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際商務

(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專科專業)

鎖定
國際商務(International Business)是一門普通高等學校專科專業,屬經濟貿易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三年。
該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掌握國際商務的基本理論政策、商品進出口業務的一般運營與管理、電子商務實務等基礎知識,具備良好的交流溝通、組織協調與管理、熟練的外語應用、進出口業務具體操作與管理、通過互聯網處理業務的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1] 
中文名
國際商務
外文名
International Business
專業代碼
530502
學科門類
經濟貿易類
修業年限
三年
專業類別
財經商貿大類
專業層次
專科(高職)

國際商務發展歷程

2004年10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印發《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教育指導性專業目錄(試行)》(教高〔2004〕3號),其中國際商務專業屬經濟貿易類專業,專業代碼為620305。 [5] 
2015年10月26日,教育部發布《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2015年)》,國際商務專業名稱保留不變,專業代碼由620305變更為630503,屬經濟貿易類專業。 [6] 
2018年2月27日,教育部發布《高等職業學校國際商務專業頂崗實習標準》。 [8] 
2021年3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印發《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其中國際商務專業名稱保留不變,專業代碼由630503變更為530502。 [7] 

國際商務培養目標

該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掌握國際商務的基本理論政策、商品進出口業務的一般運營與管理、電子商務實務等基礎知識,具備良好的交流溝通、組織協調與管理、熟練的外語應用、進出口業務具體操作與管理、通過互聯網處理業務的能力,從事國際商務有關業務的運營與管理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1] 

國際商務培養規格

  • 學制
基本修業年限:三年
  • 職業能力要求
1.具備對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2.具備熟練使用外語處理一般國際商務的能力。
3.具備良好的交流溝通、組織協調和和業務管理能力。
4.具備良好的客户維護與管理能力,能從事跨境電子商務業務的一般業務操作和管理工作。
5.具備熟練使用常見跨境電商平台進行網店建設、運營和管理能力。
6.掌握國際貿易基本理論與政策,進出口業務各環節的一般業務操作和風險防控。
7.掌握網絡營銷理論知識和信息處理工具的使用技巧。
8.熟悉市場經濟常識和一般規律,掌握國際企業經營與管理基本知識。
9.瞭解國際商務法律及相關慣例。 [1] 

國際商務課程體系

國際商務總體框架

國際商務專業共設置公共基礎課程、專業課程與實習實訓三個課程模塊。 [1] 

國際商務理論課程

  • 公共基礎課程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心理健康教育、體育、軍事理論、形勢與政策、數學、信息技術、大學英語、大學語文、創新創業教育、安全教育、勞動教育等。 [2] 
  • 專業課程
1.專業基礎課程
國際貿易地理、商務談判、國際商法、市場營銷、商品認知、國際商務管理等。 [2] 
2.專業核心課程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國際貿易實務、商務英語、國際金融、國際經濟貿易法、國際企業管理、跨境電商實務,跨境電商營銷實務,外貿單證實務、外貿跟單、國際貨運代理等。 [1-2] 
3.專業拓展課程
基礎會計、國際結算、國際經貿前沿,跨境電商規則與法律基礎,報關實務、商務英語聽説等。 [2] 

國際商務實習實訓

  • 實習目標
學生通過國際商務(類)專業頂崗實習,瞭解企業整體運作、組織架構和企業文化,熟悉相關的規章制度;較全面地熟悉和掌握主要崗位的典型工作流程、工作內容,掌握基本的核心專業技能,初步具備崗位獨立工作能力;養成愛崗敬業、精益求精、誠實守信的職業精神,增強和提升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 [3] 
  • 實習企業
符合中國企業法定分類的國有經濟、集體所有制經濟、私營經濟、聯營經濟、股份制經濟和涉外經濟(包括外商投資中外合資及港、澳、台投資經濟)中各類與國際商務業務有關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合法經營、管理規範,能夠提供專業對口或相近頂崗實習崗位的企事業單位。在此前提下,儘可能選擇經營管理理念先進、資質等級高、業務面廣、規模較大、經營水平較高的企事業單位。 [3] 
  • 實習崗位
國際商務專業的就業崗位羣分為四大類:外貿類崗位、國際營銷類崗位(市場及銷售)、貨代類崗位和電商類崗位。
外貿類崗位是指從事進出口業的採購、銷售、制單、報關及報檢。
國際營銷類崗位主要是從事市場研究、品牌策劃、市場推廣與宣傳,實現銷售目標。
貨代類崗位是完成接單、訂艙拖車/內裝、報關、文件、費收和其他工作。
電商類崗位主要是利用互聯網平台,完成產品的推廣、宣傳和銷售。 [3] 
  • 實習內容
在校內進行市場調研與分析、進出口業務、商務管理、圖像採集與處理、電子商務代運營等實訓。在國際商務企業進行實習。 [1] 
實習項目
工作任務
職業技能與素養
崗位通識知識
明確公司定位
1.瞭解公司產品
2.瞭解客户分類
收集信息
1.收集行業信息
2.收集競爭者信息
3.收集市場行情
分析信息
1.輸入數據
2.分析數據
3.輸出數據
外貿類崗位羣
制單前的準備
1.與客户及有關各方溝通與制單有關的資料及信息
2.與貨代協調單證資料及費用
3.跟進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的變化
單證的製作
1.根據蒐集、整理的資料製作單證
2.將繕制完成的單證傳送至業務員、跟單員及有關業務部門
信息採集及歸檔
商品及供應商的信息採集
採購訂單的製作、跟進和歸檔
1.接受業務部門的請購單
2.協助跟單員完成採購訂單的製作
3.採購單的跟催
4.文件的整理與歸檔
銷售前期準備
1.蒐集信息
2.熟悉流程
生產訂單的跟進
1.依據出口訂單的交貨期與供貨商協調安排生產計劃
2.跟進產品生產進度
3.協調產品的檢驗、入庫等相關工作
4.繕制、蒐集和整理訂單生產過程中的相關單證
裝運前的準備
1.製作報關、報檢、投保等所需的單證
2.與客户和貨代溝通、協調與裝運有關的事宜
出運後的善後事宜
1.更新銷售台賬的相關內容
2.製作貨款結算和運保費結算所需的相關單證
3.跟進貨款結算和費用結算的相關事宜
4.協助處理可能發生的爭議及理賠事宜
5.相關資料的歸檔和整理
合同的磋商與訂立
1.樣品的處理
2.合同的磋商
3.合同的訂立
合同的履行
1.催證、審證與改證
2.備貨、報關及裝船
3.貨款的結算
業務善後
1.爭議的解決
2.客户關係的維護
報關報檢前期準備
1.蒐集、製作、整理報關、報檢所需相關資料
2.依據規範填制報關單、報檢單
3.做好報關、報檢的預錄入工作
檢驗檢疫的申報
1.備齊全部資料,所需的全套資料並支付相關的費用
2.完成現場查貨及抽樣工作
3領取檢驗證書
海關的申報
1.備齊報關所需的全套單證
2.完成關税繳納
清關後的資料蒐集及整理
資料整理
外貿業務的開拓
1.蒐集、整理相關的市場信息
2.搜尋潛在的客户資源
3.瞭解潛在客户所在國的政治、經濟政策及動向
4.與客户溝通、交流並建立業務關係
5.主持或指導合同的磋商、簽訂、履行及善後的相關事宜
6.團隊內部業務信息的溝通與交流
維護客户
1.聯絡客户
2.接待客户
3.管理文檔
4.回訪客户
貨代類崗位羣
接單
1.核實客户信息
2.入單
3.託運出單
4.購買保險
訂艙
1.確定船公司/航空公司
2.下訂艙單
動態跟蹤
1.跟蹤
2.貨物接收安排
3.報關
4.裝船確認
5.索要提單
目的港服務
1.送貨
2.收款
3.資料存檔
開發客户
1.前期準備
2.製作服務報價方案
3.客户跟蹤及維護
國際營銷類崗位羣
認知企業
1.瞭解公司產品
2.瞭解客户分類
收集信息
1.收集行業信息
2.收集競爭者信息
3.收集市場行情
分析信息
1.輸入數據
2.分析數據
3.輸出數據
信息採集及歸檔
商品及供應商的信息採集
銷售前期準備
1.蒐集整理與產品、客户、貨物運輸及市場等有關的資料和信息
2.供貨商的信息採集及確定
3.熟悉整個業務鏈節及相關部門的工作流程
4.協助業務員簽訂供貨合同並建立銷售台賬
供貨商的選擇及供貨合同的簽訂
1.明晰出口合同條款的相關規定
2.依據出口合同的品質、數量及交貨期等要求確定合適的生產廠商或供貨商
3.與生產廠商或供貨商簽訂供貨合同並建立銷售台賬
開拓市場
1.蒐集、整理相關的市場信息
2.搜尋潛在的客户資源
3.瞭解潛在客户所在國的政治、經濟政策及動向
4.與客户溝通、交流並建立業務關係
5.主持或指導合同的磋商、簽訂、履行及善後的相關事宜
6.團隊內部業務信息的溝通與交流
維護客户
1.聯絡客户
2.接待客户
3.管理文檔
4.回訪客户
電商類(含跨境)崗位
電商類市場調研
1.收集市場行情
2.制定產品策略
尋找電商類供應商
1.根據市場預期找尋貨源
2.協商洽談
3.線下供應商開拓
電商類產品發佈
1.製作產品詳情
2.設計產品關鍵詞
商品採購
1.編制合同計劃
2.與供應商簽訂合同
3.跟進合同交貨
4.產品入庫管理
5.跟進庫存狀態
6.提出營銷修改方案
電商店鋪運營維護
1.跟進店鋪銷售情況
2.進行店鋪業績評估
3.提出解決方案
在線購買引導
1.洞察客户需求
2.及時觀察客户
3.有針對性回覆信息
4.恰當推介
5.給出購買建議
處理客户問題
1.傾聽客户訴求
2.恰當進行溝通交流
3.解決客户問題
4.及時收集並反饋給相關部門
積累客户信息
1.及時收集客户信息
2.對客户信息進行總結、歸類
3.及時反饋給相關部門
進行產品管理
1.整理產品資料信息表
2.協調貨物相關週期
3.庫存管理
4.產品入庫管理
策劃電商站內活動推廣
1.站內活動策劃
2.選擇推廣方式及工具
3.進行成本控制和預算
4.實施策劃方案
5.效果評估
策劃電商站外活動推廣
1.社交媒體營銷
2.相關站外平台網站推廣
3.EDM郵件營銷
4.線下推廣
撰寫產品文案
1.產品分析
2.目標消費者分析
3.賣點總結並撰寫文案
撰寫活動文案
1.活動文案的全年規劃
2.素材的收集和整理
3.文案的撰寫及定稿
撰寫推廣軟文
1.創意收集
2.軟文的創作和定稿
編撰品牌策劃活動
1.編制年度品牌推廣計劃
2.制定具體的活動策劃方案
3.做好活動費用預算
一般性產品市場推廣
1.組織市場調研
2.開展市場推廣活動
3.分析、總結推廣活動
注:
1.原則上應安排學生在實習(單位)相關部門進行輪崗實習,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
2.建議每學生的實習至少應為四個崗位類中的一類(外貿類、貨代類、國際營銷類、電商類),每一類崗位能完成上述職業能力要求的2/3就算完成實習任務;實習學生根據企業(單位)部門業務實際需要,確定相應的具體實習時間;對通過頂崗實習實現就業的實習學生,根據企業崗位實際需求和學生實際情況,進行至少一個學期或半年以上的頂崗實習。
3.可根據企業(單位)工作任務實際和職業技能要求,通過參觀、崗前培訓、實際操作等方式,使學生熟悉工作職責、業務流程、工作規範,掌握相應職業技能。
參考資料: [3] 

國際商務教學條件

國際商務教師隊伍

  • 實驗指導教師
學校和實習企業(單位)應建立實習指導制度,應當分別選派經驗豐富、業務素質好、責任心強、安全防範意識高的實習指導教師和專門人員共同組建實習指導團隊,全程指導、共同管理學生實習。
(1)企業指導教師
企業指導教師應具有專科以上學歷或初級以上技術職稱或具有相應的職業(崗位)證書,具備教育教學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素質和能力,一般由具有3年以上實踐經驗的業務骨幹擔任實習指導教師。
(2)學校指導教師
學校指導教師應有“雙師”資格,具有一定的相關崗位實踐工作經驗,熟悉學校頂崗實習的規定和要求。 [3] 

國際商務設備資源

  • 專業設施
實習企業(單位)能為實習學生提供頂崗實習必需的資料、設施設備、業務操作規範培訓,並派有工作經驗的專業人員指導頂崗實習;能對實習學生進行規章制度教育、日常考勤管理和業務管理;能對實習學生進行崗前安保知識培訓提供必要的實習安全保護措施、勞動防護用品、保險等,負有實習安全保護的責任。
  • 安全保障
實習企業(單位)能提供2人及以上的與專業相關的實習崗位。但頂崗實習學生的人數不超過實習單位在崗職工總數的10%,在具體崗位頂崗實習的學生人數不高於同類崗位在崗職工總人數的20%。
實習企業(單位)應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不得安排學生到酒吧、夜總會、歌廳、洗中心等營業性娛樂場所頂崗實習;應遵守國家關於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的規定,並不得安排學生在法定節假日實習、安排學生加班和夜班,不安排超越實習學生年齡、體力和專業知識以及承受能力的工作。
能提供學生頂崗實習期間所需的基本生活保障等優良的實習環境,應向頂崗實習學生按工作量或工作時間支付合理的實習報酬,不得截留應給予學生的各種津貼、補助。 [3] 

國際商務質量保障

  • 實習成果
實習學生應在頂崗實習結束時提交頂崗實習企業(單位)證明材料,必須提交以下成果中的任一項:
(1)頂崗實習總結報告一篇(3000字左右)。
(2)實習期間形成的調研報告、分析報告、工作方案或論文。
(3)實習期間完成的實物作品圖文説明材料或音視頻説明材料。
頂崗實習總結報告主要內容包括:頂崗實習基本情況,頂崗實習評價,頂崗實習技術總結,頂崗實習思想道德總結,對頂崗實習的意見和建議等。 [3] 
  • 考核評價
(一)考核內容
實行學校和實習企業(單位)共同考核制度。着重考核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職業素養與崗位勝任能力,可圍繞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組織紀律與職業道德、專業業務水平與實際工作能力、成果與業績等開展。
(1)考核實習學生的崗位職業素養。包括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耐心細緻,嚴謹認真,保密意識,吃苦耐勞,堅定意志等品質;熟悉實習企業制度文化,遵守實習企業規章制度,靈活應變的處事能力;創業創新精神,團隊合作意識,團隊合作能力。
(2)考核實習學生的崗位業務能力,比如外貿業務處理能力、商務訂單處理能力、市場營銷推廣能力、客户管理能力、電商運營能力等,具體要求見上面實習內容的要求。
(二)考核形式
採用企業(單位)考核與學校考核、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建議採取崗位工作技能展示、實習彙報答辯展示等多種靈活表現方式。
(1)企業指導教師對實習學生的考核包括實習過程評價和實習業績評價兩部分。實習過程評價主要考核學生在崗位實習時的工作表現,實習業績評價主要考核學生崗位實習任務完成情況。建議二者的比例為1:1,考核結果填寫在頂崗實習企業鑑定表中。
(2)學校指導教師對實習學生的考核包括總結材料評價和實習答辯評價兩部分。總結材料評價主要看學生的實習筆記頂崗實習報告(或實習期間形成的調研報告、分析報告、工作方案或論文或實習期間完成的實物作品的圖文説明或音視頻説明材料),實習答辯評價主要通過彙報答辯看學生實習的實際成效。建議二者的比例為1:1,考核結果填寫在頂崗實習學校鑑定表中。
(三)考核組織
學校和實習企業共同組織頂崗實習考核工作。由企業指導教師與實習企業相關負責人組成企業考核小組。由學校指導教師與二級院系相關負責人組成學校考核小組。
(1)企業(單位)考核原則上佔總成績的60%~70%;學校考核原則上佔總成績的40%~30%。
(2)考核實行等級制,分為優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個等級,優秀為85~100分,良好為70~84分,合格為60~69分,不合格為60分以下。學生考核合格者獲得學分。學校為合格學生頒發由實習企業和學校共同認定的高等職業院校國際商務類專業學生頂崗實習經歷證書,並納入學籍管理內容。
(3)頂崗實習結束後兩週內,學校頂崗實習考核小組要組織全體實習指導教師總結實習工作,並撰寫書面指導實習總結報告。各組實習指導教師在實習結束一個月內將實習工作總結學生頂崗實習手冊(含實習筆記、實習報告、頂崗實習企業鑑定表、頂崗實習學校鑑定表等)交院系存檔。 [3] 
  • 實習管理
(一)管理制度
頂崗實習工作主要由學校管理,學校組織學生頂崗實習應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並據此制訂具體的管理辦法,採用頂崗實習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學校管理、實習企業(單位)管理學生自主管理及家長配合管理的頂崗實習四方合作的日常管理體系,規範頂崗實習的過程控制。頂崗實習管理制度至少應包括以下內容。
(1)學校與頂崗實習企業(單位)的合作協議與管理制度。
(2)頂崗實習實施辦法。
明確頂崗實習實施機構、組成、分工、流程、工作要求和提交的實習成果等。
(3)頂崗實習指導教師工作職責。
明確企業指導教師及學校指導教師工作職責和工作量考核辦法。
(4)頂崗實習學生管理辦法。
頂崗實習前,校、企和實習學生三方應簽訂頂崗實習三方協議書,明確學校、企業(單位)和學生的各自責任、權利和義務所有實習學生都需與校方簽訂實習安全承諾書,對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的交通安全、生產安全、設備安全、生活安全做出規定。
(二)過程記錄
學校和實習企業(單位)應加強學生頂崗實習的過程管理促進頂崗實習管理工作不斷規範化,確保學生頂崗實習的正常秩序。
實習學生應按要求籤訂頂崗實習協議書、實習安全承諾書按規定辦理頂崗實習所有相關手續。實習學生按要求認真撰寫實習週記,記錄每個工作周的實習過程和實習心得,為撰寫實習報告積累素材,並定期交給學校指導教師檢查、留存。
企業指導教師負責記錄實習期間學生崗位變動情況,審閲學生實習記錄及實習成果並簽字確認;撰寫頂崗實習指導日(周)志,記錄實習指導過程和指導心得。
學校指導教師定期聯繫實習學生,針對頂崗實習中的各項問題進行指導,並填寫註明時間和指導內容的頂崗實習教師指導記載表。
學校指導教師和企業指導教師實行每月一次溝通交流制度頂崗實習指導日(周)志和頂崗實習教師指導記載表是實習企業和學校對實習指導教師進行業績評價和報酬發放的重要依據。
(三)實習總結
1.實習學生總結
實習學生應按要求認真撰寫頂崗實習報告,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反映頂崗實習過程與體會,總結頂崗實習的不足與成果。
2.指導教師總結
指導教師的總結應包括指導過程情況彙報和學生考核情況彙報。
3.專業總結
專業的總結包括頂崗實習的組織情況、實施情況開展的彙報。還應包括專業相關度、崗位吻合度(含輪崗和學生崗位適應性)、實習時間與實習條件滿足度、實習管理制度實效性、實習目標達成、三方實習滿意度、實習中存在的問題或成功經驗與改進措施等。
對於統一安排學生去企業(單位)頂崗實習的,學校應與實習企業(單位)聯合建立頂崗實習交流、總結與表彰機制。召開頂崗實習座談會,交流實習心得;評選優秀實習生、優秀指導教師,召開頂崗實習總結表彰大會,學校和企業指導教師代表分別做頂崗實習工作總結,優秀實習學生做頂崗實習經驗交流彙報,並進行實習成果展示交流,為優秀實習生和優秀指導教師頒發榮譽證書;增強實習學生和指導教師的成就感和榮譽感,促進頂崗實習質量不斷提升,穩步提升頂崗實習工作的科學性和可持續性。 [3] 

國際商務培養模式

  •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
學校一直以來圍繞打造“雙師雙能型”師資隊伍,建立校企人力資源共建共享機制,設立共建專業項目教師工作室、實踐教學能力發展中心,聚焦提升教師科研創新能力、專業建設能力和崗位實踐能力,加強專業一體化建設,圍繞校企合作建設制定指導意見,將跨境電商的新平台、新技術、新規範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結合行業發展研究與本地經濟重點開展應用性研究,及時轉化到教育中,加大新型課程研發建設力度。多管齊下,推動外貿新業態與教育緊密結合,教育與實踐高度契合,打造產教融合典型示範。
經濟學院國際商務專業(校企合作)聚焦區域優勢產業集羣,加快推進國際商務人才培養模式迭代升級,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為本地國際商務的經濟發展培養適應人才。專業建設上深入推進“共研、共建、共享、共搭、共施”的融合性、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心態。形成具有區域示範引領作用的UBL“產學研用創”五位一體的建設新範式,創新產教融合方式,推進應用型專業深度轉型發展。以“標準、內容、團隊、場景、管理”五大輸出為核心,重構專業的課程體系和培養機制,建設開放和跨界融合的國際商務與多學科交叉專業教育,形成高度關聯、貫通融合、持續創新的國際商務、跨境電商產學一體教育體系。
代表院校:山東女子學院 [9] 
  • 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
基於“精專業、強外語、融文化”的高職國際化人才培養理念,學校系統重構一、二、三課堂,創新高職商貿類國際化人才培養框架,修訂完善學生培養的國際化素養學分,將其納入人才培養方案,科學引導國際化素養培育與評價考核。第一課堂開設國際化特色模塊課程,建設數字化教學資源,嵌入國際化素養學分;第二課堂開發國際化人才培優項目,分類分層開展,拓展國際化視野;第三課堂開拓國際化服務實訓,選派優秀學生開展國際志願服務、海外文化交流、境外帶薪實習,以國際實踐項目為載體提升綜合實踐技能。
圍繞學校國際化人才培養聚焦的“一帶一路”重點國家,學校聯合行業企業共建國際化育人平台,實現了研究成果轉化為育人資源與培訓素材、教育智庫專家轉化為企業海外培訓師、行企專家轉化為國際化人才培養行業導師、政府國際交流活動轉化為國際化人才培養載體、企業海外基地轉化為國際化人才培養實訓項目與實踐實戰基地五大轉化。
學校通過建設專業類、語言和文化類國際化課程,開發國際化培優項目和拓展國際化實踐實戰項目,提升學生國際化服務能力。精專業體現在國際化人才專業知識更博、職業技能更精、職業素質更高;強外語體現在國際化人才應熟英語、會二外;融文化體現在國際化人才除具備一般性的國際化素質與能力外,還需對中華傳統文化及特定國別區域文化有更多瞭解,具備較強跨的文化交際能力。
代表院校:浙江金融職業學院 [10] 

國際商務發展前景

國際商務職業證書

電子商務師、跨境電商專員。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及專業簡介(截至2019年)》) [1] 

國際商務專業銜接

銜接中職專業舉例:國際商務
接續本科專業舉例:國際商務 [1] 

國際商務就業方向

面向國際市場採購專員、國際市場營銷推廣專員、國際市場銷售專員、跨境電商營銷專員、國際商務專員等崗位(羣)。 [4] 

國際商務開設院校

地區
開設院校
北京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
北京匯佳職業學院
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
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
天津
天津市職業大學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
天津濱海職業學院
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天津商務職業學院
天津國土資源和房屋職業學院
天津交通職業學院
天津城市職業學院
河北
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建材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政法職業學院
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
唐山職業技術學院
石家莊財經職業學院
河北對外經貿職業學院
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
保定理工學院
河北勞動關係職業學院
曹妃甸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
太原學院
山西省財政税務專科學校
山西工商學院
山西國際商務職業學院
內蒙古
內蒙古工業大學



遼寧
遼寧商貿職業學院
大連楓葉職業技術學院
大連航運職業技術學院

黑龍江
黑龍江東方學院
黑龍江商業職業學院
哈爾濱城市職業學院

上海
上海大學
上海東海職業技術學院
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上海電機學院
上海政法學院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上海商學院
上海城建職業學院
上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上海震旦職業學院
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
上海立達學院
上海濟光職業技術學院
上海建橋學院
上海工商外國語職業學院
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
上海中華職業技術學院
上海工會管理職業學院
江蘇
江蘇城市職業學院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
金陵科技學院
連雲港職業技術學院
南通職業大學
揚州市職業大學
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南通理工學院
硅湖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
應天職業技術學院
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航運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
南京科技職業學院
鐘山職業技術學院
無錫南洋職業技術學院
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建東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蘇州高博軟件技術職業學院
南京城市職業學院
江蘇第二師範學院
江蘇省省級機關管理幹部學院

浙江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
温州職業技術學院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台州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
嘉興職業技術學院
麗水職業技術學院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長征職業技術學院
温州科技職業學院
浙江外國語學院


安徽
淮南師範學院
蕪湖職業技術學院
淮南聯合大學
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
民辦萬博科技職業學院
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安徽外國語學院
安徽工商職業學院
安徽中澳科技職業學院
阜陽科技職業學院
安徽財貿職業學院
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
福建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
福建商學院
黎明職業大學
福州職業技術學院
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福州英華職業學院
廈門華廈學院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
廈門華天涉外職業技術學院
泉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對外經濟貿易職業技術學院
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
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
廈門東海職業技術學院
泉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
江西旅遊商貿職業學院
江西財經職業學院
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
江西工程職業學院
西楓林涉外經貿職業學院
贛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山東
青島理工大學
山東建築大學
山東財經大學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青島濱海學院
青島大學
煙台大學
日照職業技術學院
曲阜遠東職業技術學院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職業學院
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女子學院
煙台南山學院
煙台職業學院
德州科技職業學院
濰坊科技學院
淄博職業學院
山東外貿職業學院
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
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經貿職業學院
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
青島工學院
山東商務職業學院
山東輕工職業學院
山東政法學院
臨沂職業學院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
山東管理學院
山東農業工程學院
青島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河南
鄭州大學
鄭州輕工業大學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
河南工程學院
河南財政金融學院
南陽理工學院
黃河科技學院
鄭州科技學院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
鄭州財經學院
河南經貿職業學院
鄭州財税金融職業學院
湖北
武漢工程大學
湖北理工學院
長江職業學院
武漢城市職業學院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
武昌職業學院
武漢商貿職業學院
湖北第二師範學院



湖南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科技職業學院
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
保險職業學院
湖南外貿職業學院
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岳陽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
韶關學院
韓山師範學院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深圳職業技術大學
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
東莞理工學院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新安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
羅定職業技術學院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商學院
江門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
廣東科貿職業學院
廣州華商職業學院
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



廣西
廣西民族大學
百色學院
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
廣西財經學院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
桂林旅遊學院
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
廣西英華國際職業學院
柳州城市職業學院
廣西經濟職業學院
廣西培賢國際職業學院
海南
海口經濟學院
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重慶
重慶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
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
重慶商務職業學院
四川
四川師範大學
民辦四川天一學院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國際標榜職業學院
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
四川商務職業學院
四川城市職業學院
成都師範學院
成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貴州
貴州商學院



雲南
昆明學院
雲南商務職業學院
雲南交通運輸職業學院

陝西
西安工程大學
西安外事學院
陝西職業技術學院
西安思源學院
陝西服裝工程學院



新疆
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新疆天山職業技術大學


2023年12月09日摘錄 參考資料: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