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壩河

(海河支流北運河上游温榆河的支流)

鎖定
壩河位於北京市東郊。源於東城區東北護城河,自西向東在朝陽區東郊邊界入温榆河,屬北運河水系。主要支流有北小河亮馬河和北土城溝等,主河道全長21.63公里,流域面積158.4平方公里。壩河是元代開鑿的運糧河,後被通惠河取代,成為排水溝。1949年後,曾進行4次治理。河道建有蓄水閘7座,一次蓄水量120餘萬立方米,可灌溉農田4.4萬畝
中文名
壩河
主河道全長
21.63公里
流域面積
158.4平方公里
一次蓄水量
120餘萬立方米

壩河幹流概況

壩河 壩河
壩河是元代的運糧河。西起元大都的光熙門,東至温榆河,於元代至元十六年(1279年)開浚,築攔河壩7座,分成梯級水面,分段行船。元末逐漸荒廢停航,明、清也未再利用,現為首都市區東部的重要排水河道。建國前主幹流由小關經東壩、西三岔河入温榆河,全長27.8公里,流域面積148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北小河、土城溝和亮馬河等。流域內葦塘窯坑甚多,河道淤淺,雨季經常氾濫成災。建國後,主幹流經過4次疏浚,支流亮馬河、土城溝也得到全面治理。 [1] 
壩河 壩河
壩河位於北京市東郊。源於東城區東北護城河,自西向東在朝陽區東郊邊界入温榆河,至通州北關閘匯入北運河 [5]  ,屬北運河水系。主要支流有北小河亮馬河和北土城溝等,主河道全長21.63公里,流域面積158.4平方公里。壩河是元代開鑿的運糧河,後被通惠河取代,成為排水溝。1949年後,曾進行4次治理。河道建有蓄水閘7座,一次蓄水量120餘萬立方米,可灌溉農田4.4萬畝。 [2] 

壩河主要支流

亮馬河,西起東直門北,向東流至西壩村入壩河,全長約10公里,流域面積為12.25平方公里。建國初期曾做過一般疏浚,為解決新源裏住宅小區和東三環路的排水,於1980年11月開始疏浚下游段6.6公里(三環路東側的壅水閘至壩河),至1981年冬完成。1982年汛後對河灣處被沖毀的部位又補做了護砌,竣工後可行洪24.5立方米每秒。
土城溝,原為元大都護城河,現保留下來的部分是自明光寺經黃亭子向東,過祁家豁子,穿德昌公路至光熙門村入壩河,長約10公里。 [1] 
北小河,北小河壩河的最大支流。位於北京市東北郊。起自朝陽區安定門外小關,向東流經朝陽區北部,在三岔河村西入壩河。河道全長16.6公里,流域面積66平方公里。原是一條曲折窄淺的季節性河流。1980年代初,挖渠引清河水並沿河建蓄水閘7座,蓄水能力50萬立方米。 [3] 

壩河治理開發

壩河幹流治理

1950年初,市郊區工作委員會邀請清華大學水利系師生測量了干支流地形,經市衞生工程局設計,於1950~1952年將壩河干流及其支流北小河按5年一遇排水標準初次疏浚,幹流最大流量達到83立方米每秒。樓梓莊以上河段由北京市施工,樓梓莊以下由河北省施工。工程總土方量為95萬立方米,投資17萬元。
1963年8月大水,北崗以下壩河23處決口,淹地4萬畝。1966年,朝陽區按10年一遇排水標準,疏挖了北崗至河口12.2公里的一段河道,最大泄流能力增至139立方米每秒,並修建北崗、樓梓莊和東壩3座水閘,疏浚土方共52萬立方米,投資30.2萬元。
1969~1970年温榆河疏浚後,給壩河提供了再治理的條件。故於1971年由朝陽區組織將壩河下游樓梓莊至河口一段(5.1公里)進行疏浚,設計標準提高到20年一遇,最大排洪量由139立方米每秒增至247立方米每秒,並擴建了樓梓莊閘,新建了沙窩閘,在馬各莊、沙窩修建了排灌站。此次疏挖土方54.3萬立方米,投資41.8萬元。
1971年後,由於太平湖被佔和和平里小區的建設,使北護城河洪流量大增。為了既不影響城區排水、又不加重通惠河的排洪負擔,經過若干方案比較,以向壩河分洪方案比較經濟。在朝陽區的積極贊助下,決定在東、北護城河轉角處開挖分洪道,建分洪閘,向壩河分洪30立方米每秒。經過準備之後,1975年大規模全面治理壩河工程開始。壩河主河道(從東、北護城河轉角至樓梓莊,共長18.2公里)和北小河支流(從安定路至三岔口,長16.6公里),均在此次治理範圍之內。治理工程由朝陽區設計並施工,設計按20年標準洪水不出地面、50年標準洪水不漫堤防,北崗子設計流量在亮馬河匯入前為130立方米每秒,匯入後為150立方米每秒,河日為278立方米每秒。全部工程於1978年完成,計挖土方180萬立方米,新建改建橋、閘、涵和排水站等共73處,投資630萬元。治理後,壩河主流全長縮短為23.3公里,流域面積增大至158.4平方公里。 [1] 

壩河支流治理

亮馬河上段,因污水排入,河水黑臭,環境衞生很差,沿河羣眾及外國駐華使館曾多次提出整治意見。當時考慮當發生超標洪水時向水碓湖分洪的問題,對上游段的規劃曾一再研究,最後確定:因原造紙總廠內暗溝斷面過小,只能排7立方米每秒的流量,不能滿足向水碓湖蓄洪30立方米每秒的要求,若拆除改建又有困難,故另自北護城河分洪樞紐處建暗溝於工人體育場西側路上游入亮馬河,同時保留了工人體育場西側路以上一段明河,並與造紙總廠內原有暗溝相接,仍做為向造紙總廠及平房灌渠輸水路線。工體西側路以下一段進行了根本治理,做為分洪路線。於三環路東建壅水閘以控制水位(圖3-8)。工程內容包括:埋設污水管,截流入河污水;疏挖壅水閘以上河段2700米(其中梯形斷面塊石護坡2100米,矩形塊石直牆斷面600米),過水能力為52.6立方米每秒;新建過洪能力為35立方米每秒的暗溝約1公里(斷面3.6米×2.9米和3.6米×2.75米)。上游段的治理,從1982年開始至1985年,明河部分全部完成,暗溝部分只完成自北護城河至造紙總廠一段,其餘下段尚未施工。施工單位為市城建總公司所屬三公司,工程投資117萬元。
十年動亂期間,當地農民將文教區下水道的污水用水泵抽入土城溝以作灌溉,致使溝身淤墊窄淺,沿土城溝新建的住宅小區雨水管道無法接入,故於1984年結合學院路工程,開始治理。此次治理分3部分,即西北土城溝、小月河和東北土城溝。德昌公路以西的西北土城溝與小月河結合治理,劃入清河流域;德昌公路以東的東北土城溝為壩河流域。治理要點是:第一,自北護城河暗溝取水(引水2~3立方米每秒),經學院路雨水暗溝進入底寬15米的混凝土底、漿砌石牆的明渠,過德昌公路、三環路入壩河,出口最大排水能力33立方米每秒;第二,除滿足排水需要外,並建成一條風景觀賞河道,以適應土城遺址文物的需求;第三,建祁家豁子閘,以控制水位和去東北土城溝的流量,在東北土城溝上建小關節制閘、三環路分水閘以及入壩河的節制閘(圖3-9)。祁家豁子閘列入小月河工程內,向東北土城溝的過水量為2.5立方米每秒。小關閘是控制水位的節制閘,使德昌公路至安外小關一段保持常水位。三環路分水閘為分洪閘門,因小關暗溝、和平里貨場鐵路橋及三環路立交涵洞為三座原有建築物,斷面小影響排洪,如廢舊建新,則工程量大,故在三環路立交涵洞東北側建分水閘,向北三環雨水方溝分洪6~8立方米每秒。工程於1984年12月開工,由市城建總公司和市政工程局組建,1985年基本建成。 [1] 

壩河河流開鑿

初,江南糧賦運入京師,靠水陸聯運。從御河運至通州後,還得陸運或牽挽至京師,非常煩勞。整個元代,對京師附近的運道一直很重視,做了不少的工作。早在元世祖中統三年(公元一二六二年),郭守敬就開始籌劃修建京師附近的水路。壩河與金口河就是元代興建的從通州到大都的兩條水道。
壩河,元代亦稱阜通河。漕運路線是自通州起,沿温榆河至深溝壩入壩河,通過七壩(即在阜通河中途修築了千斯壩、常慶壩、郭村壩、西陽壩、鄭村壩、王村壩、深溝壩等7處大壩),然後到達大都光熙門①[注:壩河路線及圖3-2採用蔡蕃《元代壩河考——大都運河研究》的成果(載《水利學報》—九八四年12期)]。壩河,顧名思義,是以壩蓄水來保證行船的必要水深。在通惠河開鑿以前,通州至大都的糧運還需陸運和挽舟相結合。挽舟的路線,則主要通過壩河。
元代的壩河是在金代的基礎上擴建改造而成。中統三年,“郭守敬請開玉泉水以通漕運”,得到元世祖的批准②[注:《元史·世祖本紀》卷五]。郭守敬的具體建議是:“中部舊漕河東至通州,權以玉泉水引入行舟,歲可省僦車費六萬緡”③[注:《國朝文類,知太史院事郭公(守敬)行狀》卷五十],當時就是利用壩河的路線。
壩河大規模漕運,始於至元十六年,(公元一二七九年)。據《元史·百官志》記載:“新運糧提舉司秩正五品,至元十六年始置。……開設運糧壩河隸户部”,並設壩夫户8377户,車户5070户,船户950户,車户出車390輛,船户出船190艘①[注:《元史·王思誠傳》卷一八三]。可見壩河運輸規模不小。
至元三十年(公元一二九三年)由大都至通州的通惠河通航以後,江南歲運達京師的糧食逐年增加,通惠河雖可免陸運挽輸之勞,但是,載運能力仍遠遠未能負擔從通州到大都的一百多萬石糧食,因此,原來壩河的水陸轉運越來越繁忙。大德六年(公元一三零二年),江南漕米海運達京師一百三十多萬石,壩河日運糧達四千六百餘石之多。若按開冰後二百四十天算,則運輸任務達一百萬石以上。當時壩河船伕僅有一千三百多人,壩夫七百三十人,負擔極為沉重。
由於壩河擔負着重要的運輸任務,所以,元朝廷曾多次組織修治。如至元二十八年十二月,“辛卯,浚運糧壩河,築堤防”②[注:《元史·世祖本紀》卷六]。大德三年(公元一二九九年),又“浚阜通河而廣其堤,歲增漕六十餘萬斛”③[注:程世夫:《雪樓集·元都水監羅府君神道碑銘》卷二零]。大德六年曾全面修治因水漲所沖決的堤壩六十餘處,並修理“河堤淺澀低薄去處”,對六座壩的十九處進行了檢修加固工作④[注:《元史·河渠志》卷六四]。
壩河的運輸管理,到元末時,弊病日大。至正三年(公元一三四三年),“壩夫累歲逃亡,十損四五,而運糧之數,十增八九,”當時,船隻只剩68艘,僅及初年的36%;船户剩761户,只有初年的80.1%;站車也減為267輛,僅及初期的68.5%;車户剩下2755户,僅及之初的57.7%,壩夫只剩1832户,只及元初的21.3%。而每年開冰後的二百四十天內,車船接運,任務極緊,晝夜奔馳,猶不能給。“一夫日運四百餘石,肩背成瘡,憔悴如鬼”⑤[注:《元史·王思誠傳》卷一八三]。
至正九年(公元一三四九年),因壩河淺澀,曾用軍士和民夫一萬進行疏浚,以圖繼續維持壩河運輸任務。元末,壩河即告廢止。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