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際象棋歷史

鎖定
國際象棋(International Chess),又稱歐洲象棋或西洋棋(港澳台地區多采用此説法),是一種二人對弈的戰略棋盤遊戲。國際象棋的棋盤由64個黑白相間的格子組成。黑白棋子各16個,多用木或塑膠製成,也有用塊製作;較為精美的石頭、玻璃水晶)或金屬製棋子常用作裝飾擺設。國際象棋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遊戲之一,數以億計的人們以各種方式下國際象棋。
據現有史料記載,國際象棋的發展歷史已將近2000年。關於它的起源,曾經有過多種不同的説法,諸如起源於中國、印度、錫蘭、波斯、阿拉伯國家等等。世界上多數棋史學家認為國際象棋最早出現 在印度。
[1] 
中文名
國際象棋歷史
外文名
Chess history

目錄

國際象棋歷史歷史沿革

18世紀時,W.瓊斯指出:古印度是國際象棋誕生的搖籃。大約公元2~4世紀時,印度有一種叫作“恰圖蘭加”(Chaturaji)的棋戲,內有車、馬、象、兵 4種棋子,象徵着印度古代的軍制。在當時流傳的印度敍事史詩《摩訶婆羅多》中,有"四軍將士已安排"的詩句。“四軍”就是指軍隊分為車、象、馬、兵 4個兵種。
但作為國際象棋前身的這種“四方棋”,當時是由擲骰子的方法來進行的。遊戲的目的也不是將死對方的王,而是吃掉對方全部棋子。 以梵語“恰圖蘭加”命名的“四方棋”在 6世紀時由印度傳入波斯,由於語音上的訛誤,古波斯人把“恰圖蘭加”誤讀為“恰特蘭格”(Chiat Lange)。“恰特蘭格” 就被阿拉伯人改稱為“沙特蘭茲” (Saudi Lanz),以後這種 “沙特蘭茲” 在中亞和阿拉伯國家廣泛流傳。10世紀前後,阿拉伯國家已經出現了許多聞名一時的棋手。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中,就曾提及哈里發何魯納·拉施德的宮廷詩人裏有一位著名棋手。公元 819年,在巴格達還舉行過幾個棋手的比賽。
國際象棋大約在10世紀以後,經中亞和阿拉伯傳到歐洲的各個地區,先傳到意大利,然後是西班牙和法國。11世紀末葉,遍及歐洲各國。在當時的文獻中,將國際象棋列為騎士教育的 “七藝” 之一。“七藝”是騎術、游泳、射箭、擊劍、狩獵、賦詩和下棋。法國的英雄史詩《羅蘭之歌》中,也談及這一點。15、16世紀,國際象棋終於定型成的樣式和棋制。現存最早的國際象棋譜,出版在1497年。
國際象棋的着法有過許多次變革。早先,王的走法雖一樣,但據説是可以被吃掉的。關於王車易位的特權是從16世紀上半葉才開始有的,這是歐洲人的一項創造發明。皇后的名稱、 性別和威力曾經有過多次奇妙的改變。在沙特拉茲時期,皇后這隻棋子表示“律師”、“大臣”或“將軍”。後來法國人把皇后一子的形式稍稍變了一下,成了這樣的女性。過去,皇后並不是最強的棋子,它只能斜走1格,與中國象棋的士非常類似。雙方的皇后只能在不同顏色的格子上斜走,因此不能相遇。皇后具有這樣強大的威力,大約是在15世紀中葉以後。兵在過去只能前進1格,第1次走動時也一樣,一直到16世紀初,兵的威力才提高到這樣。兵到達第 8格,過去只能升變為皇后,不能升變成別的棋子。只有車和馬的走法一直沒有改變。至於國際象棋的棋盤,在13世紀以前是不分黑白格的。
後漢明帝時(公元 1世紀下半葉),中國與印度開始正式交往,隋唐之後,文化交流更形頻繁。中國的象棋與國際象棋着法類似,淵源相近,在過去的發展歷史中可能互有影響。這兩種象棋的車和馬走法相同(只是國際象棋的馬不受蹩腿的限制),基本規則也類似。現代國際象棋盤完全一樣;河南開封出土的北宋銅質棋子,“士”的圖案為身穿戎裝的女子,和國際象棋裏的皇后性別一樣。
十九世紀中期,國際象棋開始成為正式的比賽項目。1924年曾被列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同年成立了“國際棋聯”。國際棋聯主辦或委託成員國協會舉辦的重大世界性比賽有:國際象棋奧林匹克賽、世界團體錦標賽、男女個人世界冠軍賽、大學生世界團體賽、少年世界冠軍賽,以及各大洲的國際象棋團體賽。至於各種盃賽、邀請賽、大師賽、特級大師賽、等級分賽等更是不可勝數。
國際象棋雖源於亞洲,但是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國家卻在歐洲,其中前蘇聯在歷屆世界大賽中成績突出。在中國,到1956年才被列入正式體育比賽項目。1957年舉行了首屆全國國際象棋賽。進入80年代後,我國湧現出一批國際象棋新秀,四川劉適蘭,浙江吳敏茜、葉榮光,北京謝軍等先後榮獲國際特級大師稱號。

國際象棋歷史起源

國際象棋歷史中國説

六博源頭説
一種理論認為,國際象棋是中國象棋或者其在中國公元前2世紀的前身發展而成。 DavidH.Li,一位退休的會計,教授會計和翻譯的古代文字,推測韓信借鑑了六博,在公元前204年至前203年冬天發展出象棋的雛形。
持論者認為六博也叫象棋,棋子有梟、盧、雉、犢、塞這五兵種之分,《韓非子》:“博者貴梟,勝者必殺梟。”這一點和象棋中以殺將奪帥為勝相類似,所以是兵種盤局棋戲的鼻祖,之後改造為不用擲採、純策略的塞戲,北周再變為北周象戲,唐朝再成為寶應象棋,又傳入印度發展成恰圖蘭卡。
質疑
此傳承被楊蔭深、張如安等中國學者質疑,因為六博、北周象戲、寶應象棋這三者間無論是規則、棋子或棋盤都大相徑庭。
考古文物證實六博棋子非多兵種,因錯讀《山堂肆考》:“古者烏曹氏作博:以五木為子,有梟、盧、雉、犢、塞為勝負之彩。”把樗蒲與六博混為一談,把樗蒲的採當成六博棋子名,也錯把殺梟等同於象棋類遊戲的將軍,殺梟是搶敵方的魚或阻止敵方得魚的策略,而非勝利條件。而且六博不是象徵人類兵種的戰爭,而是象徵猛禽獵魚。多兵種的棋類早在烏爾王族局戲就有,有暴風鳥、渡鴉、雞、鷹、燕這五種棋子。
塞戲又名格五,也是需擲採、有運氣的博戲,擲具為箸,有四採,在戰國時代就與六博並稱,並非漢代改造出現。北周象戲是擲賽遊戲的博戲,而非象棋類遊戲。
六博源頭説是以訛傳訛的結果,根本原因是象棋此中文辭具多種歧義,六博、彈棋、圍棋、雙陸、中國象棋等都能稱象棋。
易經起源説 [1] 
蘇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研究員切列夫考博士在1984年1月號的《蘇聯棋藝》上發表文章説國際象棋起源於易經思想,棋盤共六十四格對應六十四卦,黑白對應陰陽。
質疑
早期的象棋棋盤並非有雙色格。宣稱李約瑟指稱象棋是中國依據占卜而發明的説法是以訛傳訛,因他在《中國科學技術史》講的是與《靈棋經》同樣用於占卜的星棋,而不是象棋。
博戲、象數結合説
劉文哲認為所有棋類都來自《易經》的陰陽八卦、西周的五行思想、宋朝時的河圖洛書等象數。宋會羣、苗雪蘭在《中國博奕文化史》也認為六博是源頭,但演變過程中多了四維戲、儒棋,並認為傳承過程是受象數影響,以及加上印度象棋的結合。他們主張六博當時就有反映象數,改變成四維戲、再改造為儒棋,之後鋭變北周象戲,再跟印度四角棋結合。根據1955年出版的《古錦圖案集》收錄一幅唐宋之間、主題為琴棋書畫的蘇州織錦有一張八乘八的黑白棋盤,認為暗示六十四卦,並且就是寶應象棋的棋盤。在宋朝為了反映河圖洛書的圖十書九、洛書的九宮圖,棋盤變為橫十縱九路與增加河界、九宮,最後改為中國象棋。
質疑
“琴棋書畫錦”,棋改採用國際象棋。 “琴棋書畫錦”,棋改採用國際象棋。
這幾種棋類也大相逕異。而且該幅織錦其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由生產蘇州宋錦的蘇州織錦廠設計的七彩重錦“琴棋書畫錦”,棋盤圖改取國際象棋以作新創意,並非唐宋古物圖案。錯誤在於將宋錦誤以為是宋代生產的織錦。

國際象棋歷史印度説

笈多王朝的恰圖蘭卡是所有象棋的祖先。根據出古文物與文獻,恰圖蘭卡的棋盤來自公元前五、六世紀的八條盤碁,在庫思老一世時發展成波斯象棋,傳入中國成寶應象棋。最後中國人在宋代改造成中國象棋。
德國國際象棋歷史學家PeterBanaschak指出,DavidH.Li有許多理論有許多自身不一致的地方,同時指出,唐代宰相牛僧孺的《玄怪錄》內沒有“炮”的寶應象棋才是中國象棋的真正來源。
其實象棋中的其一棋子象(相)完全源於古代印度象棋的同一棋子象,兩者走法完全一致,是走斜向兩格,即是“田”字,也因此兩方的象互相不能夠攻擊對方。國際象棋中的象亦同樣源於印度象棋中的象,後來於約16世紀因為棋子上的兩個象徵象牙的突出部形像主教教帽,在英語被命名為主教,走法後來就從走固定斜向兩格變為斜向走任意距離。
中國象棋從至少是公元前6世紀之前的圍棋中借用了一些元素。由於圍棋的影響,中國象棋是在棋盤的交叉點上而不是在格中行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