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地蠶

(唇形科水蘇屬植物)

鎖定
地蠶(Stachys geobombycis C. Y. Wu)是唇形科、水蘇屬植物多年生草本,高40-50釐米;根莖橫走,肉質,肥大;莖直立,四稜形,具四槽;莖葉長圓狀卵圓形,長4.5-8釐米,寬2.5-3釐米,先端鈍,基部淺心形或圓形;輪傘花序腋生,4-6花,遠離,組成長5-18釐米的穗狀花序;花冠淡紫至紫藍色,亦有淡紅色,長約1.1釐米,冠筒長約7毫米,圓柱形;花盤杯狀;子房黑褐色,無毛。花期4-5月。 [1] 
地蠶分佈於中國浙江、福建、湖南、江西、廣東及廣西,生於海拔170-700米的荒地、田地及草叢濕地上。 [1] 
地蠶肉質的根莖可供食用;全草又可入藥,治跌打、瘡毒、去風毒。 [1] 
(概述圖參考資料: [5] 
中文名
地蠶
拉丁學名
Stachys geobombycis C. Y. Wu
別    名
野麻子、五眼草、冬蟲夏草、土冬蟲草、白蟲草、甘露子、草石蠶 等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管狀花目
唇形科
水蘇屬
地蠶
命名者及年代
C. Y. Wu,1965

地蠶形態特徵

地蠶為多年生草本,高40-50釐米;根莖橫走,肉質,肥大,在節上生出纖維狀鬚根。莖直立,四稜形,具四槽,在稜及節上疏被倒向疏柔毛狀剛毛。莖葉長圓狀卵圓形,長4.5-8釐米,寬2.5-3釐米,先端鈍,基部淺心形或圓形,邊緣有整齊的粗大圓齒狀鋸齒,上面綠色,散佈疏柔毛狀剛毛,下面較淡,主沿脈上密被餘部疏被疏柔毛狀剛毛,側脈約4對,上面不明顯,下面顯著,葉柄長1-4.5釐米,密被疏柔毛狀剛毛,腹平背凸;苞葉變小,最下一對苞葉與莖葉同形,較小,披針狀卵圓形,先端鈍,基部圓形,具短柄或近於無柄,上部苞葉微小,菱狀披針形,通常比萼短,邊緣波齒狀,無柄。 [1] 
輪傘花序腋生,4-6花,遠離,組成長5-18釐米的穗狀花序;苞片少數,線狀鑽形,微小,長不及0.5毫米,早落;花梗長約1毫米,被微柔毛。花萼倒圓錐形,細小,連齒長5.5毫米,外面密被微柔毛及具腺微柔毛,內面無毛,10脈,明顯,次脈在花萼基部多少明顯,萼筒長4毫米,齒5,正三角形,等大,長1.5毫米,邊緣有具腺微柔毛,先端具胼胝尖頭。花冠淡紫至紫藍色,亦有淡紅色,長約1.1釐米,冠筒長約7毫米,圓柱形,等粗,外面在上面被微柔毛餘部無毛,內面近基部1/3處有水平向微柔毛環,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長圓狀卵圓形,長4毫米,寬2.5毫米,外面被微柔毛,內面無毛,下唇水平開展,輪廓卵圓形,長5毫米,寬4毫米,外面被微柔毛,內面在中部散佈微柔毛,3裂,中裂片最大,長卵圓形,寬1.5毫米,側裂片卵圓形,寬約1.5毫米。雄蕊4,前對稍長,均上升至上唇片之下,花絲絲狀,中部以下被微柔毛,花葯卵圓形,2室,室略叉開,其後極叉開。花柱絲狀,略超出雄蕊,先端相等2淺裂。花盤杯狀。子房黑褐色,無毛。 [1] 

地蠶主要變種

地蠶白花變種(學名:Stachys geobombycis var. alba):該變種與地蠶不同在於花白色;萼齒披針狀三角形,長3毫米,先端具刺尖頭,多少反折;葉緣具粗大圓齒狀鋸齒。分佈於中國廣西東北部,廣東北部,湖南南部;生於海拔約600米的亞熱帶闊葉林下。 [1] 

地蠶生長環境

地蠶性喜温暖潮濕的氣候,耐熱、耐濕,一般生於海拔170-700米的荒地、田地及草叢濕地上。 [1-2] 

地蠶分佈範圍

地蠶分佈於中國浙江、福建、湖南、江西、廣東(偏北地區)及廣西(蒼梧、桂平、陸川、武鳴、羅城、柳州、梧州等地)。 [2]  [4] 

地蠶育植技術

地蠶在中國四川地區於4月播種,12月-次年1月收穫。深丘和低山、中山區部分農家的房前屋後、溝旁有零星栽培。地下莖繁殖,基肥用幹渣肥。穴栽,每穴栽莖1個,行距33釐米,株距20釐米。苗高16釐米左右時除草、培土、摘心。一般畝產300千克左右。 [2] 

地蠶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以地蠶的根莖或全草入藥。《全國中草藥彙編》:“甘,平。”具有益腎潤肺,補血消疳的功用。主治肺癆咳嗽,吐血,盜汗,肺虛氣喘,血虛體弱,小兒疳積,燙傷。《全國中草藥彙編》:“益腎潤肺,滋陰補血,清熱除煩。主治肺結核咳嗽肺虛氣喘,吐血,盜汗,貧血,小兒疳積。”《香港中草藥》:“潤肺生津,止咳,止渴。治肺結核,燙傷。” [6] 
食用價值:地蠶肉質的根莖可供食用,於秋末冬初上市,產品形似蠶蛹,外觀喜人,肉質白淨,嫩脆可口,宜於泡食。成菜色白微黃,質地細嫩,形態美觀,鹹辣脆香。貯存百日,其味猶存。 [1]  [3] 
參考資料
  • 1.    地蠶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1-09-15]
  • 2.    四川省農牧廳.四川蔬菜品種志.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06:535
  • 3.    史正良等.中國川菜大觀.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08:411
  • 4.    滕紅麗,梅之南.中國壯藥資源名錄.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14.03:335
  • 5.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 第2冊.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79.01:377
  • 6.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 上 第2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0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