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地幔對流環

鎖定
地幔對流模式是板塊學説興起以來最著名的動力學解釋。其實,固體地幔發生對流的假説是在20世紀60年代板塊學説創立之前,由霍姆斯(Holmes,1944)為解釋造山帶形成而提出來的。板塊構造學説的創立者們(Wilson,1970;Lepichon,1973)把板塊運動與地幔對流假説相結合,提出了板塊構造的第一個動力學機制——傳送帶模式。他們認為,岩石圈板塊的運動完全取決於深部地幔的對流環,有多少個獨立運動的板塊,就有多少個獨立的對流環。地幔對流從板塊擴張中心(洋中脊)上升,向兩側分流,逐漸變冷,在板塊的匯聚邊界(海溝)下成為下降流,在地幔較深處重新變熱並返回大洋中脊之下,對流環的下半部為呈熔融狀態的岩漿物質——軟流圈,上半部為剛性的岩石物質——岩石圈。上地幔的水平運動帶動了板塊的水平運動。 [1] 
中文名
地幔對流懷
外文名
mantle convection circle
學    科
地球物理學
功    能
向地球表面輸送能量

目錄

地幔對流環定義

一般認為熱柱相當於它的上升部分,俯衝帶相當於下沉部分。

地幔對流環分類

按流變性質劃分,地球上層應分為岩石層(圈)和軟流層(圈)。軟流層中的地幔物質由於部分熔化具有類流體性質。在有限厚度流體層中由密度差(或温差)驅使的熱對流一般呈蜂窩狀結構,每個蜂窩中都有上升流、下降流和水平流動,它們構成一個完整的對流單元。二維問題中的對流單元稱為對流環。完全流體層中的對流環一般呈長方形。根據深源地震資料以及地幔相變區和流變參數的估算,多數學者認為地幔對流層的最大深度為 700公里左右。因此在一個板塊下面就要有幾個甚至十幾個對流環。相鄰對流環中的流動方向相反,對浮於其上的岩石層板塊的拖動力方向也相反,造成拖動力互相抵消(圖1),這就是地幔對流研究中的所謂“縱橫比予盾”。
有人認為把地幔對流限制在 700公里深的上地幔內的根據是不充分的,因而主張全地幔對流。由於對流層的深度擴展到核幔邊界的2900公里深處(圖2),板塊水平尺度與對流層深度之比為1的量級,縱橫比的矛盾就可以得到解決。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地幔對流研究十分活躍,包括探討全地幔對流的特徵及其與地表觀測數據的聯繫,特別是已開始考慮三維效應。但是全地幔對流假説是否成立,還要由它能否解釋各種地球物理觀測資料來判定。
岩石層板塊在大洋中脊由熱地幔物質產生,在海溝處返回地幔,因而水平運動的岩石層板塊是地幔對流的組成部分。對流系統中應當同時包含具有不同流變性質的岩石層和軟流層物質。初步計算結果表明,岩石層在對流系統中出現,也使對流環的縱橫比更為合理。70年代末,這方面的研究工作還在不斷改進,以期得到與地表觀測更符合的結果。

地幔對流環意義

地幔對流中的上升流動對地球物理學有重要意義。它是從地球內部向地表輸送能量、動量和質量的主要途徑,被稱為地幔上湧流動或熱柱。柱狀地幔上湧流有時也被稱為地幔湧流。上湧流動與大洋中脊裂谷和大陸裂谷的形成,地表熱點和火山現象密切相關,因而受到重視。
參考資料
  • 1.    馮明,梁慧社,藺心全主編.大地構造與中國區域地質簡明教程:地質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