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國家電網館

鎖定
國家電網企業館坐落在上海世博會浦西園區,用地面積4000平方米。國家電網館將以“創新,點亮夢想”為主題,展現未來自然、人和社會的和諧共生關係。其核心展項 “六面影像、懸浮體驗” 的精彩“魔盒”將上演一場持續4分50秒的720度空間多媒體視聽盛宴,讓參觀者“沉浸式”地體驗自然能量的可持續利用將帶來的美好未來。
中文名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國家電網館
展館位置
D片區
展館主題
創新,點亮夢想
造型亮點
“魔盒”
建築面積
4000 m²
作    者
趙小均(建築) 布魯克納(創意)
企業特別日
7月26日
規劃建設方
國家電網公司
設計團隊
趙小均(建築) 布魯克納(創意)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國家電網館展館介紹

其建築設計不僅表達了國家電網“創新,點亮夢想”的世博參展主題,在建築的各個細節也體現了綠色、可持續性的理念以及對參觀者的人文關懷,充分演繹了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世博主題。
國家電網企業館效果圖 國家電網企業館效果圖
國家電網企業館首先利用建築外部架空設計,形成總面積達1100平方米的遮陽避雨區;觀眾排隊等候的通道,順應了上海夏季主導風向,可以引來夏季涼風,提高了人員等候區域的舒適度;如果完全無風,國家電網企業館將採用增強型通風系統,通過加熱建築天井上部空氣,利用自然拔風,形成空氣對流。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在無風的極端天氣狀況下實施的增強型通風,其建築天井上方的空氣加熱,實際上利用的是國家電網企業館的地下變電站變壓器產生的大量餘熱實現的,不需耗費額外能源,實現了環保性、科學性的完美統一。
與其他展館最為不同的是,國家電網企業館的地上建築是展館,地下部分則是專為世博園區和展館供電的高新技術變電站,被譽為上海世博會的“能量之心”。為了突出這一功能並引導觀眾近距離感受“電”的魅力,設計者特別連接地上與地下部分,使之成為一個別具趣味的新的參觀節目。
國家電網公司強調,國家電網企業館將以國家電網的創新實踐所帶來的未來新能量為核心,所未有的多媒體視聽藝術手段,全方位地展示國家電網的企業形象及其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走進國家電網企業館,觀眾將充分了解電能和電網,真切體驗國家電網描繪的未來生活,點亮對未來的嚮往。 [2]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國家電網館建築外觀

整個建築體現了“低碳”和“親民”的設計理念。展館外表是網格狀肌理,粗細交錯、虛實相間,寓意着電網與美好生活的藝術融合。展館中央,巨大透明的“魔盒”騰空躍起,具有極強的視覺衝擊力。作為整個展館建築的主體部分,白天,它呈現出光影流動,將參觀者帶入電網新技術的暢想世界;夜晚,它被突然“點亮”,怦然心動間,世博“能量之心”星光迸射,在世博的夜空中耀眼生輝;參觀者無論在展館前、廣場上,還是在遠處的步行道上,都能看到其猶如煙火盛放般的美景,並將切身感受到其堅強而有力的脈動。 [1]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國家電網館企業館日

鋼結構封頂
鋼結構封頂(2張)
7月26日,隨最後一根鋼樑徐徐升起,上海世博會國家電網公司企業館實現鋼結構封頂,整個展館初具雛形。與此同時,國家電網館宣佈2010年7月26日為上海世博會國家電網企業館日。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局長特別助理張藴傑、上海市電力公司黨委書記趙義亮等出席封頂儀式並致辭。
國家電網館確定7月26日為企業館日,是為紀念一百多年前中國亮起的第一盞電燈。1882 年 7 月 26 日,上海南京東路上亮起了上海灘第一盞電燈,中國第一家發電公司——上海電氣公司正式投入商業化運營,這是上海文明史上的重要時刻,也拉開了中國電燈史的紀元。從此以後,人們告別了煤油燈的時代,中國的大地上亮起了電燈,中國人向着更美好的城市生活邁進了一大步。
國家電網企業館位於上海世博會浦西園區,佔地面積4000平方米,參展主題是“創新,點亮夢想”。建成後,整個展館將由覆滿網格的兩部分建築支撐起一個光影幻動、流光異彩的透明晶體“魔盒”。
鋼結構封頂的現場,國家電網館的主秀“魔盒”已經初具雛形。作為國家電網館的核心展區,這個足以容納200多名參觀者的“魔盒”明年將會上演一場視聽盛宴。屆時,當參觀者進入“魔盒”,立即將被96塊LED屏幕所形成的720度空間包圍,緊接着,一場持續4分鐘的多媒體視聽盛宴開始帶領參觀者感受自然能源轉化成人類可用能源的過程,每一位參觀者都將成為能量的一分子,沉浸於整個展館中。
“魔盒”除了帶給參觀者震撼的內部展示效果外,同時還為等候參觀的觀眾專門設計了遮陽避雨區域。據國家電網館負責人介紹,上海世博會舉行期間將經歷炎炎夏日,國家電網館的人性化設計將為參觀者營造舒適的環境。國家電網館的等候區不僅擁有面積達1100平方米的遮陽避雨區,觀眾排隊等候的通道還順應了上海夏季主導風向,可以引來夏季涼風。即便在完全無風的情況下,國家電網館也將採用增強型通風系統,通過展館自身產生的餘熱加熱建築天井上部空氣,利用自然拔風,形成空氣對流,等候區將始終保持涼風習習,讓參觀者不必為在夏日高温中排隊而擔憂。
國家電網館響應政府舉辦“平安、快樂”世博會的號召,對在高温中奮戰在建築現場的上百位工人們採取了人性化的工作措施,包括高温時段停止作業、在工地設立空調休息室等,以保證一線工人的安全與健康。 [3]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國家電網館設計方案

一、項目概況
國家電網企業館效果圖 國家電網企業館效果圖
國家電網企業館位於上海世博會浦西企業館園區(D11片區),北側緊鄰龍華東路,西側靠近局門路,東側與航天館相鄰,南側為園區內主通道。用地總面積為4000平方米。本項目的地下空間為110KV蒙自變電站,企業館將建造在變電站上方。企業館地上部分為三層,總建築面積5560平方米。
二、項目定位
國家電網公司是以投資、建設、運營電網為核心業務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承擔着為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提供安全可靠優質的電力供應與服務的基本使命。上海世博會將是探討人類城市生活的盛會;是以“創新”和“融合”為主旋律的交響樂,是又一場人類文明進步的精彩演繹。國家電網公司上海世博會企業館是上海世博會企業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應以一種什麼形象展現給我們呢?
國家電網公司作為關係國家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和全球最大的公用事業企業,國家電網公司在傳輸方式上運用先進的技術配送目前全球最清潔的能源----電,所以企業館設計應以可持續發展的建築理念和高端的建築技術和來體現國家電網公司企業形象,建築形態應既穩重、大氣又不失活潑飄逸,建築材料的選擇應是綠色的、生態的。只有符合這些方面的企業館,才是國家電網公司的企業館,才能夠對國家電網公司展示企業風采,塑造企業形象,擴展企業影響,提升品牌價值有深遠的意義。
三、構思理念
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在眾多的城市生活構成要素中,電無疑是城市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能源之一,安全經濟、清潔的輸配電網絡推動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電網就像一把巨大的保護傘,為人們日常的生活提供堅實的保障。
榕樹概念的引入
通過分析國家電網主網架示意圖,可以看到我國電網是以華中電網為中心,周邊圍繞西北電網、華北電網、東北電網、華東電網以及南方電網,其排布方式是極其理性的;電網脈絡清晰,主次分明,猶如一棵蜿蜒有力的大榕樹紮根在我國的大江南北。
榕樹是世界上樹冠最大的樹種,枝葉茂盛,根系發達,從它樹枝上向下生長的垂掛“氣根”,落地入土後成為"支柱根"。這樣,柱根相連,柱枝相托,枝葉擴展,形成蔚然成林的奇觀 ,“大樹底下好乘涼”就是專指榕樹的這一特性。榕樹的生命力非常強盛,她不怕貧瘠的土地,紮根於亂石瓦碩間,也照樣根深葉茂,就好像國家電網公司的企業特性,電力就像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養分,電網構架起城市生活持續發展的樹脈。電網延展到城市每個角落,無論何時何地,為城市發展和人類生活提供能量。電網的發展與城市的規劃發展緊密相連,層層電網無時無刻不在為城市生活注入活力。電網所至、電力來到了城市各個角落,城市得以加速發展,生命展現無限活力。電網是值得信賴與依託的,如同“榕樹之脈”,她維繫着城市的跳動,激發出城市的活力。
在08年年初雪災中,國家電網多處受損,但電力公司很快修復了受損電網,為國家及時恢復了救命能源----電能的配送,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猶如一把巨大的保護傘,保護着民眾的生命安全。我們説“大樹底下好乘涼”是對國家電網最形象的比喻。榕樹的特性與國家電網公司的企業精神是契合的。
在建築設計上,我們從對國家電網主網架示意圖分析和榕樹的特性中得到靈感,把建築屋頂設計成一棵抽象的,帶有浪漫色彩的榕樹,暗喻國家電網的蓬勃發展,建築空間設計運用黃金分割率理性的劃分出完美正方來整合建築空間,使建築展現出一種既穩重大氣,又不失浪漫飄逸的性格,屋頂的榕樹造型將會通過生態系統、光能系統、電能系統的綜合利用,在館區內獨樹一幟,吸引更多的參觀者來到國家電網企業館,感受與眾不同的參觀樂趣。
綜上所述,把國家電網的企業特性與榕樹的造型作為設計理念,表達了國家電網公司高大中的温和、堅實中的温情、義務中的責任;也喚醒人們內心的美好意識,讓城市之脈的未來更具持久的活力,讓城市更多夢想,讓生命更多精彩。 [1]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國家電網館設計特點

美感與寓意
國家電網企業館效果圖 國家電網企業館效果圖
整個展館由覆滿網格的兩側建築支撐起流光異彩的透明晶體“能量之盒”。網格狀肌理是城市網絡肌理和供電系統網絡結構的藝術融合,暗喻安全、優質、清潔、可靠供電的電網創新之路。“能量之盒”白天光影流動,展示電網新技術;夜晚突然“點亮”,使參觀者在展區各處甚至遠處均能看到如煙火盛放般的燈光和影像效果。
人性關懷理念
國家電網公司企業館設計貫穿“電網發展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理念,從細節體現人性關懷。“能量之盒”下方可提供遮陽避雨的長廊;地下變電站被稱為上海世博會的“能量之心”,和展館融為有機整體。企業館領銜設計師是曾參與設計“水立方”等北京奧運場館的趙小均。他希望此次設計“昭示着一種內斂的活力和激情”,具有“環保、節能、親民”的氣質。
展館設計充分考慮了日照、日影和風等因素,力爭讓參觀環境採光充足、空氣流通;設置了獨立的無障礙出口,與無障礙電梯、無障礙衞生間和“安全、迅速、親切”的運營服務配合。
環保細節展示
展館建築表面佈滿圓孔,可滿足部分區域的自然採光需要;外牆和屋頂附有太陽能集熱板,通過被稱為 “向日葵”的12鏡太陽光導入系統,為部分區域提供照明。建築內部通道利用夏季風向,形成S形節能清涼走廊。 [4]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國家電網館藝術風格

作為上海世博會電力供應與服務全球合作伙伴,國家電網企業館的建築外觀設計充分體現了“創新點亮夢想”的主題,它是流動的光與凝重的線的組合,也是鋼鐵牆面之冷峻與透明晶體之絢爛的結合,具有極強的視覺吸引力。
國家電網企業館效果圖 國家電網企業館效果圖
整個展館由覆滿網格的兩側建築支撐起一個光影幻動、流光異彩的透明晶體“能量塊”。兩側網格狀的肌理粗細交錯、虛實相間,是城市網絡肌理和供電系統網絡結構的藝術融合,暗喻着安全、優質、清潔、可靠供電的電網創新之路;中央巨大的透明“能量塊”騰空躍起,宛若飛翔的夢幻,它是整個展館建築的華章,白天,它呈現出一派光影流動、凹凸變幻,將參觀者帶入了電力新技術的“奇妙暢想世界”,夜晚,它被突然“點亮”,猶如銀河乍泄,星光迸射,參觀者無論在展館前,廣場上,還是在遠處的步行道上,都能看到它煙火盛放般的美景,當參觀者離開展區、開始踏上回家的長路時,回頭遙望,它仍然在在世博的夜空中耀眼生輝,演繹着一個關於光與電的夢想。
國家電網上海世博企業館的建築設計,一直貫穿着“電網發展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思考,細節中的人性關懷頗為引人注目。建築中央巨大的“懸浮能量塊”,除了美學上的點睛意義,更重要的是,它還為排隊等候進入場館的參觀市民提供了一條遮陽避雨的長廊;“懸浮能量塊”下方是專為世博會園區和所有場館供電的高新技術變電站,被譽為上海世博會“能量之心”。設計者用全透明的地面結構,給市民提供了一個近距離了解電網設施的參觀節目,可謂是最近距離、最安全的“觸電”教育。
該企業館的領銜設計師是包攬了水立方等6個奧運場館的著名設計師趙小均先生。他將此次的展館設計作為他的又一次“創新”的挑戰和“夢想”的追求,希冀它“可以沒有那麼澎湃和張揚,卻一定昭示着一種內斂的活力和激情”。而“環保、節能、親民”是趙小均傾注在此次展館設計中的全新建築氣質。
展館的建築表皮佈滿了各種圓形的穿孔,它們既是展館外立面的一道亮麗風景,同時,還能滿足部分區域的自然採光需求;展館外牆附有太陽能集熱板,通過一個被稱為“向日葵”的12鏡太陽光采光導入系統,為地下室和VIP接待區提供照明;建築屋頂是生機勃勃的屋頂綠化系統;而建築內部的通道。
展館內部非常重視參觀者的舒適感受,內部空間的生態設計充分考慮了日照日影風矢量的變化,力爭讓市民在一個沒有日曬、採光充足、空氣流通的環境下輕鬆遊覽;展館還設置了獨立的無障礙出口,結合無障礙電梯、無障礙衞生間和獨特運營服務,確保了殘障人士的參觀需求。
國家電網公司將在後續的上海世博企業館宣傳活動中,走進社區,走近市民,以創新的服務,讓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夢想植入百姓生活;通過豐富的活動,邀請廣大市民共同走進世博盛會、分享創新夢想。 [5]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國家電網館設計理念

國家電網企業館效果圖 國家電網企業館效果圖
環保、節能、親民”:貫穿着“電網發展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思考,在細節凸顯人性關懷。即利用“魔盒”及建築架空,形成建築自有 的1100平米遮陽避雨區。建築中央巨大的“懸浮能量塊魔盒”下部可遮陽避雨;遮陽避雨區下方的地下室是為世博會供電的高新技術變電站,被譽為“能量之心”。設計者用全透明的地面結構,給觀眾提供了一個近距離了解電網設施的參觀節目。展館內部也非常重視觀眾 的舒適感受,空間的生態設計充分考慮了日照、日影和風矢量的變化,力爭讓觀眾在沒有日曬、採光充足、空氣流通的環境下輕鬆遊覽;展館還設置了獨立的無障礙通道。
展館的建築表面佈滿了各種圓形的穿孔,能滿足部分區域的自然採光需求;12鏡太陽光采光導入系統,為 地下室 和 VIP接待區提供照明;建築屋頂是生機勃勃的屋頂綠化系統;而建築內部人員排隊滯留的通道,更 在完全無風的情況下,也能通過增強型通風系統保持涼風習習。增強型通風系統(利用變電站餘熱) 加熱建築天井上部空氣,自然拔風,形成空氣對流
此外,在 等待區域採用細水霧降温系統降温。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國家電網館展示內容

“魔盒”運用六面式大體量LED屏幕展示方式,融合環保理念和世界頂級的高新科技,將給參觀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觀賞體驗,而這也是該項技術在世界展示活動上的首次運用。觀眾將站在距底部高3米的懸浮玻璃平台上,被112塊LED屏幕形成的720度空間包圍,前後、左右、上下將都是光影幻動的屏幕。一場持續4分50秒的720度空間多媒體視聽盛宴,將帶領參觀者感受自然能源轉化成人類可用能源的過程。在這4分多鐘裏,整個“魔盒”彷彿在旋轉一般,參觀者將獲得一種如同在衝浪時進入捲起的浪花中般的曼妙感受,自己彷彿也是整個宇宙能量的一部分。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國家電網館展覽亮點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國家電網館環保節能

國家電網企業館正面夜景效果圖 國家電網企業館正面夜景效果圖
國家電網館向參觀者提供了一種迴歸自然、極盡環保的可能,“魔盒”高度利用太陽能、風能等維持運作。場館內的生態設計充分考慮了日照、日影和風矢量的變化,為參觀者預設了一個沒有日曬、採光充足、空氣流通的遊覽空間。館內採用一個叫做“向日葵”的12鏡太陽光采光導入系統,將日光直接引入室內,以節約館內的電能供應;展館的頂部風口處設置了若干小型風能發電裝置,補充館內電能,形成循環利用能源的效果。整個場館內部的通道,讓參觀者能體會到清風徐來的妙趣。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國家電網館魔盒

“魔盒”將展現一場4分50秒的720度空間多媒體視聽盛宴。這段23聲道的全屏幕多媒體以藝術性、象徵性的手法描述地熱能、水能、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以自然和諧的方式送入城市,使未來城市生活空間發生變幻和關聯,使人們快捷溝通,心情愉悦,激發觀眾憧憬未來更便捷、更智慧、更環保的生活,昇華共築綠色地球的美好願景。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國家電網館智能電網

在國家電網館地下一層,智能電網綜合示範展示區被裝扮成了一個美輪美奐、變幻莫測的電力世界,讓參觀者近距離、多角度瞭解智能電網;透過寬大的玻璃窗,觀眾可以看到地下被譽為世博會浦西園區“能量之心”的110千伏蒙自變電站主變壓器的運行情況。這是首座服務世博會的智能變電站,其投入運行後的信息採集、傳輸、處理和輸出等流程均實現了數字化、智能化。 [6]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國家電網館館藏作品

根據世博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總主題,國電館主題為“創新點亮夢想”,充分呼應並演繹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總主題。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國家電網館能量之心

與其他展館最為不同的是,國家電網企業館的地上建築是展館, 地下部分則是專為世博會供電的高新技術變電站--世博會的能量之心。
為了突出這一功能並引導觀眾近距離感受“電”的魅力,
設計者特別連接地上與地下部分,使之成為一個別具趣味的參觀節目。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國家電網館點亮夢想

國電館以國家電網的創新實踐所帶來的未來新能量為核心,以前所未有的多媒體視聽藝術手段,全方位地展示國家電網的企業形象及其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觀眾將充分了解電能和電網,真切體驗國家電網描繪的未來生活,點亮對未來的嚮往夢想。
720度旋轉的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國家電網館六面影像

96塊LED屏構成720度六面體:
國家電網館章 國家電網館章 [7]
“魔盒”就是整個國家電網館的視覺中心,也是該展館將要展示的核心內容。主展區為觀眾展示“沉浸式”體驗,這與多數展覽採用“行走式”、“乘坐式”等常規手段不同。
整個“魔盒”離地面高6米,可同時容納250名參觀者。 進入位於展館二樓的“魔盒”後,觀眾站在中間懸空透明平台上,置身上下左右前後720度旋轉的六面影像音響多媒體展示中,周邊被96塊LED屏幕所形成的720度六面體空間包圍,前後、左右、上下將全部都是光影幻動的屏幕。持續約4分鐘左右的多媒體視聽盛宴,帶領參觀者感受 自然能源 轉化成 人類可用能源 的過程。在這4分鐘裏,整個“魔盒”彷彿在旋轉一般,觀眾體驗“沉浸式”視聽之旅---產生猶如衝浪時進入捲起的浪花中的感覺。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國家電網館歷史沿革

2008.12.19 發佈 建築外觀 設計方案,上海市電力公司總工程師滕樂天致辭
2010.7.26日 國家館日,紀念中國亮起第一盞電燈。
2008.07.25 簽署合同
2009.04.28 開工建館--奠基儀式: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上海常務副市長楊雄等出席儀式。
2009.12.30 完成土建
2010.05.01 正式開館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國家電網館交通狀況

各機場車站轉軌道交通或專用大巴;自備車分區停放,轉短駁接續。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國家電網館門票開放時間

4.20-25 試運行;5.1-10.31日9:00--22:30 正式開放;會有保留性開放,時間未定
指定日票 5.1-3;10.1-7;10.25-31日:普通200元 優惠110元(各館通用)
平日票價 普通票160元 優惠票90元 3次票400元 7次票900元(各館通用)
多次門票 除指定日外,任選3天或7天入園,1人1票,每天每張多次票僅限入園1次。
使用規則 不採用實名制,在 規定參觀次數 內,可供 多人 使用。
優惠對象
1.殘疾人士--持有殘聯、民政部門、軍隊頒發的有效殘疾證,外籍人士持有相關有效證件。
2.老年人--持有1950年12月31日及之前出生的有效身份證件。
3.學生--持有普通高等教育階段、高中教育階段和義務教育階段的有效學生證
或能夠證明其學生身份的證件,外籍人士持有相關有效證件。
注:普通高等教育階段在校生指各大專院校全日制在校生,含高職、大專本科及碩士博士研究生,
不包括 繼續教育學生、自學考試教育學生、夜校學生、函授教育學生、網絡教育學生、
各種在職教育的學生 及各種 成人進修課程學員。
高中教育階段在校生 含 高中、中專、職校及技校在校學生。
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 含 初中及小學在校學生。
4.兒童--身高超過1.2米的兒童。
5.中國現役軍人——持有軍隊頒發的有效軍官證、軍隊文職幹部證、士官證、士兵證或學員證。
:凡 優惠票 適用對象 須憑 相關證件,經 驗證後 才能持 優惠票 入園。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