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

鎖定
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學術會議特定稱謂,簡稱“中國賦學研討會”,主要由中國辭賦學會與國內知名大學聯合承辦,並在世界“辭賦漢學”範圍內邀請學者參加的“國際型學術會議”。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共召開了六屆。2007年擬召開第七次會議。
中文名
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
簡    稱
中國賦學研討會
承辦單位
中國辭賦學會與國內知名大學
召開會議次數
召開了六屆

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會議簡介

· 第一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資料沒有查閲到,應在1989年以前)
· 第二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在四川江油召開(1989.10)
· 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在台灣政大召開(1996.12)
· 第四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召開(1998.10)
· 第五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在漳洲召開(2001.11)
· 第六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在成都召開(2004.10)
· 第七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在蘭州大學召開(2007.8)
· 第八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在雲南大學召開(2009.11)
· 第九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在泉州師範學院召開(2011.10)

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歷屆會議

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第二屆

中晚唐賦分體研究》(作者:趙俊波)一書中論述道:“1989年在四川江油召開的全國第二屆辭賦學研討會,會後出版的論文集有文章28篇,其中關乎漢賦的19篇,魏晉南北朝的3篇,述評性的文章3篇,而與唐有關的研究文章僅有3篇。從90年代起,時任全國賦學會會長的馬積高先生曾經呼籲,賦學研究者在繼續加強漢賦研究而外,學術的視野應該更多的向後延伸。馬先生的呼籲,引起了全國賦學界的充分關注和響應。”。

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第三屆

時間1996年12月,由台灣政大文學院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研究所、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所主辦的“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於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廿日、廿一日、廿二日三天假該校行政大樓七樓第一、二、三會議廳舉行,共發表論文62篇,海內外學者二百五十人蔘與盛會。全部業務由該校文學院及中文系負責。第一天開會,上午9:25開幕,至下午5:40,共發表26篇論文,晚上並於該校憩賢樓餐廳三樓由校長宴請海外暨大陸學者,賓主盡歡。第二天上午發表18篇論文,下午安排海外暨大陸學者參觀故宮博物院及至善園,參觀學者莫不對故宮收藏之豐、至善庭園之雅,讚賞不已。上海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徐培均先生甚至在遊覽車上立即援筆擬就一詩,以資紀念。第三天上午發表18篇論文,會後隨即驅車南下南投,參觀當地文物並去訪暨南國際大學。
此會議有幾項特點:
開創海峽兩岸學術交流新模式
本會議與會的大陸學者計24位,大概可算是單項議題與會學者最多的一次,與會學者東南自福建、上海,北到山東、吉林,西至四川、甘肅,大會只補助其中十六位學者香港至台北的來回機票,其餘含其他國外學者交通費均自理,這是以往台北舉辦的學術會議所不曾有過的,可見賦學研究學者是如何關注這一領域,而又多麼重視學術的交流;由此也證明,我們與大陸、美、日等的學術交流,是可以建立更平等、互重的對話關係。
以極精簡的人力,承辦龐大的會議事項
由於經費籌措不易,本會議雖囊括了美國1篇、日本4篇、新加坡1篇、韓國1篇、港澳3篇、大陸24篇、台灣28篇共62篇的論文,但在會前論文集的排版、編纂、印製過程中,鄭文惠老師、高大威老師率領該校中文系、碩、博士班的黃鬱博、張超然、洪燕梅等同學,不辭辛苦,日夜趕工,呈現出超乎專業水準的細膩與精美,使得與會學者及國內外各大學中文系、語教系師生皆能在會議期間人手兩冊(計1028頁,約六十萬字,分上下兩冊),使會議的議事有焦點,討論有依據。此外,秘書組的及早籌發稿件給引言人,以及各項會議通知,還有海報、會場佈置等繁重工作,也都在極少的人力下,一一完成,其周到獲得學者讚美。
全體與會學者動員分任
“主持人”及“引言人”的工作:由於經費並不充裕,所有與會學者除了擔任自己論文的“主講人”工作,而支領了教育部所贊助的論文發表費之外,都無酬的擔任其他學者所發表論文的主持人及引言人,因此會議雖長達三天,但與會學者幾乎全場參與,而且天天滿場,座無虛席,討論極為熱烈,誠如山東大學辭賦研究所龔克昌所長會後來信所説:“與會學者雖然覺得累了些,但會議的熱絡,討論的札實,令人印象深刻。”
與會論文,質量俱佳
誠如簡院長宗梧於議論文集弁言所説:“這是一場不奢華的盛宴,我們連續三天所品嚐的,不是山珍海味的滿漢全席,而是獨步賦壇的精心佳釀。在冷靜客觀的理性思辨與切磋中,不乏幾許浪漫與美的悸動。”此次會議所發表的論文,由漢賦至清賦,時間的長度及文類的旁涉,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議題,收入論文集的55篇,都具有相當專業的水準。
議程安排,既緊湊,又輕鬆
第一天會議,由於大家精神較集中,所以除了開幕典禮及校長於該校晚宴外,足足開了七個鐘頭會議,發表28篇論文,全天議程札實而有內涵;第二天上午開會,下午參觀台北近郊的故宮博物院、至善園,晚上並於故宮博物院餐廳用餐,故宮的特展也引起了大陸學者廣大興趣。而第三天上午開會後,下午南下,遊覽南投山光水色,並由暨南國際大學招待山蔬野果,饒有特色。是夜夜宿日月潭,第四天遊湖並走訪暨大,使海外暨大學者對台灣的瞭解,延伸到台北之外。
節約經費,圓滿達成
本次會議經費系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教育部國際文教處、中華髮展基金會、政大學術發展基金會、獨家文教基金會、趙廷箴文教基金會贊助,最後結算僅動支新台幣壹佰壹拾參萬元,以會議之大,經費之節約,結果之圓滿,獲與會學者一致的讚譽。

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第四屆

時間1998年10月,由南京大學中文系與古典文獻研究所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於1998年10月22日至25日在南京舉行。出席本次會議的代表共50人,分別來自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與中國的港、台、澳和大陸地區。在開幕式上,南京大學校長蔣樹聲教授作熱情洋溢的歡迎詞,中文系主任趙憲章教授、會議學術組織委員會主席周勳初教授分別致詞,籌委會秘書長許結副教授報告了會議的籌備及安排情況。會議收到論文49篇,從論題看,涉及到“辭賦的名實與淵源”、“辭賦的歷史與演變”、“辭賦文獻的考訂與研究”、“辭賦理論的探討”、“辭賦與其它學科的交叉研究”、“由辭賦研究引出文學史相關問題的思考”、“中外辭賦比較”與“當代賦學史的回顧與總結”八個方面。其研究範圍較前此1990年、1992年、1996年召開的三次國際辭賦學會議的討論問題有明顯的拓展。在四天會期中,代表們分甲、乙兩組共進行了23場報告會,論題廣泛,討論熱烈。這次會議是本世紀最後一次國際性的辭賦學研討會,與會代表圍繞“辭賦歷史與批評之展開”和“二十世紀辭賦學研究之回顧與展望”的主題,在總結二千年辭賦創作與一千餘年辭賦批評的基礎上,對本世紀辭賦學研究作出評估與反省,以期推動二十一世紀辭賦學的發展。在會議論題與討論過程中,有三方面顯為前此辭賦學研究多未涉及的領域,所以與會代表討論尤為熱烈。一是由辭賦研究引出文學史相關問題的思考;二是中韓辭賦比較,亦即域外漢學研究向辭賦學領域的滲透;三是對當代辭賦學史的回顧與總結。另外,關於辭賦的名實與淵源、歷史與演變、文獻考訂與研究及辭賦理論等各方面,都有很多文章作了更廣泛深入的討論。同時,在辭賦與宗教學、政治學、文化學、金石學、科技史、戲劇藝術等諸種關係方面,也進行了探究。與會者一致認為會議討論所涉及的問題,可為本世紀辭賦學研究畫上圓滿的句號,併為新世紀的研究起着積極的推動作用。

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第五屆

第五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於2001年11月17日在福建漳州師範學院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召開、應邀到會的海內外學者65人,其中海外學者13人。會議重點討論了辭賦與文化、辭賦作家作品、辭賦理論、辭賦的界定、域外辭賦(如韓國)評介與辭賦對文學自覺的影響等方面的問題。會議期間,選舉了新一屆中國辭賦學研究會組織機構,理事會由21名學者組成:會長為龔克昌,副會長為萬光治、許結、高光復、康金聲。

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第六屆

2004年10月10日至14日,受全國賦學學會委託,由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四川師範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師範大學文理學院共同承辦的第六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在成都舉行。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及韓國、日本等40餘家高校、科研單位的70餘名學者參加了這次盛會。圍繞代表提交的70餘篇論文,會議代表舉行了兩場大會報告和九場小組討論。代表們發言踴躍,交流充分,顯示出民主和諧、尊重學術的良好會風。這次會議最突出的特點是:經過賦學同仁20餘年的艱苦努力,賦學研究形成了若干集中的研究板塊並呈現出向縱深推進的趨勢。會議內容主要圍繞着三個方面展開,即關於賦家、賦作的深入考論,關於賦的文獻研究,關於賦的文體、類型及賦學理論研究。此外,本次會議還出現了一些別具特色的賦學論文,顯示着賦學研究已經步入新的領域和途徑。

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第七屆

時間 2007年8 月,據悉,由中國辭賦學會主辦,蘭州大學等承辦的第七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擬於2007年8月7-13日在蘭州召開。屆時,有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度、港澳台海和大陸有關高校及民間等80餘位辭賦研究學者、專家攜帶辭賦學學術論文、辭賦新作品與會。會議內容主要圍繞着五個方面展開,即(1)關於古代賦家、賦作的深入考論;(2)關於賦的文獻研究;(3)關於賦的文體、類型及賦學理論研究;(4)關於當代賦家的定位、辭賦作品的分析與研討;(5)關於改選第七屆中國辭賦學會理事會,擬增補江蘇袁瑞良等為新一屆理事會理事,使中國辭賦學會理事會人數增至13人,會長為博導龔克昌教授,副會長為康金聲教授等。

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第八屆

第八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於11月7日、8日在雲南大學科技館召開,由全國辭賦學會和雲南大學中文系共同主辦,有來自兩岸三地、日本、韓國和越南的相關學者參會。開幕式由雲南大學人文學院段炳昌院長主持。雲南大學李平副書記、全國辭賦學會龔克昌會長、人文學院張文勳教授以及南京大學許結教授等先後發言。西北師範大學趙逵夫教授發來賀電。開幕式後參會人員分成四個小組進行交流討論。
研討會主要圍繞辭賦理論研究、辭賦與其他文體的交叉研究和當代辭賦創作研究三個議題進行討論。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張新科教授提出了文本整理、理論研究、資料彙編索引和人才培養等有關辭賦研究的框架建議,對辭賦研究作出了整體的、長遠的規劃和設想,得到了大家的贊同。

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第九屆

第九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2011年10月22號在泉州師範學院舉行。韓國、日本、新加坡、中國台灣、香港和大陸共80多位學者出席。70多篇會議論文,研究論題包括賦學理論研究、賦與各體文學關係研究、域外賦學研究(朝鮮賦、越南賦)、歷代賦家賦作研究,賦的語言學及各類文化學研究,當代賦創作與研究等等。

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第十五屆

2023年12月,第十五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在復旦大學舉行。
來自國內外高校的90餘位學者參會。本次研討會由中國賦學會主辦,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承辦,貴州師範大學中國詩賦研究院、重慶師範大學文學院、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民國古典文學研究史大系編纂與研究”課題組協辦。 [1] 

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會議宗旨

中華辭賦研究、創作與交流緣淵壁合
辭賦文學理論研究,着重探討辭賦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規律,闡述辭賦形式、辭賦內容、辭賦思潮以及辭賦流派產生、發展演化,揭示辭賦的發展的時代因素、社會因素的關係和辭賦的發展、相互交流、影響的關係,總結辭賦發展的規律,對各個時代的重要辭賦家作品在辭賦文學發展中的歷史地位和作用做出評述等等。辭賦文學創作及其文學作品是辭賦文學活動的主體。辭賦創作的前導是其理論準備、文化積澱、藝術修為和生活積澱。辭賦文學的最高境界是無技巧,是辭賦文學和人行的一致。辭賦文化可以對社會改革,人類進步有促進與幫助之功效。辭賦作者在創作作品時,以辭賦藝術的程式、象徵的邏輯、文句的思維活動等文辭創造工具,或技巧,或手段,賦予辭賦藝術以旨能。辭賦創作技巧將作者的情感融人辭賦作品裏,使辭賦本身負載以生命的靈性。辭賦文學思想往往是和一定的藝術表現方式與寫作技巧相結合的。

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發展展望

辭賦創作者只有掌握創作規律,拓展文學視野,提高創作技巧,才能從辭賦創作實踐的角度系統地領悟出一些辭賦創作基本規律與方法。辭賦研究、創作、評論與學術交流同等重要,都是對辭賦文學的參與,都是一種文學選擇,都是以主體的有限來投入到豐富的中華辭賦文學世界。時代辭賦發展,即需要有人來研究古典辭賦,同時也需要有人來創作現代辭賦,拓展文學視野,提高創作技巧,傳承與摸索適合當今辭賦文化發展的新路子。中華辭賦需要傳衍與流變,也需要不斷革新,乃至是革命。中華辭賦革新與流變包括辭賦創作形態、理論、觀念與辭賦文化體制、機制、產業的認知,也包括辭賦文學的思想價值觀、創作價值觀、文學價值觀、學術價值觀乃至辭賦文化生產力的解放、繼承與創造。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