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塞內加爾刺桐

鎖定
塞內加爾刺桐(學名:Erythrina senegalensis DC.)是豆科、刺桐屬喬木或灌木,樹幹和枝條具皮刺。羽狀複葉,葉柄平滑,頂生小葉近腎形,側生小葉斜寬心形,兩面無毛。總狀花序生於先端葉腋,花鮮紅色,大,具花梗,苞片單生,卵形,花萼陀螺形,花冠紅色,旗瓣近卵形,舟狀,斜倒卵形,花絲比旗瓣稍短,子房具長柄,莢果彎曲,種腎形子帶白色或褐色,長約2釐米。分佈於貝寧、喀麥隆、乍得、加納、幾內亞、利比里亞、馬裏、尼日爾、尼日利亞、塞內加爾、塞拉利昂和多哥。在中國南京中山植物園和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有引種栽培。生長於近海平面至1200米的乾燥、沙質和沿海草原以及有細礫石的高原。 [1-3] 
樹皮、根和葉子有藥用價值,植株被用作生活圍欄以提供邊界和牲畜防禦對沖。種子用作珠子。 從樹皮中獲得的纖維用於製造帶香味的手鐲等。木材重量輕,柔軟且不耐用,但有時用於擊劍。 [2]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09年 ver 3.1)——無危(LC)。 [3] 
中文名
塞內加爾刺桐
拉丁學名
Erythrina senegalensis DC.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薔薇目
豆科
刺桐屬
塞內加爾刺桐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亞    目
薔薇亞目
亞    科
蝶形花亞科
菜豆族
亞    族
刺桐亞族
命名者及年代
DC.,1825 [4] 
保護級別
無危(IUCN 2009年 ver 3.1) [3] 

塞內加爾刺桐形態特徵

塞內加爾刺桐
塞內加爾刺桐(8張)
喬木或灌木;小枝常有皮刺。羽狀複葉具3小葉,有時被星狀毛;托葉小;小托葉呈腺體狀。 [1] 
總狀花序腋生或頂生;花很美麗,紅色,成對或成束簇生在花序軸上;苞片小苞片小或缺;花萼佛焰苞狀,鍾狀或陀螺狀而肢截平或2裂;花瓣極不相等,旗瓣大或伸長,直立或開展,近無柄或具長瓣柄,無附屬物,冀瓣短,有時很小或缺,龍骨瓣比旗瓣短小得多;對着旗瓣的1枚雄蕊離生或僅基部合生,其餘的合生到中部,花葯一式;子房具柄,有胚珠多數,花柱內彎,無髯毛,柱頭小,頂生。莢果具果頸,多為線狀長圓形,鐮刀形,在種子間收縮或成波狀,2瓣裂或蓇葖狀而沿腹縫線開裂,極少不開裂;種子卵球形,種臍側生,長橢圓形,無種阜 [1] 

塞內加爾刺桐生長環境

塞內加爾刺桐生長於近海平面至1200米的乾燥、沙質和沿海草原以及有細礫石的高原,是一種耐多種土壤的植物,通常能忍受貧瘠的肥力,但通常在中等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生長得最好。 [2] 

塞內加爾刺桐分佈範圍

塞內加爾刺桐主要分佈於貝寧喀麥隆乍得加納幾內亞利比里亞馬裏尼日爾尼日利亞塞內加爾塞拉利昂多哥。在中國南京中山植物園和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有引種栽培。 [1]  [3] 
塞內加爾刺桐 塞內加爾刺桐

塞內加爾刺桐生長習性

塞內加爾刺桐生長較快,與某些土壤細菌有共生關係,這些細菌在根部形成根瘤,並固定大氣中的氮。其中一些氮被塞內加爾刺桐所用。 [2] 

塞內加爾刺桐繁殖方法

塞內加爾刺桐的繁殖方法可用播種繁殖或扦插繁殖。 [2] 
播種法:種子在播種前需被幹燥儲存,以加快和改善發芽。然後可以在種子上倒入少量的接近沸水的温度的温水,注意不要煮種子,然後用温水浸泡12-24小時。到這個時候,種子會吸飽了水分和腫脹;如果種子沒有腫脹,那麼小心地在種皮上做一個缺口,注意不要損壞胚胎,並在播種前再浸泡12個小時。 [2] 
扦插法:塞內加爾刺桐很容易從插條中生長出來,甚至相當大的樹枝也能很好地生長。即使是扦插在空地上的大岩屑,只要保持濕潤,但不要太濕,也會有很好的效果。 [2] 

塞內加爾刺桐主要價值

藥用:樹皮用於治療黃熱病、瘧疾、支氣管炎、佝僂病、肝膽問題、閉經、女性不孕症的湯劑。 樹皮和根通常用於治療胃腸疾病、抗流產、治療麻風病、痔瘡和作為一般滋補品。 葉子的汁液用於治療傷口。 木頭可製成春藥。 [2] 
生態:該植物通常作為非洲的樹籬種植。此外,塞內加爾刺桐通常可以固定大氣中的氮元素;其富含營養的葉子,可以形成很好的富含土壤的覆蓋物。因為塞內加爾刺桐通常具有不會過度限制光線的開放式樹冠,並且可以提供難以穿透的屏障以防止不受歡迎的侵入,因此塞內加爾刺桐被用作生活圍欄以提供邊界和牲畜防禦對沖。 [2] 
經濟:種子用作珠子。 從樹皮中獲得的纖維用於製造帶香味的手鐲等。木材重量輕,柔軟且不耐用,但有時用於擊劍。 [2] 

塞內加爾刺桐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09年 ver 3.1)——無危(LC)。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