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防費

鎖定
國防費(national defence expenditure)國家用於國防建設和戰爭的專項經費。國防費是國家分配社會產品所形成的特定部分和財政預算支出的一個項目。
中文名
國防費
外文名
national defence expenditure
性    質
專項經費
國防費的分配與使用一定程度上決定着軍事力量的規模、結構和發展速度,體現國防發展戰略,影響着維護國家安全任務的完成。國防費按使用主體分為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直接費用是用於軍隊建設、戰備和作戰的費用,由國家財政直接撥給軍隊並由軍隊掌握使用。間接費用則由政府相關部門掌握支配,這些部門的經費投入對增強國防能力具有一定作用。多數國家的國防費由人員生活與訓練費、公務事業費、物資購置與儲備費、裝備設施建設與維修費、軍事研究與發展費、準軍事力量費、戰爭動員費、作戰費及其他與國防有關的經費構成。有的國家還包括軍事援助費、軍事生產補償費,以及軍事聯盟費。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防費主要是軍隊預算經費。國家或地區的國防費數額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①國際國內環境。世界局勢的緊張程度,國際軍事對抗程度,周邊國家的軍事態勢,以及國內政治與民族衝突等因素,直接影響國防費的規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1945年的軍事開支佔聯邦預算的88.8%,戰後下降到25%左右。在朝鮮戰爭越南戰爭期間,又躍增到40%~60%。②國家安全戰略與軍事戰略。推行全球或地區霸權主義政策的國家,通常保持高額的國防開支。推行地區擴張戰略的國家,其國防費規模也較大。推行防禦戰略的國家,以防禦外來侵略和顛覆、維護國家利益為目的,國防費規模一般較小。③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水平從根本上決定着一個國家的國防費規模。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國民生產總值多,國防投入能力強,國防費規模大。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國家,國民生產總值少,國防投入能力弱,國防費規模相應較小。④國家財政收入狀況。在經濟發展水平一定時,國家財政收入狀況直接影響國防投入規模。只有財政收入保持在國民生產總值的適度比重,政府才有能力投入適度規模的經費用於國防建設。財政收入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偏低,就會制約國防費的投入能力,難以滿足國防建設的基本需要。⑤軍事科學技術發展。隨着軍事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武器裝備技術性能的提高,用於軍隊人員戰備訓練和武器裝備的研製、採購費用也迅速增加,拉動了國防費的增長。美國20世紀40年代研製F-80亞聲速戰鬥機的經費為471萬美元,70年代研製F-14戰鬥機的費用為12億美元,80年代研製F-117A隱身戰鬥機的費用為30億美元,而B-2戰略轟炸機的研製費已超過100億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一架美製戰鬥機售價僅幾萬美元;20世紀80年代初,每架售價2500萬美元;到21世紀初,每架售價已高達7000萬美元。國防費開支是保衞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國家安全所必需的,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國防費開支對經濟具有正負兩方面的影響。適度的國防費開支有助於經濟發展,國防費開支培養的軍事人才、形成的軍事設施、發展的軍事技術等,其軍民通用部分能夠以各種形式不同程度地服務於並促進國民經濟發展。過度的國防費支出對經濟發展會產生負面影響,超越國家財力可能的國防費支出,擠佔其他公共部門的財政資金,影響國民經濟發展;有時還會引發過度的債務發行、貨幣投放、税率上調與通貨膨脹,從而導致國民經濟結構畸形化,阻礙國民經濟發展。進入21世紀,在超級大國國防費持續增長的帶動下,世界各國國防費規模總體上呈增長趨勢。注重軍事人力資本投入,加強高技術軍種建設,重視高技術裝備的研製和技術儲備,將成為國防費結構調整的共同趨勢。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