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團結村

(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茨營鎮下轄村)

鎖定
團結村隸屬麒麟區茨營鎮,屬行政村,轄海三凹、万旗、王家營、袁家營、吳家營、小阿迤、小石橋、江家營8個村民小組。地處茨營鎮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3公里。全村國土面積7.4平方公里,海拔1830米,年平均氣温14.5 ℃,年降水量1000毫米,適合種植烤煙、蠶桑等農作物。
中文名
團結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曲靖市麒麟區茨營鎮
地理位置
茨營鎮南邊
面    積
7.4 km²
下轄地區
小阿迤村,小石橋村
電話區號
0874
郵政區碼
655006
人口數量
4816(2008年)
火車站
曲靖站,曲靖北站
車牌代碼
雲D
方    言
西南官話

團結村村情概況

團結村全貌 團結村全貌 [1]
團結村隸屬麒麟區茨營鎮,轄8個村民小組,截止2008年,有農户1195户,有鄉村人口4816人,勞動力3239。全村國土面積7.4平方公里,海拔1830米,年平均氣温14.5℃,年降水量1000毫米,適合種植糧食、烤煙、蠶桑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7813畝,人均耕地1.6畝,林地6697畝。2008全村經濟總收入434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4424元。農民收入主要以水稻、玉米、烤煙、蠶桑、勞務收入為主。 [1] 

團結村自然資源

截止2011年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498.00畝(其中:田1755.00畝,地1743.00畝),人均耕地5.61畝,主要種植水稻、包穀等作物;擁有林地6697.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296.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47畝,主要種植0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889.00畝。 [1] 

團結村基礎設施

水利設施 水利設施 [1]
該村截止2011年底,全村有1195户通自來水,有0户飲用井水,有1195户通電,有1098户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户1098户;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户數945户,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户數890户。該進村道路為土路;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3.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00公里。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1755.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755.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6畝。該村到2011年底,有392户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63户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1] 

團結村農村經濟

農村種植業 農村種植業 [1]
該村2011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353.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135.00萬元,畜牧業收入2098.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7651頭,肉牛137頭,肉羊1275頭);第二、三產業收入951.00萬元,工資性收入410.00萬元。該村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5412.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勞務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10.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54人,在省內務工308人,到省外務工346人。 [1] 

團結村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烤煙、蠶桑,主要銷售往本縣。2011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79.00萬元, 該村正在發展烤煙、蠶桑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烤煙、蠶桑產業。 [1] 

團結村人口衞生

該村現有農户1193户,共鄉村人口4902人,其中男性2569人,女性2283人。其中農業人口4769人,勞動力3259人。 到2011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7;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769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衞生所, 距離村委會衞生所0.10公里,距離鎮衞生院3.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户533户。 [1] 

團結村文化教育

團結小學 團結小學 [2]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團結小學,中學生就讀到茨營中學。該村距離小學校0.50公里,距離中學3.0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663人,中學生411人。 [2] 

團結村村務公開

村規民約 村規民約 [3]
該村到2011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209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500.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60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2100個(勞均1個)。年末集體總收入32.16萬元,有固定資產97.66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2.35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3] 

團結村基層組織

該村未設黨小組,總有黨員總數84人,黨員中男黨員73人,女黨員11人。團員59人。 [4] 

團結村發展重點

道路等基礎設施薄弱 道路等基礎設施薄弱 [5]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1、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經營體系沿未建立,農業結構調整幅度不大;2、農村基礎設施薄弱,休閒、娛樂系公共設施缺乏,人居環境還有待改善;3、生產渠道單一,經濟來源於農業,農民增收渠道單一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1、改變以糧食種植為主的傳統農業發展思路,提高農業產業水平,發揮產業化經營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推動作用;2、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羣眾的文明素質;3、培育勞務經濟,增加非農產業收入;4、加大培育優勢產業的力度。 [5] 
團結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