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圓覺寺

(日本鎌倉市圓覺寺)

鎖定
是臨濟宗圓覺寺的總寺院。1282年,北條時宗為了追悼祭拜在蒙古侵略日本時期死去的蒙古人英靈,建造的一所寺廟,而且從蒙古請來無學祖元大師主持開山。鎌倉五山是第二位。
中文名
圓覺寺
外文名
円覚寺
地理位置
北緯35度20分15.73秒,東經139度32分50.99秒 [1] 
景點級別
日本國寶級
門票價格
0
著名景點
圓覺寺庭園

圓覺寺景區介紹

是臨濟宗圓覺寺的總寺院。本尊寶冠釋迦如來。1282年,北條時宗為了追悼祭拜在蒙古侵略日本時期死去的蒙古人英靈,建造的一所寺廟,而且從蒙古請來無學祖元大師主持開山。
現在,是日本非常著名的觀光和祭拜景點寺廟之一。
夏目漱石島崎藤村曾在此參禪。
鎌倉時代的弘安5年(公元1282年),鎌倉幕府執政者的北條時宗為了追悼元寇戰死者,特意從中國請來了高僧無學祖元創建這個寺廟,並在鎌倉時代一直受到了北條的保護。
圓覺寺創建以來,在北條以及朝廷、幕府的大力支持下打下了經濟基礎,擴大了寺院領域,至鎌倉時代末期已形成完整的寺院。
從室町到江户時代曾遭遇過幾次火災,寺院也曾因此衰微。但由於江户末期(天明年間)大用國師(誠拙周樗)重建了僧堂、山門等伽藍,並嚴格修行制度,圖志刷新宗風,奠定了今日圓覺寺的基礎。
明治以後,遊方僧及居士雲集圓覺寺,在今北洪川法師、釋宗演法師教導下,培養出眾多優秀人才。時至今日依然不斷舉行各種形式的坐禪法會。
寂靜的佛寺自創建以來傳承着七堂伽藍形式,山門、佛殿、方丈排列在一條直線上,在其兩端,右側有浴室、東司舊址,左側有禪堂(選佛場)。

圓覺寺著名景點

圓覺寺佛殿

供奉圓覺寺本尊佛祖的建築。在關東大地震中倒塌後,於昭和39年(1964年)得以重建。
因本尊佛祖像着冠,因而稱作寶冠釋迦如來,也稱華嚴毗盧遮那佛。本尊佛祖像於弘安5年(1282年)在佛殿開光之際建立,但在永祿6年(1563年)的大火中燒燬,當時只搶救出了臉部。後於江户時代的寬永2年(1625年)由天甫昌圓重建佛殿時補造了軀體部,並在本尊兩側供奉了梵天、帝釋天菩薩。“大光明寶殿”匾額為1378年由後光嚴天皇所賜。
藻井所繪白龍圖是由前田青邨畫師及其弟子守屋多多志畫師所繪。
通常在這裏舉行祝聖、二祖三佛圓寂等儀式及每日拂曉坐禪。

圓覺寺妙香池

如建武2年(1335年)圓覺寺佔地區域繪圖所示,是創建之初即有的放生池,於平成12年(2000年)根據江户時代初期的繪圖復原成與方丈內庭相吻合的自然景觀。因對岸顯露的岩石看似虎頭,故稱其為“虎頭巖”。
舍利殿(國寶)
—由來—
一般而言,舍利是指釋迦佛祖的遺骨,而圓覺寺的舍利殿供奉的則是稱作“佛牙舍利”的釋迦佛祖的牙齒。
其由來源於將軍源實朝在夢見了佛舍利,因此派使者至本宗能仁寺迎請,並安放在鎌倉的大慈寺。其後,在對舍利崇拜至深的本山第二世大休正念禪師擔任住持時(弘安8年即1285年),北條貞時為祈願家族的加持,遷祀至圓覺寺。
供奉這些佛舍利的建築就是這座國寶舍利殿。
舍利殿是從鎌倉的原太平寺(尼姑庵)的佛殿(鎌倉時代末期~室町初期重建)遷移而來的。
戰國時代弘治2年(1556年),安房的裏見義弘攻入鎌倉,強掠迎娶居鎌倉尼五山(五座尼姑庵)第一位的太平寺住持青嶽師姑為夫人。當時統治鎌倉的北條氏康被此事激怒,下令廢除了太平寺。
此時圓覺寺正因多次火災失去了開山堂及昭堂(祭拜開山祖師肖像的殿堂),所以北條氏康將太平寺的佛殿作為昭堂遷移至正續院(此事在圓覺寺古文獻、北條氏康的書信中有記載)。因在昭堂供奉佛牙舍利,始稱舍利殿。
關東大地震時曾倒塌,昭和4年(1929年)又復原如初。

圓覺寺關於建築

作為禪宗樣式的建築今天已被指定為國寶,其特色在於屋脊坡度和翹檐的優美、柱子細瘦。
特別是從屋檐下伸出的椽子,上層的椽子因為象扇骨一樣伸展,所以稱其為扇椽。屋脊由此更顯雄偉,視覺上產生了以小見大的效果。
在門楣橫木上有“弓形鑲格窗”或“波壯鑲格窗”的透籠板。儘管這些只是裝飾,但這些縫隙起到了為房屋提供採光和通風的作用,有利於對建築的保護。
另外“花頭窗”的形狀簡潔樸素,窗子外框的豎線筆直形成鎌倉時代後期的特色;江户時代禪堂採用花頭窗裝飾頗為流行。
在外部的立柱和地基之間建有基石,使立柱根部不受腐蝕。特別是鎌倉地帶濕氣大,採取這種方式很有必要。
屋脊層層葺着花柏薄木板。花柏木儘管耐水性強(早年主要用來做浴盆及鍋蓋),但每隔25年還需更換修葺一次。
內部正面安置有供奉佛舍利的宮殿,前面設有鎌倉雕刻特色的須彌壇,供奉着觀音菩薩和地藏菩薩。頂上有不大的鑲鏡板井。
圖冊
圓覺寺 圓覺寺
圓覺寺 圓覺寺
圓覺寺 圓覺寺
圓覺寺 圓覺寺
圓覺寺 圓覺寺
蒙古時期畫軸的複製品展示。 蒙古時期畫軸的複製品展示。
圓覺寺 圓覺寺
圓覺寺 圓覺寺
圓覺寺 圓覺寺
圓覺寺 圓覺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