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民基礎社會保障包

鎖定
國民基礎社會保障包的內容包括:用名義賬户制統一各類人羣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實行全國統籌;醫保參保補貼實現“費隨人走”,人口跨行政區流動時補貼由上級政府承擔。這些待遇都記錄到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卡中,全民均可享受。社會保障卡具有補貼結算功能,並實現全國範圍的可攜帶。 [1] 
中文名
國民基礎社會保障包
性    質
具有補貼結算功能

國民基礎社會保障包實行範圍

“國民基礎社會保障包”制度。即實施主要由中央和省級政府承擔支出責任的、低標準均等化的“國民基礎社會保障包”制度,以促進人口自由流動,保障國民基本社會權益;2018年~2020年間,“國民基礎社會保障包”兜底功能基本完備,政策可持續性逐步體現。
該制度內容將最終取代户籍制度。擴大房產税試點範圍,過渡期後全面推開,並明確為區縣級政府主體税。按照消費地原則,將國內消費税劃為地方税,由生產環節改為零售環節徵收,同時將車輛購置税劃歸地方税。全面減並非税收入,市、區縣政府每項非税收入徵收均需要省級人大以上批准。 [1-2] 

國民基礎社會保障包主要內容

保障包的內容當前包括:用名義賬户制統一各類人羣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養老保險(放心保)基金實行全國統籌,現行參保補貼政策不變。
國民基礎社會保障包還包括,中央政府對義務教育生均經費實行按在校生人數均一定額投入1500元/人年,對全國低保對象按人頭實行均一定額補貼100元/人月。
“國民基礎社會保障包”如果得以順利推廣,上述待遇都將統一記錄到個人社會保障卡中,不分户籍全民普惠享受。也就意味着社保碎片化難題的破冰,以及户籍壁壘的突破。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