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塔河油田

鎖定
塔河油田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下屬單位,位於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是中國第一個古生界海相億噸級大油田·
中文名
塔河油田
外文名
Tahe Oilfield
第一個
古生界海相億噸級大油田
自治區
新疆
所在國家
中國
位    置
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

目錄

塔河油田發現

塔河油田 塔河油田 [1]
1997年,西北石油局按照“逼近主力烴源巖,以大型古隆起、古斜坡為勘探目標,靠近大型斷裂、大型不整合面尋找大型原生油氣田”的勘探思路。大膽探索,不斷加大勘探力度,終於由西北石油局部署鑽探的沙46井和沙48井噴出高產油氣流,宣告塔河油田誕生。
發現原因
塔河油田的發現首先得益於三維地震勘探技術的應用,在進一步的評價和滾動勘探開發過程中,針對古生界岩溶型碳酸鹽巖儲層的非均質性,利用三維地震資料、使用各種地球物理方法開展了儲層預測,來研究儲層展布和含油氣性;在井筒中應用負壓鑽井技術,在保證能正常鑽井施工、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油層的污染,也保證了油氣層的及時發現;使用成象測井技術,對碳酸鹽巖的孔、洞、縫的發育、滲透層段的側向延展、連通情況以及地層流體類型進行研究,進而綜合各種測井資料定量計算地層巖性及物性、含油性參數;壓裂酸化工藝的成功應用,有效解除了油氣層段地層人為造成的傷害,並且通過人工壓開酸蝕新裂縫,達到連通天然孔洞縫、提高導流能力、恢復產能、解放油層的目的。除此之外,與這些主要技術配套的相關技術的使用,都對塔河油田的勘探評價起了有效的保證作用。 [2] 

塔河油田發展

塔河油田狀況

自2002年來,特別是2004年以來,西北油田分公司廣大科技人員通過不懈努力,逐步形成了具有我國特色的古生界海相碳酸鹽巖油氣成藏理論、縫洞型油藏開發理論,創立了“以縫洞單元研究為核心,以全過程評價、層次化開發、逐步深化為基本開發程序,以差異化開發為基本模式,以單井注水替油、多井單位注水開發為主要能量補充方式”的碳酸鹽巖縫洞型油藏開發理論,創新了六項開發關鍵技術,配套形成和發展了縫洞型油藏儲層預測與評價識別技術、油藏描述技術、油藏儲層改造技術、超深井鑽井技術、超深井超稠油採油工藝技術。
自2002年來,西北油田分公司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實現了具有世界級難題的縫、洞型碳酸鹽巖油藏的高效開發,創立了縫、洞型油藏開發模式,形成了具有碳酸鹽巖油藏特色的開發技術規範和標準。他們不斷加快新區產能建設步伐,加大老區調整挖潛力度,油田開發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穩產基礎不斷加強,促進了油田的高效、快速、穩定發展。特別是近幾年來,塔河油田原油產量一直保持較快速度增長,年均增油達60多萬噸。

塔河油田成就

數據顯示,自1997年塔河油田發現以來,經過10年的發展,產量從39萬噸躍升至2013年的536萬噸,探明儲量從2100萬噸遞增到7.69億噸,三級儲量由0.7億噸油當量遞增到23.08億噸油當量。快速發展的塔河油田已於2006年躋身全國陸地10大油田行列。
截至2022年9月15日,西北油田主產陣地塔河油田海相碳酸鹽巖油藏投入開發以來,累計生產原油突破1億噸,佔西北油田原油總產量的77%。 [3] 

塔河油田最新消息

記者2011年2月11日從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獲悉,塔河油田發現了一個1億噸級的稀油油藏,油田計劃於2015年實現年產原油1000萬噸。
塔河油田的油藏基本上在5000米以下的深度,原油品質黏度大,難以開採。此次發現的稀油資源為塔河油田增產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也降低了開採成本。
塔河油田位於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塔克拉瑪干沙漠,自然環境惡劣。2005年塔河油田建立第一個整裝氣田,2011年每天供應天然氣達190多萬立方米,向西氣東輸管線的天然氣日供氣量已達到120萬立方米。
塔河油田是中國石化旗下的第二大油田。2009年塔河油田全年生產原油660萬噸、天然氣13.45億立方米。
英文《中國日報》10月12日報道:亞洲最大煉油企業中國石化對《中國日報》獨家透露:該公司的新疆塔河油田的探明儲量將在2010年達到10億噸油當量,年產量達到1000萬噸,從而成為中國特大整裝油田之一。
該消息對以煉油化工為主業。一直謀求上游原料供應自給的中石化來説,無疑是支強心劑,對中國整體的能源供應也是巨大利好。
隨着進一步勘探開發工作的逐漸深入,中石化塔河油田的探明儲量將每年增加1到2億噸油當量。2010年,塔河油田的探明儲量將從2007年的7.8億上升到10億噸油當量。而該油田的年產量將從2007年的500萬噸左右達到在2010的1000萬噸。
“塔河油田的三級儲量將在三年後達到20億噸油當量的規模,而塔河油田的總的資源量在40億左右,因此該油田的勘探前景樂觀”,康玉柱院士強調。
康玉柱院士介紹説年產1000萬的油田在中國算是特大油田。康玉柱是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研究人員,同時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
康玉柱院士預計塔河油田原油年產量將突破500萬噸,可達530萬噸。
“我們計劃每年以50萬噸的速度增加塔河油田的產量。這已經是很快的速度”,康玉柱院士介紹説。
2006年塔河油田約產油480萬噸。
另一位中石化的匿名人士告訴《中國日報》記者塔河油田是中國迄今發現的最大的古生界海相油田。
“塔河油田潛力很大,目前的地質儲量就有約15億噸油當量的規模”,這位匿名人士説。
對以煉油化工為主業,一直謀求上游原料供應自給的中石化來説,塔河油田將成為其主要的產量增長區和接替區。
有分析人士指出正是因為中石化的煉化用原油長期大量依靠進口,該公司在國際油價高居不下的情況下才會時不時地遭遇煉油業務板塊大量虧損的尷尬局面。
2006年中石化進口了大約2/3煉化用原油。在國際油價高居不下的情況下,該公司煉油業務招致了250億元人民幣的虧損。
在這種情況下,中石化不遺餘力地加大上游油氣勘探開發,謀求原料供應自給,就在情理之中了,國泰君安證券的油氣分析師劉谷評論説。
中石化目前最大油田是勝利油田,山東勝利油田產油2700萬噸,勝利油田也是大慶油田之後的中國第二大油田。
截至2004年底,中石油的大慶油田已探明石油儲量為57.7億噸,累計產油18.2億噸,佔全國陸上原油總產量的40%以上。
中國東部的老油田,不管是中石油的大慶油田,還是中石化的勝利油田,都面臨着產量逐年遞減的問題。因此,在老油田穩產的同時,加大力度開發西部新油田成為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當務之急。
2007年五月,有記者從中石化西北分公司獲悉,塔河油田12區勘探獲得重大突破:發現含油麪積899.5平方公里,原油地質儲量1.4億~2億噸。此舉進一步堅定了中石化西北分公司在這一區域所實施的"沿深大斷裂帶及深部暗河發育走向找油"的信心,為建設千萬噸級大油田奠定了資源基礎。
塔河油田位於塔里木盆地北部,是中國第一個古生界海相億噸級大油田。1997年,原地礦部西北石油局部署鑽探的沙46井和沙48井噴出高產油氣流,宣告塔河油田誕生。(《中國日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