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團結村

(雲南省普洱景谷縣永平鎮團結村民委員會)

鎖定
該行政村隸屬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永平鎮,屬獨立的行政村。地處鄉(鎮)北邊,距鄉(鎮)政府所在地14.00公里,到鄉(鎮)道路為土路,路況差,距縣64公里。轄彭家、石家 、蚌東等27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户1114户,有鄉村人口4389人,其中農業人口4026人,勞動力263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589人。全村國土面積56.43平方公里,海拔1085.00米,年平均氣温20.60℃,年降水量1200.00毫米,適合種植 糧食、甘蔗、果蔬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0124.00畝,人均耕地2.44畝,林地73445.30畝。2014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83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867.00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殖業、松脂等為主。 [1] 
中文名
團結村
行政區類別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永平鎮
面    積
10124.00畝
人口數量
4389人
方    言
傣族彝族

團結村村情概況

該村截止2014年底,全村有1114户通自來水,有0户飲用井水;有1114户通電,有1114户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户1114户;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户數1338户,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户數1114户。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4.00公里。全村擁有汽車33輛、農用運輸車67輛、拖拉機922輛、摩托車1054輛。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3232.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232.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78畝。該村到2014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户627户,裝有太陽能農户775户。全村擁有汽車33倆、農用運輸車67輛、拖拉機922輛、摩托車1054輛。該村農户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5户居住於磚混結構住房、有981户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18户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有0户居住於其他結構住房。 [2] 

團結村農村經濟

該村201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835.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550.00萬元,佔總收入的43.7%;畜牧業收入592.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420頭,肉牛306頭,肉羊250頭),佔總收入的16.7%;漁業收入萬元,佔總收入的0.3%;林業收入1183.00萬元,佔總收入的25.3%;第二、三產業收入259.00萬元,佔總收入的7.3%;工資性收入70.00萬元,佔總收入的2.1%。農民人均純收入4867.00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殖業、松脂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6.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7人,在省內務工47人,到省外務工0人。 [3] 

團結村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0124.00畝(其中:水田4542.00畝,旱地5582.00畝),人均耕地2.44畝,主要種植糧食、甘蔗、果蔬等作物;擁有林地73445.3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222.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78畝,主要種植甘蔗、茶葉、桉樹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519.00畝。

團結村人口衞生

該村現有農户1114户,共鄉村人口4389人,其中男性2278人,女性2111人。其中農業人口4026人,勞動力2636人。到2014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3682230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315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衞生院, 距離村委會衞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衞生院12.00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户0户。 [4] 

團結村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甘蔗、茶葉、松脂,主要銷售往本縣。2014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69.00萬元,該村正在發展甘蔗、茶葉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甘蔗、茶葉、松脂產業。 該村農户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5户居住於磚混結構住房、有981户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18户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有0户居住於其他結構住房。

團結村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小學1所,校舍建築面積1570.00平方米,擁有教師14人,在校學生205人,距離鎮中學12.00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90人,其中小學生205人,中學生87人。

團結村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111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0089.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0.00萬元(人均0.00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均勞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3.00萬元,有固定資產5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併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財務等。 [5] 

團結村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產業單一,道路基礎設施差,生產生活水平低。。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甘蔗、茶葉、蠶桑畜牧業產業。。

團結村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4個黨小組,共有黨員68人,少數民族黨員7人,其中男黨員59人、女黨員7人。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27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支部3個,共有團員33人。
團結村

團結村新農村建設

團結村民委會為雲南省2007年度重點扶持村,現已建成一個自然村,即灣田小組。該組以“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目標為指導,結合本小組實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在鞏固糧食、甘蔗、畜牧業的基礎上,以着力提升松脂生產、桉樹、茶葉等經濟林木為重點,積極開發種植蠶桑,發展水產養殖,從多種渠道、多種產業經營來增加經濟收入,實現人均純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21%。
一、村容村貌整治:主要是加強公共基礎設施和庭院建設,改善農户居住環境。災後重建23户,災後出險加固户19户,新建道路2700米,公廁1間12平方米,文化室1間60平方米,圖書100冊,籃球場1塊,長28米,寬16米,垃圾池2個,每個6平方米,簡介碑1塊,集中建蓋牛圈舍42間,實現人畜分居。
二、加強科技培訓,提高村民科技意識。重點圍繞水稻、甘蔗、蠶桑種植,生豬養殖等產業的發展開展培訓。
三、團結村灣田小組屬整村推進及新農村建設項目示範點,共投資37.8萬元,其中扶貧資金15萬元,財政扶持8萬元,羣眾自籌14.8萬元。
四、建章立制,加強管理。制定《村規民約》、《衞生管理制度》,要求村民認真遵守執行。
通過項目配套實施,徹底改變了村容村貌,村民逐步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目標和要求。發展意識、團結精神在建設過程中得到充分體現。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