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圜丘

(漢魏時期洛陽城的禮制建築)

鎖定
圜丘是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四個重要朝代帝王的祭天之所。東漢時圜丘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城南今王圪壋村以南之伊河灘。曹魏、西晉、北魏的圜丘位於今洛陽市伊濱區李村鎮南宋村的委粟山,當地老百姓也稱之為“禹宿谷堆”,相傳為大禹治水時的歇息處。 [1]  [3] 
中文名
圜丘
地理位置
河南省洛陽市
所處時代
東漢、曹魏、西晉、北魏
性    質
漢魏時期洛陽城的禮制建築

圜丘歷史沿革

禹宿谷堆 禹宿谷堆
東漢定都洛陽,都城佈局“多宮制”、“面朝後市”、“前朝後寢”、“左祖右社”等。配置有祭天的南郊和祭地的北郊建築。祭天的圜丘位於洛陽市城南今王圪壋村以南之伊河灘。
曹魏定都洛陽,將祭天的圜丘設在太極殿南20公里的委粟山。圜丘北對都城正門宣陽門、宮前大街銅駝街、宮城正殿太極殿,都城由此出現了建築軸線。
西晉代曹魏,沿用之。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太和十九年冬十一月,行幸委粟山議定圜丘,仍定在萬安山腳下曹魏圜丘所在的委粟山。 [2-3] 

圜丘文獻記載

《三國志·魏書·明帝紀》載:景初元年(公元237年)冬十月,“營洛陽南委粟山為圜丘”,“十二月壬子冬至,始祀”。魏明帝曹叡並下詔曰:“曹氏世系,出自有虞氏,今祀圜丘,以始祖帝舜配,號圜丘曰皇皇帝天;方丘所祭曰皇皇后地,以舜妃伊氏配。”
《晉書·祀一》言:晉武帝泰始二年(公元266年)十一月,“庚寅,冬至,帝親祠圜丘於南郊”。
《資治通鑑》載:南朝齊建武二年(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十一月,“庚午,魏主(指北魏孝文帝)如委粟山,定圜丘”,“己卯,帝引諸儒議圜丘祀”,“甲申,魏主祀圜丘”。
《魏氏春秋》:“有委粟山,在陰鄉,魏時營為圜邱。” [3] 

圜丘發現過程

禹宿谷堆 禹宿谷堆
1983年秋,大谷關西北,今洛陽市伊濱區李村鎮南宋溝村北二三百米處,發現一座獨立的小山峯,名為“禹宿谷堆”,相傳為大禹治水時歇息處。它略呈方錐形,底部最大徑約500米,高約50米。山頂略呈平台狀,面積約20平方米。舊有一座禹王廟,今已無存,唯見一件殘碑座。由山頂向下看,山坡上隱約現出層層平台的樣子。在山頂和北坡,曾撿到繩紋板瓦、繩紋筒瓦、斜繩紋磚、席紋磚殘塊等漢晉遺物。此山即曹魏圜丘所在之委粟山。 [3] 

圜丘文物現狀

禹宿谷堆
東漢圜丘遺址20世紀50年代基址猶存,70年代再去調查,其處已是滿眼黃沙,蹤跡無存。
曹魏、西晉、北魏圜丘20世紀90年代以來,當地羣眾在禹宿谷堆上開山取石,山陷數丈,山形破壞較為嚴重。村民説,山上曾有唐代石窟造像數個,現僅存一個,石窟外雕刻有力士造像。 [1]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