難;後來他們經常分開。伯爵夫人的健康非常脆弱,在離開都靈時病倒了。雖然自從波拉斯特龍伯爵夫人去世後,她與丈夫的書信往來更加頻繁,但她還是於1805年6月2日在格拉茨去世,年僅49歲。

夏爾十世戀情

路易絲·德斯帕貝斯·德·呂桑 路易絲·德斯帕貝斯·德·呂桑
1785年(或1786年), [8]  他與波拉斯特龍子爵夫人路易絲·德斯帕貝斯·德·呂桑建立了永久的聯繫,這種關係不會給他帶來任何後代。
子爵夫人的丈夫德尼·加布裏埃爾·阿代馬爾·德·波拉斯特龍是未來波利尼亞克公爵夫人加布麗埃勒·德·波利尼亞克的同父異母兄弟,波利尼亞克公爵夫人是瑪麗·安託瓦內特王后的朋友和知己。同樣是親近君主,阿圖瓦伯爵因為肆意揮霍,讓自己和她一樣不受歡迎,公眾把他們的婚外情歸結為婚外情,可能是錯誤的。
路易絲的丈夫德尼·德·波拉斯特龍投身軍事事業,參加了美國獨立戰爭,期間被任命為拉法耶特團的上校;1821年去世,享年63歲。夫婦倆於1789年移民,路易絲·德斯帕貝斯·德·呂桑於1804年因肺結核早逝,年僅39歲。
當她死後,王子轉而強烈地信仰宗教,這種特質將一直伴隨着他,直到他自己死去。她還讓他答應對她保持忠誠;1820年他的兒子貝里公爵夏爾·費迪南去世後,有人向他提出再婚,以便有其他可能的王室繼承人;阿圖瓦伯爵拒絕了這一提議,理由是他的情婦要求他只對上帝。 [9] 

夏爾十世無憂無慮的王子

夏爾十世緋聞

阿圖瓦伯爵被認為是王室的麻煩製造者,他在加冕儀式上的態度受到了強烈的批評;他甚至在儀式結束後和宴會前丟了王冠。 [10]  此外,他的名聲使他成為朝臣們的花花公子:他與羅莎莉·迪泰、瑪麗-馬德萊娜·吉馬爾和法蘭西喜劇院的路易絲·孔塔有染。據説他還與侍女官生了幾個孩子:一個是與聖-阿馬蘭特夫人生的,第二個是與孔塔夫人生的,第三個是與瑪麗·安託瓦內特王后的寵兒波利尼亞克公爵夫人加布麗埃勒·德·波利尼亞克生的。如果這些都是謠言,那麼關於與朱爾·波利尼亞克的通姦關係的謠言則持續了很長時間,甚至在七月革命裏也是如此。 [11] 

夏爾十世遊戲

阿圖瓦伯爵 阿圖瓦伯爵
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是一連串短暫的冒險、狩獵聚會、賭債、與他的表弟沙特爾公爵組織的賽馬、與瑪麗·安託瓦內特分享的戲劇,他與瑪麗·安託瓦內特非常親密,尤其是在1770年代末和1780年代。我們注意到一場決鬥,他與波旁公爵路易六世·亨利·約瑟夫·德·波旁(孔代親王路易·亨利二世·德·波旁)對立,清除了阿圖瓦伯爵將面具壓在妻子臉上對她的冒犯。後者撕掉了王子的面具,因為他和一個波旁公爵夫人路易絲·瑪麗·泰蕾茲·巴蒂爾德·德·奧爾良討厭的女人卡尼亞剋夫人一起出現在巴黎歌劇院,這讓他很不爽。決鬥在一個同情的擁抱中結束。他是個活潑開朗的人,他把他的嫂子瑪麗·安託瓦內特王后拖進了世俗聚會的旋風中。他被認為是一個輕浮、徒勞的王子,被宮廷暱稱為 "Galaor",指的是Amadis de Gaule的角色,他是一個具有非凡氣質的典型騎士。他獲得了邁松城堡,在那裏他與英勇的同伴一起打獵,其中包括年輕的博阿爾內子爵夫人約瑟芬·博阿爾內
1777年,在與年輕的嫂子瑪麗·安託瓦內特打賭後,他用兩個月的時間在布洛涅森林修建了著名的巴加泰爾山莊,並用她支付的10萬利弗爾裝飾和佈置了山莊。 [12]  他還對諾曼底和布列塔尼進行了一次王室訪問,在那裏他受到了特別的歡迎。 [13] 
1779年4月,國王路易十六簽署了《阿蘭胡埃斯條約》,承諾法國將在與英國爭奪直布羅陀的鬥爭中站在卡洛斯三世的西班牙一邊。阿圖瓦伯爵以國王弟弟的身份被派往聖羅赫,但只停留了很短的時間,覺得自己沒有用。事實上,他的旅程最重要的標誌是在路上為他組織的慶祝活動。回國後,國王授予他聖路易騎士勳章。
參考資料
  • 1.    ↑ Aujourd'hui partie de Gorizia, en Italie, et Nova Gorica, en Slovénie, (it) [lire en ligne].
  • 2.    ↑ Registre des baptêmes (1757) de l'église Notre-Dame de Versailles, Archives départementales des Yvelines.
  • 3.    ↑ S. Bula, L'apanage du comte d'Artois (1773-1790), Paris : École des Chartes, 1993, p. 43.
  • 4.    ↑ Hervé Pinoteau, La symbolique royale française, ve-xviiie siècles, P.S.R. éditions, 2004, p. 518.
  • 5.    ↑ Registre des baptêmes (1761) de l'église Notre-Dame de Versailles, Archives départementales des Yvelines.
  • 6.    ↑ Jean-Paul Clément et Daniel de Montplaisir (préface), Charles X, le dernier Bourbon, Paris, Perrin, 2015, 463 p. (ISBN 978-2-262-04386-5), p. 22.
  • 7.    ↑ Mathieu da Vinha et Raphaël Masson, Versailles. Histoire, Dictionnaire et Anthologie, Robert Laffont, 2015, p. 723.
  • 8.    ↑ Henri Pigaillem, Dictionnaire des favorites, Pygmalion, 2010.
  • 9.    ↑ Jean-Paul Clément, Charles X, le dernier Bourbon, p. 120-121.
  • 10.    ↑ Frédéric Lacaille, Alexandre Maral et Benpît-Henry Papounaud, Sacres Royaux, de Louis XIII à Charles X, Versailles, Reims, Editions du Patrimoine, Centre des Monuments Nationaux, 2014, 63 p. (ISBN 978-2-7577-0387-8).
  • 11.    ↑ Jean-Paul Clément, Charles X, le dernier Bourbon, p. 36.
  • 12.    ↑ Duc de Doudeauville, Mémoires de Louis XVIII, Bruxelles, 1832, vol. 2, p. 97.
  • 13.    ↑ Jean-Paul Clément, Charles X, le dernier Bourbon, p. 3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