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坳拉谷

鎖定
坳拉谷裂谷構造的一種。呈長條形,有很長的演化歷史,與裂谷的區別通常是條形的一端開放而另一端收縮尖滅。又稱坳拉槽。
坳拉谷最先由前蘇聯地質學家Н.С.沙茨基提出。用來描述指以正斷層為邊界的長期發育的一種溝槽狀構造,大多位於克拉通邊緣的內凹處,而向地台內縱深方向逐漸尖滅消失,也有向地台內部的台向斜狀的大盆地方向開放,谷內為弱變形不變質岩層,其厚度常比外圍的地台同時代蓋層厚幾倍,屬克拉通區內一種具特徵性的構造單元。中國華北克拉通區的中晚元古廟的燕遼坳拉谷、中條坳拉谷具這類構造的典型特徵。 [1] 
中文名
坳拉谷
外文名
Pulling groove
類    型
裂谷
提    出
Н.С.沙茨基
性    質
溝槽狀構造
學    科
構造地質學

目錄

坳拉谷成因

板塊構造學認為,坳拉谷是大陸崩裂洋盆開啓演化史中的一個階段性構造類型,它一端向大洋開放,而另一端則消失在板內。其形成機制通常有2種:
①大陸岩石圈受地幔柱熱的影響,使上覆岩石圈板塊局部隆起並出現三叉的破裂,沿三叉的3個走向侵入鹼性玄武岩類岩漿而形成基性巖牆羣,並逐漸發展為三聯點。其中二支最後形成洋盆,而另一支中止發育,遺留為向洋盆開放的夭折支,就成為坳拉谷。克拉通區內有鎂鐵質巖牆羣集中發育帶,常被認為是大陸崩裂最初始的先兆特徵,但後繼未發展成坳拉谷構造。
②陸殼內由大型剪切帶把先存的拉伸破裂錯開,遂分別成為獨立的坳拉谷型構造。此外,陸塊在構造作用下不均勻開裂分離,也可形成一端開放型的坳拉谷。還有,從洋盆開啓到造山作用結束,坳拉谷既可與洋盆初始期的開裂同時發育形成,也可在板塊俯衝或碰撞作用下在陸緣區發育形成,出現在碰撞造山帶的前陸或後陸區內衝撞作用造成的以磨拉石為主的橫向裂谷構造。從陸殼演化史分析,坳拉谷可因構造作用而重新活動。 [2] 

坳拉谷建造特徵

坳拉谷內充填有特徵性的岩石建造,它在原來的地台蓋層環境中開始發育,其中先為大量鹼性基性火山岩堆積,然後是紅色粗碎屑砂礫岩、長石砂岩,再上為頁岩、泥質岩,而巨厚碳酸鹽巖,可夾膏鹽沉積。這類坳拉谷建造在坳拉谷構造向洋盆開放的一端,常與洋盆延伸並有可與之對比的岩石建造。
由於坳拉谷構造演化的特殊性和特有的岩石建造類型,在板塊構造理論和尋找石油天然氣藏和層控礦牀方面都有重要意義。
參考資料
  • 1.    白順良等編譯. 地質歷史與板塊構造[M]. 北京:地質出版社, 1984.04.
  • 2.    張愷等編著. 石油構造地質學[M]. 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198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