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墨竹圖

(清代石濤創作紙本設色畫)

鎖定
《墨竹圖》是清代石濤創作的紙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中文名
墨竹圖
作    者
石濤
創作年代
清代
幅    式
長卷
材    質
紙本
畫作類型
設色畫
現收藏地
北京故宮博物院

墨竹圖畫作內容

畫面左側下,畫有一巨石、及山岡坡石,山石腳長有雜草,山石間和山石兩側畫幾株竹篁。山石上三株竹篁,僅畫竹竿,粗壯挺拔。山石左側畫有一株枝竿挺拔的墨竹,枝葉茂盛,大部竹葉呈下垂姿態;山石右側幾株竹篁大都呈倒卧之姿,僅有一新篁竹拔地而起,枝葉榮茂。 [1] 

墨竹圖藝術鑑賞

墨竹圖 墨竹圖
從此畫面上的諸多墨竹看,屬於寫實性的。説明畫家較重視對竹的實地觀察,所以他筆下的竹子,畫得十分熟練準確。圖中的墨竹,竹竿的圓渾,節籜的堅硬和竹葉的明暗向背,都十分注意寫實。此畫構圖比較巧妙,疏密有致,用筆變化較多,竹竿都用深淺不一的重墨表現,竹葉用墨濃淡有別,下筆略帶藏鋒,撇出先重後輕,葉片較為肥腴,葉尖筆鋒突出,較為尖利,大葉之間又多穿插碎葉,用筆較為尖細,竹竿、竹枝的用筆的線條挺堅,竹葉的線條則圓潤,竹竿、竹枝用筆比較實在有力,而竹葉的用筆顯得較輕細活潑。山石的畫法不是用線條勾勒,而是通過濃淡墨的暈染來表現,充分體現石質的堅硬,又烘托了墨竹精整的線條,竹竿暈染基本是平塗,又在竹節兩端略有暈染,竹葉的賦色較為精工,不但葉根部和葉尖部的色調有所變化,而且葉面和葉背也不相同,可見作者的細緻程度,此畫是他畫墨竹中的佳作。 [1] 

墨竹圖作者簡介

石濤 (1642—約1718年),俗姓朱,明宗室靖江王朱贊儀十世孫,譜名若極,廣西桂林人。明滅亡後,出家為僧,法名原濟,字石濤,號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等。工於詩文,擅繪山水、蘭竹、花草及人物。其筆情縱恣凝鍊,獨具創新,對揚州畫派和近、現代中國畫的影響很大。與清初畫壇朱耷、髡殘、弘仁合稱“清四僧”,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針對畫壇時弊提出諸多精闢見解。 [2] 
參考資料
  • 1.    蔣文光主編,中國曆代名畫鑑賞 (下冊),金盾出版社,2004年09月第1版,第2074頁
  • 2.    石濤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1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