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地殼斷塊

鎖定
地殼比岩石圈斷塊薄。它被地殼斷裂切割和圍限,可沿莫霍面滑動。現代大洋被火山岩帶斷裂所分割的斷塊,現代大陸被地殼斷裂所切割的台隆和台陷,以及槽塊內的槽隆和槽陷均屬之。現代槽塊、台塊內中、新生代含玄武岩及其他鎂鐵質巖的沉積盆地,也多屬之。
中文名
地殼斷塊
外文名
crustal fault block
含    義
地球表層的第二級斷塊
特    點
峯頭洶湧的壯闊場面
地殼斷塊
(crustal fault block)是地球表層的第二級斷塊,也是岩石圈斷塊內部的次一級斷塊。
令人頗感驚訝的是,據地質構造分析,傳説中的珠穆朗瑪峯,在遠古時代,整個喜瑪拉雅山以及附近遼闊的區域還是大海之一隅,大約從新生代早第三紀晚期開始,整個喜馬拉雅山脈連帶它的主峯——珠穆朗瑪峯從遙遠的南半球經印度板塊推擠,飄洋過海2400公里而來。而在漂的同時,它又因受到歐亞板塊反作用力的阻擋,慢慢地抬高升起。雖然在山南山北有很多斷層消除了相當一部分地球內部的應力,但最後還是被抬升為世界第一高峯。
地殼斷塊
地殼斷塊(3張)
地殼運動在造就了巍峨珠峯的同時,也造就它周圍羣峯林立,山巒疊障的磅礴氣象。在珠穆朗瑪峯周邊20公里的範圍內,僅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峯就有40多座,較著名的有南面3公里處的“洛子峯”(海拔8463米,世界第四高峯)和海拔7589米的卓窮峯,東南面是馬卡魯峯(海拔8463米,世界第五高峯),北面3公里是海拔7543米的章子峯,西面是努子峯(7855米)和普莫里峯(7145米)。在這些巨峯的外圍,還有一些世界一流的高峯遙遙相望,東南方向有世界第三高峯干城嘉峯(海拔8585米,尼泊爾和錫金的界峯);西面有海拔7998米的格重康峯、8201米的卓奧友峯和8012米的希夏邦馬峯,形成羣峯來朝,峯頭洶湧的壯闊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