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際清償能力

鎖定
國際清償能力,是指一國政府用來支持本國貨幣匯率、平衡國際收支、償付到期對外債務的能力。反映一國清償能力強弱的主要標誌有三個:(1)該國國際儲備,即可歸政府支配的國際流動資產。包括該國擁有的黃金、儲備外匯、特別提款權和在國際貨幣基金中的儲備淨額;(2)該國商業銀行和外匯銀行的短期外匯資產以及私人擁有的短期外匯資產;(3)國際借貸能力,即政府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可能借入的資金。 [1] 
中文名
國際清償能力
外文名
international liquidity
實    質
國際流通資產
功    能
調節國際收支、清償國際債務
分    類
廣義、狹義

國際清償能力簡介

國際清償能力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一般指官方直接掌握的國際儲備資產,又稱第一線儲備;廣義則包括一國從國外借入的外匯儲備、該國商業銀行的短期外匯資產和該國官方或私人擁有的中、長期外匯資產(主要指對外中長期投資),又稱第二線儲備。目前一般傾向於狹義的解釋,將它等同於國際儲備資產。

國際清償能力衡量標準

一種觀點認為,以黃金外匯儲備相當於若干月份的進口額為標準;另一種觀點認為,以當年應付外債本息佔黃金外匯儲備的若干百分比為標準。凡符合標準的,皆視為具備正常的國際清償能力。也有經濟學家指出,一國國際收支的變化趨勢、國內國際經濟形勢的動向以及一國同國際金融組織信貸關係的變化等,都會影響一國的國際清償能力,以某種比率或數量作為衡量標準過於簡單。還有經濟學家認為,如果一國的儲備能夠應付國際收支惡化時的償債需要,而不必立即採取限制進口等緊急措施,只在國內採取調整措施即可恢復國際收支的平衡,同時也不影響國家的對外信譽,那麼達到這種要求的國家即可視為具備適當的國際清償能力。因此,儲備資產並非越多越好,應在瞭解本國國際收支情況的基礎上,並根據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化,使一國的儲備資產部分或大部分經常參加週轉。

國際清償能力第一線儲備

包括:①黃金,是保證一國國際清償能力的重要儲備,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但黃金的供應受礦產和開採條件的限制,同時每年新產黃金還有相當部分成為私人貯藏和工業用金,並不能全部進入各國官方儲備,所以各國官方儲備的黃金有逐漸減少的趨勢。②自由兑換貨幣美元德國馬克日元等自由兑換貨幣已成為國際儲備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有逐步形成三足鼎立的趨勢,但仍以美元為主。③特別提款權,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分配給成員國的一種使用資金的權利。它是成員國在基金組織“特別提款賬户”上的一種賬面資產,成員國可憑此從基金組織提用資金。因此,特別提款權可以與黃金和外匯並列,作為儲備資產的補充。

國際清償能力第二線儲備

各國的水平差距很大,美國、西歐各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第二線儲備力量較強,而廣大發展中國家則較弱,80年代初債務危機爆發後更是如此。
清算賬户 戰後不少國家採用的解決國際清償能力不足的一種方法。即在國際結算中採用記賬方法辦理支付,年終再以自由兑換貨幣清償差額或在下年度以出口商品償還,以節約可兑換貨幣的支出。
參考資料
  • 1.    鄒瑜.法學大辭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