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塞內加爾鸚鵡

鎖定
塞內加爾鸚鵡,是脊索動物門鳥綱 [4]  鸚形目鸚鵡科 [5]  攀禽。體型適中,身體主要呈綠色,頭部為灰色,腹部為黃色;毛色美麗,耳羽帶有點銀色;胸部下方和腹部有V型的橙黃色羽毛;翅膀內側和尾巴內側覆羽為亮黃色,尾羽為棕綠色;鳥喙黑色,虹膜黃色;羽色差異在於胸前和腹部的V型毛色各黃、桔、紅不同;腳短,強大,對趾型,兩趾向前兩趾向後。 [6] 
塞內加爾鸚鵡分佈於西非各國,主要棲息在各種開闊的林地,有林地的開闊草原,其活動範圍地勢多低於海拔1000米。單隻、成對或小羣活動,性情膽怯。以植物種子、果實、漿果、嫩芽等為食。繁殖期為9 -11月,營巢於樹洞中,每窩產卵2-3枚,孵化期25天。 [6]  壽命平均為30年。 [7] 
對當地農民而言,塞內加爾鸚鵡是農業害鳥,因為它們常至農田吃玉米、小粟米、花生等農作物。塞內加爾鸚鵡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從1998年到2001年期間,僅僅只是歐洲各國每年都要進口將40000只塞內加爾鸚鵡。根據不完全統計,人類捕獲鸚鵡的數量一直都在增加。1992年,美國頒佈了禁止進口野生鳥類的法律。 [6] 
外文名
Senegal Parrot
別    名
黃臀鸚鵡
中文學名
塞內加爾鸚鵡
拉丁學名
Poicephalus senegal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鸚形目
鸚鵡科
非洲鸚鵡族
Poicephalus屬
塞內加爾鸚鵡
亞    種
3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66

塞內加爾鸚鵡外形特徵

塞內加爾鸚鵡
塞內加爾鸚鵡(56張)
塞內加爾鸚鵡體型適中,體長約23釐米,體重約155克。毛色美麗,鳥體為綠色,頭部為暗灰色,耳羽帶有點銀色;胸部下方和腹部有V字型的橙黃色羽毛;翅膀內側和尾巴內側覆羽為亮黃色,尾羽為棕綠色;鳥喙黑色;虹膜黃色。共有3種亞種,羽色差異在於胸前和腹部的V字型毛色各黃、桔、紅不同。
塞內加爾鸚鵡身體主要呈綠色,頭部為灰色,腹部為黃色 [1] 

塞內加爾鸚鵡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在各種開闊的林地,最喜愛棲息在有林地的開闊草原中,其活動範圍地勢多低於海拔1000米的地方。

塞內加爾鸚鵡生活習性

塞內加爾鸚鵡是羣居性鳥類,繁殖期外通常成對或數只至20只成羣活動,在尋找食物時會聚集較大的數量,會因食物充足與否而有遷徙的行為,食物包括各類水果、種子、嫩芽等,對許多當地農民而言, 塞內加爾鸚鵡是農業害鳥,因為它們常至農田吃玉米、小慄米、花生等農作物。
分佈於非洲從塞部、科特迪瓦、加納到尼日利東部等地。生活於熱帶草原。單隻、成對或小羣活動。 性情膽怯。以植物種子、果實、漿果、嫩芽等為食。繁殖期為9 -11月,營巢於樹洞中,每窩產卵2 -3枚,孵化期25天 [2] 

塞內加爾鸚鵡分佈範圍

塞內加爾鸚鵡分佈圖 塞內加爾鸚鵡分佈圖
分佈於西非各國,西起幾內亞比紹,包括幾內亞、塞內加爾、贊比亞、毛里塔尼亞南部、馬裏南部、象牙海岸、布基納法索、尼日爾南部、加納、貝寧、多哥、尼日利亞、喀麥隆一直到乍得西南部。

塞內加爾鸚鵡繁殖方式

繁殖期因地而異,在乾燥地區繁殖期主要在潮濕的季節內,而在較潮濕的地區繁殖期通常較長,築巢在距地面10米以上的樹洞中。一窩約產2-4枚卵。
手養幼鳥適合作居家寵物,安靜且有模仿及學話的能力,體型不大,不需使用太大的籠子,較不佔空間,成鳥剛引入飼養時容易緊張與不安,尤其在有人靠近時,安靜不吵雜,喜愛啃咬咀嚼東西,樹枝與玩具可滿足它們的需求,定期的沐浴或噴水可以使羽毛美麗健康,剛飼養時雖易驚慌,但適應環境後即相當健壯。
塞內加爾鸚鵡的繁殖不多見,可能是多為野生鸚鵡的關係,然而人工繁殖鳥繁殖難度並不會太高,一旦適應後會有穩定的繁殖成果,它們約在2齡即有生殖能力,甚至更早,但與多數非洲Poicephalus鸚鵡(如邁耶氏鸚鵡、紅腹鸚鵡、賈丁氏鸚鵡等)一樣,大多在3、4齡時才會開始繁殖,繁殖期多始於冬天,一窩約產3-4枚卵,孵化期約25-28天,約9-10周羽毛長成,幼鳥孵出後宜提供較多的軟性食物(如水果、煮熟的穀物豆類等)供親鳥餵食。

塞內加爾鸚鵡亞種分化

塞內加爾鸚鵡(3亞種)

中文名稱
拉丁學名
1.
Poicephalus senegalus mesotypus
2.
Poicephalus senegalus senegalus
3.
Poicephalus senegalus versteri

塞內加爾鸚鵡種羣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從1998年到2001年期間,僅僅只是歐洲各國每年都要進口將40 000只塞內加爾鸚鵡。2004,塞內加爾鸚鵡出口到全世界的量達到了44 000只。
根據不完全統計,捕獲鸚鵡數量一直都在增加。1 992年,美國頒佈了禁止進口野生鳥類的法律。歐盟也需要頒佈類似的法律,護這些美麗的鳥兒 [3] 

塞內加爾鸚鵡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參考資料
  • 1.    郭豫斌主編,鸚鵡·蜂鳥·鴕鳥,東方出版社,2013.03,第42頁
  • 2.    李湘濤編,鳥類博物館,時事出版社,2002年07月第1版,第150頁
  • 3.    (德)皮特拉·戴默爾-舒特文;(德)卡利-海恩茨·韋蘭德,萊納·茨格圖;馬立東譯,鸚鵡王國,湖北教育出版社,2010.08,第41頁
  • 4.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自然生態保護司編,生物多樣性相關國際條約彙編,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5.04,第126頁
  • 5.    李湘濤主編,鳥類博物館,時事出版社,2002.07,第150頁
  • 6.    塞內加爾鸚鵡  .科普中國網[引用日期2023-06-21]
  • 7.    郭豫斌,鸚鵡蜂鳥鴕鳥,東方,2013.03,第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