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際金融理論與實務

(2018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國際金融理論與實務》是2018年3月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沈國兵。 [1] 
中文名
國際金融理論與實務 [1] 
作    者
沈國兵 [1] 
類    別
圖書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8年3月 [1] 
頁    數
374 頁
定    價
49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309-13445-2 [1] 

國際金融理論與實務內容簡介

本教材旨在闡述有關國際金融理論與實務方面的基礎理論和應用知識,分為國際金融理論篇和國際金融實務篇兩大部分、共十二章進行展開。 [1]  其中,國際金融理論篇將系統地闡述國際金融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案例分析。主要包括七章:第一章外匯市場與匯率變動的影響,第二章匯率決定理論及其新發展,第三章國際收支失衡和調節理論,第四章匯率制度變遷與選擇及中國匯率制度事例,第五章國際儲備與人民幣國際化,第六章貨幣危機理論及中國外債與地方債問題,第七章開放經濟下內外平衡理論和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國際金融實務篇將重點闡述國際金融、國際商務實務操作中的基本方法、專業知識技能以及案例分析。主要包括五章:第八章國際結算及其方式,第九章國際貿易融資方式,第十章海關通關實務與報關單數據統計,第十一章外匯交易和外匯風險管理,第十二章國際金融創新和銀行業監管。並且,在每一章中都融入了中國案例問題分析。 [1] 
通過對以上十二章專題的系統研習,使得金融學專業國際商務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方向的研究生等能夠運用國際經濟金融基本理論來分析國際金融和國際商務實務問題。通過國際金融理論和國際商務實務的課堂學習、文獻閲讀和案例討論,以期提升金融學、國際商務、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方向的研究生分析和解決國際金融、國際商務實務問題的能力。 [1] 

國際金融理論與實務作者簡介

沈國兵,經濟學博士,理論經濟學博士後。現為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研究方向為世界經濟、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已在World Economy、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經濟等權威期刊上發表論文十多篇,核心論文6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七部,主編教材三部。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三項(11BJY142、07BJY012和04CJY021)、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兩項(13JJD790005和08JJD790138)、上海市哲學社科規劃項目一項(2006BJL006)、上海市政府決策諮詢項目一項(2004-A-13-Q),以及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啓動項目(第43批)、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項目(2011C)和上海市曙光計劃項目(11SG10)各一項。在研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一項(15AZD058)、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一項(17JJD790002)。獲得教育部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項、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一項、上海市哲學社科優秀成果獎四項、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三項、商務部貿易救濟與產業安全研究獎三項。2008-2009、2015-2016年度在英國諾丁漢大學和牛津大學做訪問學者研究。兼職商務部企業知識產權海外維權專家庫專家、瞭望智庫專家。2011年獲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曙光學者”等稱號。 [1] 

國際金融理論與實務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國際金融理論篇
第一章 外匯市場與匯率變動的影響
學習目標
第一節 外匯與匯率問題
一、外匯問題
二、匯率問題
第二節 外匯市場功能和中國外匯市場特徵
一、外匯市場及其功能
二、現代外匯市場的主要特徵
三、中國外匯市場及其主要特徵
第三節 外匯市場壓力和外匯市場干預
一、外匯市場壓力
二、外匯市場干預
三、外匯市場壓力的測度
四、外匯市場壓力在中國外匯市場上的應用 [1] 
第四節 不同貨幣本位下匯率的決定基礎及調整
一、金本位制度下匯率的決定與調整
二、紙幣流通制度下匯率的決定與調整
第五節 美元匯率變動及其影響
一、影響美元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
二、美元匯率變動的經濟影響
專欄1-1:美聯儲的功能及其加息對中國經貿和金融市場的
影響
第六節 動態視角下人民幣匯率變化及其對中國外貿的影響
一、人民幣匯率:浮動或穩定盯住
二、人民幣匯率重估會解決中國對外貿易順差嗎?
本章小結
重要概念
習題與思考題
案例分析:英鎊暴跌對英國各行業的影響
第二章 匯率決定理論及其新發展
學習目標
第一節 傳統主要匯率決定理論
一、購買力平價論
專欄:PPP理論在人民幣匯率決定中的應用
二、利率平價論
三、購買力平價與利率平價的協調一致模型
第二節 現代匯率決定理論:貨幣模型
一、彈性價格貨幣論
二、粘性價格貨幣論
第三節 現代匯率決定理論:資產組合平衡模型
一、與匯率決定的貨幣論的主要差異
二、資產組合平衡論的基本假定和理論模型
三、資產組合對匯率變化的影響
第四節 理性預期匯率理論和匯率“新聞”理論
一、理性預期匯率理論
二、匯率“新聞”理論
第五節 匯率決定的投機泡沫理論和混沌理論
一、匯率決定的投機泡沫理論
二、匯率決定的混沌理論
專欄2-2:匯率決定從宏觀走向微觀:外匯市場微觀結構理論
本章小結
重要概念
習題與思考題
案例分析:匯率決定理論新發展:行為金融匯率理論 [1] 
第三章 國際收支失衡和調節 理論
學習目標
第一節 國際收支平衡表分析
一、國際收支
二、國際收支平衡表的構成
第二節 國際收支平衡表的會計原理
一、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編制原則
二、國際收支統計的會計原理
專欄3-1:國際收支統計的複式簿記記賬法
第三節 國際收支:局部差額和綜合賬户差額分析
一、局部差額分析
二、綜合賬户差額分析
第四節 中美貿易收支失衡與調整:事實特徵及主要成因
一、美中雙邊貿易失衡:貨物與服務貿易事實特徵
二、美中雙邊貿易失衡:主要成因
三、對中美貿易收支失衡與調整的研究結論
第五節 國際收支失衡與調節 機制
一、國際收支平衡與失衡
二、國際收支失衡的類型
三、國際收支失衡的調節 機制
第六節 國際收支調節 理論:彈性論
一、彈性論的前提假定和基本思想
二、馬歇爾
—勒納條件、畢柯迪克—羅賓遜—梅茨勒條件
三、J曲線效應
四、貿易條件
第七節 國際收支調節 理論:乘數論
一、乘數論的前提假定和基本思想
二、乘數模型
三、哈伯格條件
第八節 國際收支調節 理論:吸收論
一、吸收論的基本思想和理論模型
二、吸收論的貨幣貶值分析
三、吸收論的應用
第九節 國際收支調節 理論:貨幣論
一、貨幣論的前提假定和基本思想
二、貨幣論的理論模型和主要內容
三、貨幣論有關貨幣貶值的效應
四、貨幣論的應用
本章小結
重要概念
習題與思考題
案例分析:美中信息通訊技術行業貿易失衡 [1] 
第四章 匯率制度變遷與選擇及中國匯率制度事例
學習目標
第一節 匯率制度變遷和“中間空洞化”假説
一、國際匯率制度變遷
二、匯率制度的分類
三、匯率制度“中間空洞化”假説
第二節 匯率制度選擇的主要影響因素
一、匯率制度選擇的爭議
二、影響匯率制度選擇的主要因素
專欄4-1:匯率制度選擇:幾個爭議性假説
第三節 人民幣匯率制度變遷與選擇
一、IMF實際分類下人民幣匯率制度變遷
二、影響人民幣匯率制度變遷與選擇的主導因素
三、入世後人民幣匯率制度的選擇
第四節 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新進展
一、2005年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
二、外匯市場交易的兩種模式——做市商制和競價制
三、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兩次挫折
四、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困境和未來發展方向
第五節 香港聯繫匯率制度變遷與選擇
一、香港匯率制度的變遷與選擇
二、香港聯繫匯率制度的運作
三、香港聯繫匯率制度的自動穩定機制及缺陷
本章小結
重要概念
習題與思考題
案例分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成員方匯率制度比較
第五章 國際儲備與人民幣國際化
學習目標
第一節 國際儲備的特徵及構成
一、國際儲備的主要特徵
二、不同歷史階段的國際儲備貨幣
三、國際儲備的構成
第二節 國際儲備規模管理和結構管理
一、國際儲備規模管理:供給層面
二、國際儲備規模管理:需求層面
第三節 國際儲備量及其確定方法
三、成本—收益分析法
四、區間分析法
第四節 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管理和結構管理
一、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管理
二、中國外匯儲備結構管理
三、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由不斷擴大轉向減少的成因及對策
第五節 國際儲備體系變遷與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
一、國際儲備體系變遷
二、特別提款權及其貨幣籃子審查
三、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及對世界經濟金融的影響
第六節 貨幣國際化模式與人民幣國際化目標選擇
一、貨幣國際化及其特徵
二、貨幣國際化的典型模式分析
三、人民幣國際化的進展
四、人民幣國際化的目標選擇
五、人民幣國際化面臨的挑戰
本章小結
重要概念
習題與思考題
案例分析:中美衝突背後的重要癥結:美元霸權信用與人民幣國際化
第六章 貨幣危機理論及中國外債與地方債問題
學習目標
第一節 貨幣危機及其成因
一、貨幣危機:內涵、類型和傳播
二、貨幣危機的主要原因
第二節 第一代貨幣危機模型
一、第一代貨幣危機發生的背景
二、第一代貨幣危機:理論模型
三、第一代貨幣危機模型的結論及不足
第三節 第二代貨幣危機模型
一、第二代貨幣危機發生的背景
二、第二代貨幣危機:理論模型
三、第二代貨幣危機模型的貢獻和不足
第四節 第三代貨幣危機模型
一、第三代貨幣危機發生的背景
二、第三代貨幣危機:理論模型
三、第三代貨幣危機模型的結論及不足
四、對三代貨幣危機模型的比較和評價
第五節 美國次貸危機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
一、美國次貸危機
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
第六節 中國外債及地方債的風險及其管理
一、外債的界定
二、外債的監控指標
三、中國國家外債風險及外債管理
四、中國地方債的發行狀況及管理
本章小結
重要概念
習題與思考題
案例分析:美國實施及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對中國的影響 [1] 
第七章 開放經濟下內外平衡理論和宏觀經濟政策協調
學習目標
第一節 開放經濟下宏觀經濟政策目標、工具和政策搭配理論
一、開放經濟下宏觀經濟內外部平衡目標
二、開放經濟下宏觀經濟ISLMBP模型
三、開放經濟下宏觀經濟政策工具
四、開放經濟下宏觀經濟政策搭配理論
第二節 開放經濟下宏觀經濟政策調控原理
一、宏觀經濟政策調控的丁伯根原則
二、宏觀經濟政策指派的蒙代爾有效市場分類原則
三、開放經濟下宏觀政策選擇的“三元悖論”
第三節 宏觀經濟政策的國際協調:兩國模型
一、開放經濟下的相互依存性
二、固定匯率制度下經濟政策的國際傳導
三、浮動匯率制度下經濟政策的國際傳導
第四節 G20機制下國際經濟政策協調
一、G20機制下國際經濟政策協調的演進
二、G20機制下國家間貨幣政策協調措施
第五節 G20機制下中國參與國際貨幣政策協調的政策選擇
本章小結
重要概念
習題與思考題
案例分析:“一帶一路”倡議建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第二部分 國際金融實務篇
第八章 國際結算及其方式
學習目標
第一節 國際結算演進及其現代特徵
一、國際結算的歷史演進
二、國際結算的現代特徵
第二節 國際貿易結算的主要內容
一、國際貿易結算的基本內容
二、國際結算票據
第三節 國際結算的金融工具
一、匯票
二、本票
三、支票
第四節 國際結算的方式
一、國際結算的方式:匯付或匯款
二、國際結算的方式:託收
三、國際結算的方式:信用證
四、中國企業對三種國際結算方式的選擇
五、國際結算的方式:銀行保函
六、國際結算的方式:備用信用證
本章小結
重要概念
習題與思考題
案例分析:跨境貿易和投資人民幣結算 [1] 
第九章 國際貿易融資方式
學習目標
第一節 國際貿易融資方式的主要內容
一、進口貿易融資
二、出口貿易融資
第二節 託收下的融資
一、託收下對出口商的融資——託收出口押匯
二、託收下對進口商的融資——憑信託收據借單
第三節 信用證下的融資
一、信用證下對出口商的融資
二、信用證下對進口商的融資
第四節 包買票據和保付代理
一、包買票據或福費廷
二、保付代理或國際保理
第五節 供應鏈融資在國際貿易融資中的應用
一、供應鏈融資的含義
二、供應鏈融資的特徵
三、供應鏈融資的產品分類
本章小結
重要概念
習題與思考題
案例分析:人民幣國際化與國際貿易融資
第十章 海關通關實務與報關單數據統計
學習目標
第一節 海關總體情況:世界與中國
一、中外海關的發展歷程
二、世界海關組織與中國海關
第二節 世貿組織成立以來中外關税的演變
一、外國主要國家關税演變歷程
二、中國關税的功能和演變
第三節 海關通關制度
一、通關管理和通關作業
二、通關法律制度
第四節 海關通關環節 與貿易便利化
一、海關通關環節
二、貿易便利化
第五節 海關統計項目的主要內容
第六節 海關統計數據常用功能
一、我國海關統計數據
二、海關統計工作內容
三、海關統計數據的常用功能
本章小結
重要概念
習題與思考題
案例分析:企業商品歸類錯誤涉嫌走私案
第十一章 外匯交易和外匯風險管理
學習目標
第一節 外匯交易的類型
一、即期和遠期外匯交易
二、擇期和掉期外匯交易
三、外匯期貨交易
第二節 外匯風險及其類型
一、外匯風險界定
二、外匯風險的類型
專欄-1:外匯市場自律機制在人民幣中間價報價模型中引入“逆週期因子”
第三節 不同外匯風險的管理
一、外匯交易風險管理
二、外匯經濟風險管理
三、外匯會計風險管理 [1] 
第四節
人民幣匯率改革後中國企業如何防範匯率風險
一、匯率短期變動及走勢預測
二、涉外企業匯率風險防範的具體方法
三、不同匯率風險管理的綜合方法
專欄-2:離岸人民幣市場建設與發展
本章小結
重要概念
習題與思考題
計算題
案例分析:美元走弱、人民幣波幅擴大對中國企業外貿發展的影響
第十二章 國際金融創新和銀行業監管
學習目標
第一節 國際金融創新:類型與主要工具
一、國際金融創新及其類型
二、主要金融創新工具
專欄-1: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
第二節 區域金融機構創新:亞投行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
三、亞投行與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比較分析
第三節 金融創新的主要理論
一、技術推進論和財富增長論
二、約束誘導論和規避管制論
三、貨幣促成論和金融中介論
四、制度改革論和交易成本論
第四節 國際金融衍生產品及其新進展
一、國際金融衍生產品
二、國際金融衍生產品交易的發展趨勢
三、金融衍生產品交易的新進展:以美國和中國為例
第五節 巴塞爾資本協議演進與中國銀行業監管對策
一、巴塞爾委員會與國際銀行業監管
二、《巴塞爾資本協議Ⅰ》《巴塞爾資本協議Ⅱ》和《巴塞爾資本協議Ⅲ》不斷強化對銀行業的監管
三、《巴塞爾資本協議Ⅲ》對中國銀行業的影響
四、進一步提升中國銀行業資本要求的對策
第六節 國際金融監管改革的主要內容:2009—2016
一、資本監管及流動性監管改革
二、“大而不倒”與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
三、資產證券化和金融衍生品監管
四、影子銀行監管
五、構建宏觀審慎監管框架
六、有效公司治理
本章小結
重要概念
習題與思考題
參考文獻
附錄 教學案例正文
股權眾籌平台風險研究:基於36氪平台“宏力能源”眾籌項目的案例分析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