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集貿市場
- 特 指
- 市場經營管理者經營管理,
- 種 類
- 日集、間日集日集,即天天有集。
集貿市場集貿種類
編輯日集、間日集日集,即天天有集。
例如,户縣城內外的四個集市均屬日集。間日集,即每隔數日舉行一次的集市。例如,長安縣引鎮的集期為三、六、九,即每月逢初三、初六、初九、十三、十六、十九、二十三、二十六、二十九為集13。又如藍田縣焦岱鎮的集期是一、四、七,銅川市王家河鄉的集期是四、九等。一個縣內相鄰着的鄉鎮,將集互相隔開,以免相犯,如甲為一、四、七,乙為二、五、八,丙為三、六、九。集市上分行業設市(肆)。各市都有固定集中的營業區域,常見的市有:糧食市。經營對象為原料、麪粉、菜油。經紀人提着秤,叫“提秤的”。大宗買賣由經紀人在賣方和買方之間撮合。柴草市。 一般設在糧食市附近, 出售麥草、硬柴、煤炭。
舊時,忌長途販運硬柴,民諺中説:“千里不販樵”。因為運費貴,不合算。蔬菜市。有許多講究和忌諱,如裝卸蔬菜時,不能亂扔亂拋;存放蔬菜時,要將各種蔬菜分別堆放整齊,不得亂堆。葉菜忌折葉,莖菜忌斷節,果菜忌破皮,根菜忌帶泥,冬菜忌斷梗,蒜和葱頭忌水澆。常言道:“鬼精鬼精,不敢販葱”,因為葱葉易枯萎。蔬菜是需要經常保鮮的商品,舊時運輸條件落後,長途販運會使青菜失鮮,所以當時有這樣的諺語:“千里不販青”。禽蛋市。農民家家養雞,靠出售雞蛋換取零花錢,號稱“雞尻子銀行”。因此在農村集市中,賣雞賣雞蛋的很多,農民賣雞蛋不論斤,論個。渭北、陝北罕見鵝、鴨。
集貿市場集貿歷史
編輯清代在耀州(今耀縣)市場上,甚至有兩隻羊換一隻鵝者。顧曾炬在光緒年間任知州時,曾在詩中寫道:“慨無初寫《黃庭》字,市值雙羊換一鵝。”騾馬市。經銷馬、驢、騾、牛等大家畜。賣、買雙方不直接交易,而經過經紀人成交。豬羊市。經銷豬、羊、貓、犬等。由於和騾馬市相比,利薄,所以經紀人少。棉花布匹衣服市。乾縣、禮泉、永壽、長武等縣,仍為一個市;長安、蒲城、大荔等縣分作棉花、布匹、衣服三個市;三原縣又把布匹分為棉花市、化纖市。這些市相距近,但分開經營。
從前,人們趕集時,常在集市地點沿街買賣商品。集市本身並無建築物。如今,不少地方新設了正規的市場。講究點的還在門口建有牌樓,題有讚美當地風光和介紹市場特徵的對聯。
例如銅川市郊區城關市場牌樓上的對聯是:作頻陽一日主人看宋塔勝蹟方泉碧露,歷唐清千年過客有少陵詩筆魏源文章,橫批:地生靈氣。物美靠果揚名迎來八方友情,地靈以煤興市送去萬般温暖,橫批:頻陽(銅川城關在頻山之南,故云“頻陽”)
[2]
集貿市場防疫指南
編輯2020年12月31,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要求,進一步科學精準做好商貿領域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元旦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商務部辦公廳印發《農貿(集貿)市場疫情防控技術指南》的通知,要求督促指導商貿流通企業做好相關疫情防控工作。
[1]
- 參考資料
-
- 1. 商務部辦公廳關於印發《商場、超市疫情防控技術指南》等4個防控指南的通知 .商務部.2020-12-31[引用日期2021-01-06]
- 2. 集貿市場 .鐵血網[引用日期2016-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