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城下村

(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粗石江鎮下轄村)

鎖定
城下村隸屬於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粗石江鎮,是一個自然村也是一個行政村,距鎮政府6.9公里,距江永縣城41.5公里。村裏原住民(佔85%以上)是周氏先祖周歸仁(第1代)、周如錫(第6代)、周弘交(第7代,二十四弘排十二)、始祖德端公(第11代)的後代,現已傳承至第48代。
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擬將城下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 [1]  名錄。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 
中文名
城下村
外文名
chengxiacun
別    名
兔溪,移下
行政區劃代碼
431125
行政區類別
行政村
所屬地區
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粗石江鎮
地理位置
江永縣西南部,粗石江鎮東部
面    積
10 km²
下轄地區
六甲,二甲
政府駐地
城下村二甲
電話區號
0746
郵政編碼
425405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2722 人
著名景點
雲霧山香柚產業園
機    場
永州零陵機場
火車站
江永火車站
車牌代碼
湘M
方    言
西南官話、湘南土話
特    產
江永“五香”之香柚、香芋,夏橙、臍橙、新興鴿子養殖產業

城下村位置境域

城下村位於江永縣西南部,粗石江鎮東部,由原城下鄉撤鄉並鎮而成為城下村,城下村東臨周堂村,西臨石螺營村廖家崗村,南接宋村,北接都龐嶺,距鎮政府6.9公里,距江永縣城41.5公里,距永州市區199.5公里,距廣西恭城縣47.2公里,陽朔縣89.5公里,桂林167.8公里。

城下村基本概況

城下村轄:六甲,二甲,全村共15個生產隊。
城下村是一個農業大村,村內農業盛產香柚、夏橙、臍橙、香芋等名特優水果,以及近兩年從廣州回遷的新興的鴿子養殖產業。城下村的香芋,香柚是“江永四香”的主要產區之一。
城下村

城下村人口民族

全村人口2722人,漢族佔比87%,瑤族佔比11%。
周氏原住民佔85%,民國或建國後遷入:宋氏2.8%,蔣氏2.8%,唐氏2.2%。

城下村村鎮榮譽

2020年被鎮黨委評為“先進黨支部”稱號。
2019年6月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城下村歷史沿革

1907年(光緒33年)屬永明縣永川鄉十九都管轄。
1935年(民國24年)屬永明縣第六區永毅鄉管轄(粗石江為永靖鄉)。
1945年(民國34年)屬永明靖毅鄉管轄(今粗石江、城下)。
1950年屬第五區城下鄉管轄。
1956年屬粗石江鄉管轄。
1961年7月恢復區建制後為城下公社屬於桃川區管轄。
1961年11月城下公社更名為五星公社。
1980年11月五星公社複名城下公社。
1990年屬於城下鄉管轄,城下鄉轄城下、矮寨、宋村、新合、道塘、疊樓、石螺營。
1995年“撤鄉並鎮”,原城下鄉,粗石江鎮和清溪鄉合併成粗石江鎮,而城下鄉改為城下村。

城下村風土人情

城下村還保留特有的地方名族風情,村民每天早上都是炊煙了了,油茶飄香,這裏的油茶不是城市裏的泡茶,是用茶葉加油、鹽和生薑百錘千練熬製而成有驅寒開胃功效。好客的人在家裏晚上來客人也會用油茶招待客人夜宵,還有平時收水稻,蓋房子等體力活,也會用油茶招待來幫忙的鄉親們。  
結婚是人生的大事,在我們當地結婚時要經過很多程序的,提親 告八字、過禮等提親”即男方請媒人到女方家求親。即使男女青年相互私訂終身,男方也要請媒妁上門提親。而後,擇吉日讓媒人把男主人公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家,女方的父母再把女兒生辰八字與男子的相對照,看相剋還是相生,叫“告八字”。如八字相合,則男主人公要備彩禮擇吉日良辰,鼓樂喧譁,送到女方家。而後還要過禮,一般到了過禮就基本上論嫁了。在結婚前幾日晚上,新娘平日裏的女伴都去伴新娘,這些女伴們一般都要帶一些家裏的小特產,如花生、桔子、還會買些臉盆 或者水壺等稱為“妝嫁”。在最後一個晚上還要舉行“做歌堂”演唱會,這些新娘的女伴要唱各種各樣的歌,再由請來的鼓手等把歌“倒”出來。  對於新郎來説男伴是不可少的,結婚的前些日子會挑1-3個平時的鐵桿兄弟做“伴頭”,在結婚前幾日,新郎和“伴頭”們會把早就準備好的鹹鴨蛋(每人2個)整個村裏挨個挨個的小夥子請來做“賴仔伴”。到時這些“賴仔伴”會集資一些錢,負責把新郎的嫁妝搬運回來,午飯過後還要“請出”(大部分是抬的)新郎的七大姨八大姑,叔叔伯伯輩的,新郎新娘叩拜,同時也是晚上鬧洞房的主角。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在喪事上很能體現這個大家族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誰家的老人過世,不用去通知整個村裏的人都會主動的去給逝者上香磕頭,有人負責後方伙房有人負責前營墳地,分工明確家屬基本不用操心,只負責接待來客。到出殯的一天,每家每户的男人如果沒有特別重大的事情都會去幫忙安葬逝者。過後的一個星期到一個月不等的晚上,村裏的人都會到逝者家去“伴財”,希望家屬早日從中走出來,這些日子主人也會用油茶來招待這些鄉親。

城下村節日風俗

和大多數臨近的村民有着類似的民族風情。
除夕夜:這裏主要是以米飯為主,所以這一天沒有吃餃子的習慣,和很多地方一樣,在這天之前,貼好對聯和門神。家族大的,兒孫多的還會輪家吃團圓飯。吃飯之前要在家的神壇先給祖先供上幾道菜。放上鞭炮就算是開始了。長輩給小輩們壓歲錢。
春節:大年初一頭一天,一早起來晚輩要向長輩問好。這一天得到隔壁鄰居家拜年,也不用帶什麼禮物,空着手就可以了,主人會給你沏茶,有清茶,也有些是薑茶加紅糖熬製的。還有些吃的糖果,瓜子之類的。平日裏你上鄰居家一般是不會上茶水的。帶小孩的話主人還會給小孩個紅雞蛋,也會給上一些壓歲錢。 這一天家裏的垃圾是不往外倒的。掃在在一個角落等第二天再倒掉。大年初二女兒、女婿回孃家。往後的這些天就根據自己親戚的輩分逐個拜年。
立春:在當地有年大不如春大一説。這一天一般要吃蘿蔔。如果養了豬牛羊家畜的,還會在這天到圈舍裏動一動裏面的墊草。
驚蟄: 天氣開始暖和,各種昆蟲開始出洞活動,人們在房子的四周都撒上生石灰。
清明節:人們都會在前一、兩天用野生的艾草加糯米粉裏面加上各種不同的口味的餡料,用當地的柚子葉墊底。做成的“清明粑”也叫“柚子葉粑”帶有淡淡的柚葉清香,在當地是很受喜愛的小吃。清明節當天血緣關係比較近的就會一大家族合起去掃墓。清理墳頭的雜草,插上用木棍或者竹子做成的搖錢樹,燒上紙錢點上香燭,大人小孩給先輩磕頭作揖。
端午節: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過小端午節吃粽子。
七月十四:又稱中元節,人們用糯米粉加上紅糖最後用粽葉包成像瓦一樣的“瓦背粑粑”。臘月下旬的時候還要做餈粑、香果。春節期間也有耍春牛、舞獅,偶爾還有舞龍。

城下村地理環境

城下村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温19.2℃,平均温度高於全縣平均值1℃,全年無霜期326天,平均年日照時數1453.6小時,年降水量1557.7mm。土質深厚肥沃、氣候濕潤、水源充足,可利用土地面積廣,具有發展水果、蔬菜等產業得天獨厚的條件。

城下村地方特產

全村以種植香柚、香芋、夏橙、臍橙、以及至2018年以來的新興鴿子養殖業為主。
香柚:明代引種,經過數百年的精心選育栽培和套帶、生物防治等多種途徑,有效地避免了有機磷的污染,是經國家綠色食品中心認定的綠色食品。江永香柚不僅果大、皮薄、肉嫩、核少、甜酸適度、營養豐富,而且樹葉、果皮果肉都濃郁芬香,被譽為“水果之王”。果肉似白玉,厚實汁多,清香嫩脆,帶有蜜味。據測定,內含可溶性固形物15.2%,總糖13.86%,總酸0.28%,每100克果汁含維生素C158.1毫克。具有降血壓、助消化、止咳化痰、健脾、通便之功能。柚皮可作蜜餞,花、葉可提煉芳香油,柚汁可做成飲料罐頭。鮮果可貯藏180天以上,有“天然罐頭”之美稱。
1995年江永縣被評為“中國香柚之鄉”。
1999年和2000年,江永香柚連續在湖南省第一、二屆農博會上獲得“全省名優產品金獎”;
1999年,江永香柚被湖南省政府授予“湖南十大名優農產品”稱號,同時被中華水果流通協會評為“中華名果”;
香柚
臍橙:這是近年來在當地發展比較迅速的水果品種,該水果對氣候的要求比較高,要求全年有霜期不能太大,往往有時一場大雪或者是大霜都會導致災難性的毀滅。於頭年春季開花,第二次夏季的4月底5月初成熟採收,結的果經過“三青三黃”,經歷了夏季的最高温和冬季的最低温,到第二年形成了獨有的“花果同樹”(第二年開的花與頭年結的果)、“果果同樹”(第二年謝花後結的小果與頭年結的成熟果)的獨特景觀.口感非常好在水果市場很好的填補了這時期沒有鮮果的空缺。
夏橙

城下村風景名勝

雲霧山香柚產業園
雲霧山香柚產業園
傳統古村落建築羣
傳統城下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