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壓力

(心理學名詞)

鎖定
壓力(stress)是心理壓力源和心理壓力反應共同構成的一種認知和行為體驗過程。壓力(stress)是一個外來詞,來源於拉丁文“stringere”,原意是痛苦。現在所寫的單詞是“distress(悲痛、窮困)”的縮寫。有“緊張、壓力、強調”等意思,壓力會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早已被公認。心理學家漢斯·塞爾斯(Han Selye)是第一個使用術語“stress(壓力)”的人。 [1] 
中文名
壓力
外文名
stress
應用學科
心理學
應用範圍
社會心理學
術語提出者
心理學家漢斯·塞爾斯(Han Selye)

壓力定義

壓力可分物理心理兩個領域的定義。物理定義具有客觀屬性,是指垂直作用於流體或固體界面單位面積上的力;而從心理學角度看,壓力是壓力源和壓力反應共同構成的一種認知和行為體驗過程,即心理壓力。 [2] 

壓力概念演變

壓力起源

英文壓力(stress)一詞來源於拉丁文stringere,原意是“擴張、延伸、抽取”等。也有人認為stress一詞是從古法語中的“distress”演化而來,古法語中的distress,是指“置於狹窄和壓迫之中”。因此,在中世紀英語中,“壓力”這個詞是以“distress”形式出現,本意是“使痛苦”“使悲傷”或者表達為“引起痛苦和悲傷的事物”。“壓力”最早是一個物理學的概念,也稱為物理壓力(physical stress)。19世紀末開始,生理學家、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借用這個詞來描述動物和人類在緊張狀態下生理、心理和行為反應。 [2] 
Cannon首先引用了“壓力”這一概念,他認為壓力就是外部因素影響下的一種體內平衡紊亂,在危險未減弱的情況下,機體處於持續的喚醒狀態,最終會損壞健康。真正比較深入研究壓力的是Selye,他把壓力定義為“軀體為了適應施加於它身上的任何需求而產生的非特定性反應”,並且壓力可以分為負性壓力(distress)或者正性壓力(eustress)。負性壓力可以使個體產生一種不愉快、消極痛苦的體驗,具有阻礙性;正性壓力可以使個體產生一種愉快、滿意的體驗,具有挑戰性,可以促使個體的成長和職業的發展。他還認為,心理壓力是人對環境刺激的一種反應,為了適應壓力源的刺激,軀體會產生一系列反應,而引起壓力的刺激都伴有一系列非特異性的生理學變化,人若完全脱離壓力就等於死亡,過高或過低的壓力對個體都是不利的。 [2] 
Beehr認為心理壓力是某一情境使人產生特殊生理或心理需要,由此發生的不平常的或出人意料的反應。Higgins等認為壓力是促使一個人內心產生不平衡狀態的原因,壓力是高度焦慮經驗的認知及反應,它是涉及威脅或危險的認知及反應。Murray認為壓力是一種心因性需要相互作用而共同決定行為的環境特徵,而這種需要具有多樣性。他還把真環境(α壓力)和知覺到的環境(β壓力)做了嚴格的區分。所以應對壓力時,不僅要減少α壓力,更重要的是減少β壓力。 [2] 

壓力概念中國化

隨着西方心理學在中國的發展,Stress一詞也不斷出現在中國醫學、社會學、心理學等研究報告中。Stress在中國醫學、社會學、心理學等領域的研究,現在已有多種中文譯法。在我國20世紀80年代末出版的《心理學大詞典》中只有“應激狀態”(stressstate)這一條目。而在新加坡、港台地區的華語圈中,一般翻譯為“緊張”或“壓力”。“壓力”一詞是這些地區學術界,乃至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詞彙。90年代上海譯文出版社的《心理學詞典》(李伯黍等譯)對stress是這樣解説的:“stress壓力、應激、重音:①一般指作用於系統使其明顯變形的某種力量。常帶有畸形或扭轉的涵義,該詞用來指有關物理的、心理的、和社會的力量。注意,這一意義裏的壓力是指一種原因,壓力就是某種效應的條件。②由釋義①中提到的各種力量或壓力所產生的心理緊張狀況。注意,這一意義裏的應激是指一種效應,應激就是其它壓力的結果。指釋義①時,一般用stressor(應激物)這一述語,具體作為動因的意思。”這一界定首先視“壓力”是一種力量,是某種心理效應的先決條件,能使人的身心繫統發生明顯變化,進而從其作用的心理結果方面來看是應激,表現為一種心理緊張狀況。實際上著者把心理壓力理解為情緒緊張狀態。 [2] 
近幾年,使用“壓力”譯法的學者逐漸增多起來,而有關壓力的研究也逐年增多。張伯源等認為壓力是人或有機體在某種環境下所產生的一種適應環境的反應狀態,即在一定的社會生活環境中,對一個人能產生影響的刺激或情境,被其感知到了,並做出主觀評價後就會產生相應的一些心理生理變化,從而對刺激做出反應。如果這個刺激或情境需要人做出較大的努力去進行適應,甚至超出一個人所負擔的適應能力,這時就會出現緊張狀態(也就是壓力)。張春興認為壓力有着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一類是突發性的事件刺激,伴隨個人脱離困境而壓力得到迅速緩解,如路遇暴徒襲擊;另一類是當事人雖然認知到生活環境中存在着對自己具有威脅的事件,但因限於個人條件,只能任其存在,無法將它消除,此種生活事件隨時會使當事人在心理上感到壓力,這更接近日常生活的現實,並將這類壓力稱之為“生活壓力”(Life Stress)。林春梅認為心理壓力是機體在內外環境作用下,因客觀要求與主體應對能力的不平衡所產生的一種適應環境的緊張狀態。車文博認為壓力也稱為“應激”、“緊張”,是指個體的身心在感受到威脅時所產生的一種緊張狀態。梁寶勇認為壓力是由在生活適應過程中實際上的或認識上的至關重要的內外環境要求所引起的一種傾向於通過多式多樣的生理和心理反應而表現出來的心身緊張狀態。 [2] 

壓力組成

從生理-社會-心理學取向的角度可以把壓力理解為一種複雜的身心歷程,它包含三大部分: [2] 
  1. 壓力源(stressor) [2]  任何情境或刺激具有傷害或威脅個人的潛在因素,統稱為壓力源,即壓力來源。 [2] 
  2. 認知評估(cognitive appraisal) [2]  當事人認為經歷的刺激或情境,對於個人確實有所威脅時,此時即構成壓力,但如果認為是種解脱或樂趣而不是威脅時,則不構成壓力,此歷程即為認知評估。 [2] 
  3. 焦慮反應(anxiety reaction) [2]  當事人意識到他生理的健康、身體的安全、心理的安靜、事業的成敗或自尊的維護,甚至自己所關心的人等正處於危險的狀況或受到威脅時所做的反應,即為焦慮反應。 [2] 
因此,壓力產生的身心歷程是:壓力的來源-威脅的知覺-焦慮的反應。 [2] 

壓力內涵

要全面正確理解心理壓力的概念,應更進一步具體分析其內涵。 [2] 
心理壓力是一種心理狀態
在現代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中,一般把人的心理現象分為三大範疇,即心理過程、心理狀態和個性心理。心理狀態是指心理活動在一段時間內出現的相對穩定的持續狀態,是介於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之間的中間狀態,是心理活動和行為表現的一種心理背景。事實上,心理壓力既不可能是一種獨立的心理過程,也不可能是個性心理,而只能是一種心理狀態。只不過心理壓力作為一種心理狀態,是個體對壓力事件反映所形成的一種綜合性的心理狀態。 [2] 
心理壓力是對壓力事件的反應
心理壓力與壓力事件密切聯繫,個體有心理壓力必有壓力事件存在。心理壓力是對壓力事件的反應而形成的一種綜合性心理狀態,沒有壓力事件,個體心理壓力無以形成。人的心理產生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是有機體對一定刺激的反應活動。人並非對任何刺激的反應都形成心理壓力,一般心理過程並不一定形成心理壓力。只有當個體意識到他人或外界事物對自己構成威脅,即對壓力事件進行主觀反映時,才可能形成心理壓力。 [2] 
壓力事件可分為外部壓力和內部壓力兩大部分。外部壓力主要包括生活中的重大變故和累積的煩心瑣事。生活中的重大變故主要是指個人日常生活秩序發生了較重要改變。諸如:升學無望、就業無門、職稱落聘、下崗待業、家人重病、夫妻離異、配偶亡故、違法犯科、判刑坐監、天災人禍等等。一般這些壓力事件威脅性較大,且隨時可能突然發生,使個體形成的巨大心理壓力,若不能及時妥善處理,容易使上人患心身疾病。累積的煩心瑣事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且無從逃避,使人煩惱的一般事實。單件的煩心瑣事難以造成心理壓力,但日積月累到一定程度對個體構成威脅就會造成心理壓力。根據調查研究這些累積的煩心瑣事大致可歸納為學習負荷過重、經濟狀況差、工作職業失意、人際關係失調、環境污染、時間分配失控等方面。例如,現實生活中,中小學生課業多,要求高,負荷過重,休息、娛樂、睡眠時間分配失控,這些負擔已造成中、小學生一種較大的心理壓力,常使他們焦慮不安,甚至痛苦難堪。 [2]  [5] 
內部壓力主要是指使主體認知困惑或難處理的內在刺激情境,一般發生在動機衝突和受挫折時。動機衝突是指在複雜的意志行為中,多種動機之間發生了矛盾。若一時難以確定行為目標而形成認知困惑,便引發心理壓力。日常生活中動機衝突在所難免,人們的心理壓力也就時有發生。如高考學生在填寫志願時,若不知自己該填哪個大學為好,心理壓力油然而生。挫折是指個體的意志行為受到無法克服的干擾或阻礙,預定目標不能實現所產生的一種緊張狀態和情緒反映。諸如,自己的婚事遭到父母、親友的反對;經商投資結果不賺反賠;參加比賽該贏反輸等等。受到挫折,個人奮鬥目標沒能實現,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必造成心理壓力。 [2] 
總之,心理壓力與壓力事件緊密聯繫。心理壓力一般是受內外壓力刺激而形成的。在分析心理壓力的成因時,應注意考慮主要是外部壓力造成的還是內部壓力造成的,以便採取有效措施,控制或消除壓力源以達到減輕或消除心理壓力。 [2] 
心理壓力錶現為認知、情緒、行為的有機結合
心理壓力是個體的一種綜合性心理狀態,表現為認知情緒行為三種基本心理成分的有機結合。 [2] 
其一、個體心理壓力是意識的產物,是建立在一定的認知基礎上的。人在無意識狀態下是沒有心理壓力可言的,如睡眠狀態下人無心理壓力。人無認知能力時也不會有心理壓力存在,新生兒只有感覺,無心理壓力。人有認知能力時,若對威脅性的刺激情境失察而未能認識到其對自己生活造成或將造成威脅、危害時,也不會產生心理壓力。若刺激情境本身不會對個體造成威脅、危害時,個體由於錯誤的認知,以為它具有威脅性、危害性,無法處理、擺脱,卻會產生心理壓力。如有不少法輪功練習者,輕信李洪志的歪理邪説,對現實世界產生了錯誤的認知,迷信地球馬上要毀滅的謊言,逐步成了強烈的心理壓力,繼而造成認知障礙,比較難以轉化,成了李洪志邪教的犧牲品。 [2] 
其二、心理壓力伴有持續緊張的情緒、情感體驗。通常個體有心理壓力時,容易出現消極的情緒,如驚慌、害怕、憂愁、憤怒等等。是否在有一定的心理壓力時就一定有消極的情緒出現呢?現實生活中,有時我們接受一項比較艱難的工作任務,雖有心理壓力,但卻樂意去做,從而就不會產生消極情緒。 [2] 
其三、心理壓力必引發行為反應。個體有心理壓力時,不會無動於衷,而會引發出一定的行為反映,表現為有意行為,或針對壓力事件,積極應對,化解壓力;或逃避壓力情境,以維持正常生活;或消極應對,被壓力所困,日積月累,逐步形成心理障礙。如此看來,可以説心理壓力是壓力源、壓力感和壓力反應三者形成的綜合性心理狀態。 [2] 

壓力特性

明確了心理壓力的涵義,不難發現心理壓力具有一些基本特性。 [2] 
客觀性
心理壓力的客觀性,就是體現在它不是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 [2] 
只要你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管你願不願意,喜不喜歡,不管你是學生,還是工人、農民或者是幹部,不管你是男人還是女人,不管你生活在偏遠落後的山村,還是生活在繁華喧鬧的現代化高度發達的都市,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有不如意、不順心的事,都會承受心理壓力。我們每個人從童年到老年的整個人生歷程中,無時不充滿着心理壓力。 [2] 
漸進性
造成心理壓力都會有一定的過程。當我們在遇到某種外界環境的刺激時,如果不加以釋放和消除,心理壓力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越滾越沉。如我們在工作中,由於某一件事沒有得到領導的認可,而使自己誤認為領導對自己存在偏見,如果自己既不能正確對待,又不能找領導去解釋,就會使自己產生“自己在領導心中無地位”、“領導處事不公平”等錯誤認識,對領導逐漸從不理解,最後可能還會發展到一有意見、情緒或怨氣就憎恨領導的局面,加大了自己的心理壓力,從而影響工作。漸進性特徵還表現在心理壓力有着由強而弱逐漸衰減的過程。比如,我們在遇到心理壓力時,如果自己能正確對待,並且通過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釋放,那麼心理壓力就會由沉重到輕鬆地逐漸衰減,直到完全消除。 [2] 
情緒性
個體有心理壓力時總帶有明顯緊張的情緒體驗的特性,如前所述,心理壓力總伴隨有一定的緊張情緒體驗。緊張本是人在某種壓力環境的作用下所產生的一種適應環境的情緒反應。心理壓力的情緒性表現是十分複雜的,有消極和積極之分。心理壓力的情緒性往往是消極的,這是因為壓力事件往往是不符合我們的需要的。心理壓力的情緒性是積極還是消極的關鍵要看個體的需要和認識。如果個體認為壓力事件能滿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便可能產生積極的情緒,如探險者就樂於冒險,否則就產生消極的情緒。當心理承受力一定,壓力越大,形成的負面情緒越強烈,心裏越緊張,易出現憂鬱、痛苦、驚慌、憤怒等不良情緒;反之,若壓力小時,心裏緊張度低,只會出現短暫的、微弱的負面情緒,如不悦、冷淡等。當壓力一定,心理承受力越小,則心裏越緊張,負面情緒越大。反之,心理承受力大時,心裏不緊張,負面情緒也小;當壓力和心理承受力相當,或略大於心理承受力時,這種壓力也稱為適度壓力,或輕度壓力。適度壓力下個體情緒雖有些緊張,在良好的教育和積極的引導下,往往能精神振奮,產生熱情,有利於意志的鍛鍊和能力的提高。總之,心理壓力的情緒性是顯而易見的。 [2] 
動力性
心理壓力對個體行為的調節作用就是心理壓力的動力性。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説要變壓力為動力。之所以能變壓力為動力,是由於個體一有心理壓力時,不會無動於衷,而會採取一定的行為處理所處的具有威脅性的刺激情境。心理壓力的動力性表現為對適應行為的積極增力作用和消極減力作用兩個方面。有研究表明,當個體心理壓力過大時,人的理智一般難以控制,個體常表現出兩種極端的行為反應,要麼呆若木雞,完全停止行動,要麼興奮激越,突然暴起攻擊。中度心理壓力一般會使人的行為能力降低,產生重複和刻板動作。心理壓力較小,情況就較複雜化,一般適應行為增多。在適度壓力或輕度壓力狀況下,個體可能在理智控制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對壓力事件較妥善處理,從而也使自己心理承受力得到增強,使個體生物性行為和正向的適應性行為增多,動力性隨之增長。但在適度壓力或輕度壓力狀況下,個體若不能理智控制或失去理智,不能發揮主觀能動作用,而對壓力事件漠然置之,不及時妥善處理,只會使自己心理承受力得不到增強,動力性將隨之降低。沒有一定的心理壓力,人難以增長心理承受力,人的正向適應性行為得不到學習提高,一旦面臨較大壓力,將不知所措,容易造成心理障礙。如果只看到心理壓力的情緒性,並誇大其負面影響,忽視心理壓力的動力性,或者只看到其消極減力作用方面,這是不切實際的,也是錯誤的。 [2] 
如在現實教育實踐中,不少家長和教師由於缺乏對心理壓力動力性的全面正確認識,經常陷入兩個誤區。一是以為有壓力才有動力,壓力越大動力越大,因而過分給學生施加壓力,造成學生心理壓力大,心理障礙和疾病增多;二是認為心理壓力只會產生消極情緒,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因而怕給孩子施加壓力,不敢嚴格要求,自由放任,致使學生正向適應性行為能力低。這兩者都不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 [2] 
此外,心理壓力還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內發性。這是由於常人所説的“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以及“庸人自擾”所造成的。全面理解心理壓力的特性有助於我們對心理壓力的積極應對,有助於人的身心健康。 [2] 

壓力來源

心理壓力來源於機體內外環境向機體提出的應對或適應的要求。這些可導致機體產生應激反應的緊張性刺激物稱為應激源。對人類來講,有包括各種物理、化學刺激在內的生物性應激源,如不適宜的温度、強烈的噪聲、機械性的創傷、輻射、電擊、病毒、病菌的侵害等,也有包括來源於現實社會中經常發生的衝突、挫折、人際關係失調等在內的心理性應激源,還有包括不斷變化着的政治、經濟、職業、婚姻、年齡等因素在內的文化性應激源 [3] 
生物性應激源
首先,生物性應激源是藉助於人的肉體直接發生作用的,引起身心兩方面的應激反應。一般先引起機體生理變化,隨着人們對這種生理反應進行認知評價和歸因,才產生心理反應和應激狀態。例如一個人患了病,有發熱、虛弱、疼痛等症狀與體徵存在,在未診斷出結果之前,一般會歸因於病毒或病菌侵襲的結果,可能不會引起過強的心理緊張。但如果經診斷這些症狀與體徵是由於某種嚴重的疾病(如腫瘤等)作用所引起,自然就會感到心理緊張,也相應會出現心理應激反應。 [3] 
心理性應激源
其次,心理的失衡也可以造成應激狀態。例如在日常生活過程中經常存在着欲求不能實現或不能完全實現所引起的動機衝突;需要不能滿足而產生的緊張情緒狀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由於個體差異的原因,彼此之間關係不能協調一致,形成矛盾衝突的現象是經常發生的,人有豐富的記憶資源和非凡的預見性和創造性,人們會進入回憶性、預期性或想象性的緊張情境與事件中,從而也會產生心理壓力或應激狀態。 [3] 
文化性應激源
第三,社會文化環境的任何變動都會造成應激狀態。社會文化的變動既包括重大的社會政治、經濟的變動,如戰爭和動亂等,也包括個人的社交、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事件,如家庭、戀愛中的矛盾,親人的亡故,學業與事業上的成功與失敗,職位的升降等等。如果人們對變化着的社會情境與生活事件,不能通過自身調整進行有效的適宜性反應,就不可避免地出現種種心理矛盾衝突,尤其是當人們失去了與集體的聯繫和社會的支持,處於孤立無援狀態時,會產生嚴重的失助感和焦慮、憤怒、怨恨、憂鬱與絕望等一系列的緊張情緒,從而產生心理壓力或應激狀態。 [3] 
除上述應激源之外,還有許多因素也可導致心理應激。例如由於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知識更新速度加快,迫使人們不斷地接受新的教育、學習新的東西,以適應社會科技文化的發展;由於現代工業化、都市化的發展,帶來了噪音、空氣的污染,機器對人的要求過高,作業內容過於單調,工作角色模糊等,都能使其感受到心理壓力,使人處於應激狀態。 [3] 

壓力分類

一般分類
壓力的種類通常可分為正性壓力、中性壓力和負性壓力(急性壓力和慢性壓力)。 [2] 
正性壓力是有益的壓力,產生於個體被激發和鼓舞的情景中,當壓力持續增加,正性壓力會逐漸轉化為負性壓力,績效或健康狀況隨之下降,生病的危險加大。中性壓力是一些不會引發後續效應的感官刺激,它們無所謂好壞。比如,看到一則關於遙遠的城市發生火災的新聞,或是聽説某明星的婚姻出現危機……負性壓力,即有害的壓力,經常被簡稱為壓力,比如險些發生交通事故、工作中頻繁的加班、夜晚隔壁鄰居家吵鬧的音樂聲等。負性壓力又可以分為兩類:急性壓力和慢性壓力,前者來勢洶洶但迅速消退;後者出現的時候不甚強烈,但曠日持久。 [2] 
按嚴重程度分類
心理壓力按嚴重程度來講,可分為輕度心理壓力、中度心理壓力、重度心理壓力和破壞性壓力等四種壓力。 [2] 
  1. 輕度壓力 [2]  輕度壓力的壓力源不大,刺激比較輕,難度較小,稍微努力就能完成,對人動力影響也比較小,基本上不產生心理困感。輕度壓力一般無需關注和進行特別的調控。 [2] 
  2. 中度壓力 [2]  中度壓力是介於輕度和重度之間,從壓力源上來説適中;從難度上説要經過努力和採取一定措施才能完成;從動力上説對人的動力推動最大;從心理上來説容易讓人產生焦慮情緒,也可能會伴有輕微的抑鬱成份。中度壓力在可自行調節範圍,當個體按着制定出計劃和措施實施,目標減少,壓力減小,心理困惑逐步減輕。 [2] 
  3. 重度壓力 [2]  重度壓力是由於壓力源大,給人造成了嚴重的心理衝突,導致的焦慮和抑鬱持續的時間比較長,程度比較嚴重,在短時間內這種狀態很難減弱。這種狀態會使大多數人產生了逆反心理,會放棄現在的努力和改變這種狀態的能力,導致壓力所致的心理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 [2] 
  4. 破壞性壓力 [2]  破壞性壓力又稱極端壓力,包括戰爭、大地震、空難、以及被攻擊、綁架、強暴等。破壞性壓力的後果可能會導致創傷後壓力失調、災難症候羣、創傷後壓力綜合徵等。破壞性壓力不僅可以影響一個人的身體素質,使得個體容易產生生理疾病,而且會引發個體在生物、心理、社會、行為等各個方面的變化,從而導致心身障礙甚至心身疾病,應當被慎重對待。 [2] 
按壓力性質分類
  1. 單一性生活壓力 [2]  單一性生活壓力指某一時間段內,經歷某種事件並努力適應,其強度並不足以使個體崩潰。這類壓力產生的結果往往是正面的,大多有利於個體提高抗壓能力。 [2] 
  2. 疊加性壓力 [2]  這類壓力從產生時間上又分為兩種:一是同時性疊加壓力,指同一時間內發生若干壓力事件;二是繼時性壓力,指兩個以上的壓力事件相繼發生,前者的壓力效應尚未消除,後繼的壓力又已發生,此時所體驗的壓力即被稱為繼時性疊加壓力。 [2] 

壓力產生機制

壓力產生的過程是在刺激因素作用於易感個體,並在保護性和資源性因素作用不力的情況下發生的,是個體在對抗壓力源影響時表現出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為動態變化的過程。 [2] 
生理過程
塞裏認為壓力是內外環境中各種刺激作用於機體時個體所產生的非特異性反應,表現為一種特殊症狀羣-全身適應綜合症。他將這些變化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2] 
(一)警覺階段 [2] 
當機體受到傷害性刺激,在最初的一個短暫的過程裏出現“休克”現象,然後產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變化,進行體內動員和防禦。主要表現有腎上腺活動增強、心率和呼吸加快、血壓增高、出汗、手足發涼等現象。 [2] 
(二)抵抗階段 [2] 
生理和生化改變繼續存在,垂體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機體調動了全部資源,生物適應性也處於最高水平。但是,糖皮質激素的釋放會影響機體的免疫功能,鹽皮質激素則可導致體內鉀鈉等電解質平衡失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而致水瀦留,長期抵抗則會耗竭機體資源,導致衰竭和崩潰。 [2] 
(三)衰竭階段 [2] 
如果刺激持續存在,阻抗階段過長,機體最終將進入衰竭階段,表現淋巴組織、脾臟、肌肉和其他器官發生變化,機體因應激損傷而患病,甚至死亡。 [2] 
心理過程
壓力產生的過程中,心理和生理反應是密切聯繫的,常伴隨出現。兩者都是在壓力時機體以整體方式做出的反應,兩者同時存在,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彼此轉化。壓力心理反應過程也可劃分為三個階段。 [2] 
(一)喚醒階段 [2] 
為了應對壓力,個體最先出現警覺和資源動員,如引發緊張情緒,提高敏感度和警戒水平,調動自我控制力等。同時,個體可能採取各種應對手段,以滿足壓力應對要求。此時,如壓力源消失,警覺和調動恢復;但如果壓力持續存在,那麼適應不良的徵兆就會出現,如持續焦慮、緊張,各種軀體不適,工作效率下降等。 [2] 
(二)抵抗(能量蓄積)階段 [2] 
在此階段中,個體試圖找到應對方法,增強認識與處理能力,消除不良心理反應,恢復心理內穩態,以防心理崩潰。個體直接處理壓力情境,心理防禦機制運用顯著增加,調動所有資源,對壓力源的抵抗水平達到最高,甚至是“超水平”。如果壓力持續存在,個體常逐漸趨於僵化,死守先前使用過的防禦手段,不再對壓力源及情境進行再次評價,或調整應對方式。這些將阻礙個體選用更合適的應對方式,導致抵抗效能下降。此時,個體可有緊張體驗,並出現一些心身障礙症狀及輕微的心理異常表現。此階段同生理反應的阻抗階段一樣,大多數情況下,阻抗反應是可逆的,且機體的心理功能可恢復正常。 [2] 
(三)耗竭階段 [2] 
面臨連續、極度的壓力時,個體應對手段開始失敗,心理防禦機制誇大且不恰當,常出現心理失代償表現,如心理混亂,脱離現實,甚至出現幻覺、妄想。如果這種壓力狀態繼續,就會進入全面崩潰,出現暴力,或淡漠、木僵,甚至死亡。大多數情況下,進入衰竭是一個逐漸、長期的過程。 [2] 
值的注意的是,心理壓力反應的表現如同生理壓力反應一樣非常複雜,這種反應進入相應階段的順序,每一個階段持續的長短及相應的表現等,常因事件嚴重程度、突然性、個人的內在素質及社會支持、干預等而有所不同。目前研究發現,壓力的任何一個階段,一旦壓力源的強度過大,或應對反應無力,機體隨時有可能不經過典型的三階段發展而直接進入衰竭狀態,甚至導致死亡。 [2] 

壓力羣體壓力

壓力定義

羣體壓力是羣體藉助規範的力量形成的一種對其成員心理上的強迫力量,以達到對其行為的約束作用。羣體壓力不是權威命令,它並不強制個體改變自己的行為,但它對個體來説,卻是一種難以違抗的力量。 [4] 

壓力形成過程

萊維特分析了羣體壓力的形成過程,包括四個階段: [4] 
  1. 辯論階段 [4]  羣體成員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並儘量耐心得聽取別人的意見,經過討論,成員漸漸分成多數派和少數派。這時,少數派已經感到某種壓力,但羣體還是允許他們據理力爭,少數派也抱有爭取大多數的期望。 [4] 
  2. 規勸階段 [4]  多數派已由聽取意見轉為勸解説服,力勸少數派放棄他們的主張。少數派受到越來越大的羣體壓力,有些人因而放棄原來的觀點,順從多數人的意見。 [4] 
  3. 攻擊階段 [4]  個別少數派仍堅持己見,不肯妥協,多數人開始攻擊其固執己見。此時,個別少數派感到壓力極大,但可能為了臉面而不願屈從。 [4] 
  4. 心理隔離階段 [4]  如果個別少數派仍不改初衷,大家便開始斷絕與他的交往,孤立他。此時個人要麼屈服,要麼在巨大的壓力下脱離羣體。 [4] 

壓力從眾性

羣體成員的行為常具有跟從羣體的現象,當一個人在羣體中與多數人的意見有分歧時,會感受到羣體壓力。社會心理學中,把在羣體情景下個人受到羣體壓力,而在知覺、判斷與行為上與羣體中多數人趨於一致的傾向稱為從眾性。有時在羣體壓力非常大的情況下,會迫使羣體的成員違背自己的意願產生完全相反的行為。必須注意區別羣體壓力與權威命令的不同,羣體壓力其實是非正式的,其改變個體行為的效果有時反而優於正式的權威命令。 [4] 
羣體壓力與從眾性的問題,由美國心理學家阿希(Solomon Asch)首次以實驗方式予以證實:當個體面臨羣體壓力的時候,將會影響其獨立判斷。在阿希實驗之後,一些心理學家進一步分析了導致從眾的因素。這些因素包括環境因素和個性因素。從環境因素來看,如果該羣體是一個人的參照羣體,羣體的意見一貫比較一致,羣體比較團結,這個人就容易在羣體壓力之下產生順從行為。從個人因素看,如果一個人的智力較差,情緒不穩定,缺少自信心,則在羣體中經常要依賴別人,比較容易產生從眾行為。 [4] 

壓力作用

羣體壓力維護了羣體團結,有助於羣體任務的完成,對多數成員內心安全感的形成具有積極作用;但對羣體中少數固執己見的人而言,卻是一種巨大的威脅,在一定程度上會抹殺成員的個性和創造性。羣體壓力是產生羣體極化的一個原因。極化反應往往取決於羣體中多數人的偏向。如果多數人在討論一開始就偏向愛冒險的決定,則做出的決策就會向冒險轉移;如果多數人討論開始時偏向保守的決定,則決策就會向保守轉移。可見,由於羣體壓力的存在,使少數人服從多數人,從而強化了多數人的意見,是決策向極端性轉移。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