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家幹部

(2004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國家幹部》的作者張平以《天網》《抉擇》、《十面埋伏》蜚聲文壇,沉寂二三年,以他的如椽巨筆,在直言諍諫“權謀文化”的醜惡現狀的同時,才氣勃發地勾勒出了一幅酣暢淋漓的當代政治社會畫卷。
中文名
國家幹部
作    者
張平 [1]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4年2月
頁    數
478 頁
定    價
39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06328876 [1] 

國家幹部內容梗概

常務副市長夏中民和常務副書記汪思繼都是在嶝江市工作多年的領導幹部,但每一次對他們的提拔動議,都會在嶝江引起軒然大波,引起方方面面的騷動和紛爭,有些人甚至以生命為代價也在所不惜!在新一屆黨代會和人代會即將召開之際,面對着老書記的即將離退,面對着書記市長位置的再次空缺,面對着新一輪的幹部人事調整,嶝江市又一次陷入空前的幹部與民眾的激烈對壘和殊死較量之中!誰將對他們的提拔任用起決定性作用,讓嶝江市的上上下下面臨着嚴峻考驗和巨大危機…… [2-3] 

國家幹部點評鑑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曾大大小小,斷斷續續進行過無數次整風和運動,而每次整風和運動的實質,其實都是對幹部進行整頓,也就是對那些具有真正領導身份的幹部進行整頓。所謂的波瀾壯闊的羣眾運動,究底裏都是一次次大規模的幹部整頓運動……改革開放以來,幹部一詞的內涵也在漸漸發生着變化,最大的變化莫過於國家公務員稱謂的引用和出現,現在似乎在人們意識中已經形成這樣一種定式,只有成為國家公務員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幹部。但不管怎麼樣,一旦你在黨政機關佔據一個位置,那麼在老百姓眼裏,你自己就是一個領導幹部,一個國家幹部……國外的人們大概很難能聽得懂這樣的話,這種話惟有中國人才會一聽就明白。 張平的《國家幹部》乍一問世,就在今年的圖書市場上掀起波瀾。在近年來的反腐文學作品中,該小説篇幅最長、情節最為跌宕起伏。創作的手法、情景的描寫、懸念的佈置、人物形象的刻畫等,都凸顯出鮮明的特色。把該小説視為近年來反腐文學的扛鼎之作,絕不過分。
小説的精彩之筆毋庸贅言。筆者身為公務員,對小説描繪的某些情節略有體驗。這裏只想挑剔一下該小説中某些令人扼腕稱憾的缺陷。在某種意義上講,這些缺憾堪稱敗筆之作。
首先,小説依然沒有脱離“清官政治”創作模式。主人公夏中民勤政為民的高風亮節,確實震撼人心。顯然,張平對清官類的人物刻畫已是輕車熟路。從文學創作的角度講,對清官以濃墨加以褒頌,體現了大眾對社會正義的渴求,也順應反腐文學創作的主旋律。但是,對張平而言,僅僅把夏中民等人的勤政行為描繪得登峯造極,並未實現創作上的超越。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方略,民主政治的建設儘管不否認清官,但反腐敗不能單靠清官,而應該跳離“清官政治”的框架,在民主政治體制的範疇內,去解決腐敗現象和幹部人事制度的弊病。《國家幹部》的結局雖然圓滿,但讀者沒能清晰地感受到小説對民主政治建設的呼籲和吶喊。換言之,小説只是發現了問題,並沒有着力去探討解決問題的途徑。
其次,《國家幹部》中,“省委書記解決問題”的創作思路,顯得老套而無奈。在許多反腐文學作品中,正反兩股勢力的廝殺,最終總是要歸攏到高級領導面前,由他拍板定音,正義一方才會取得勝利。此類創作模式,已經見怪不怪。《國家幹部》也概莫能外,它的創作思路依然是換湯不換藥,無異於“舊圖紙蓋新房”。小説中,夏中民代表的正義勢力,遭遇了劉石貝所代表的腐敗勢力的衝擊,當正義一方遭受重創後,不僅驚動了省委書記,而且引起了黨的總書記的關注。省委書記親臨現場,這才導致了反腐鬥爭在整體格局上發生了質變。試想,假如夏中民沒有遇到省委書記的支持,最終的命運將會如何呢?為什麼正義與邪惡之間非要廝殺到省委書記面前呢?這好像古代戲劇的冤案,官司打到了朝廷,皇帝下了聖旨,大官管住了小官,冤案才能昭雪。這樣的描寫,表面上看,反映了黨的高層領導反腐倡廉的決心,但在另外一個側面,隱射出我們的反腐鬥爭在政治體制上的脆弱,令讀者感到了一股失望。
第三,《國家幹部》對某些場面的渲染逐漸接近一種變形的誇張,似乎脱離了現實生活,令人產生某些竇疑。羣眾為了挽留夏中民,二十萬人上街集會,數千人奔赴省城請願,甚至生命垂危的病人也去為夏中民鳴不平。夏中民當選市長後,嶝江城徹夜狂歡,歡呼聲、鞭炮聲、鑼鼓聲響徹雲霄。這樣的情節,誇張得好像有些離譜了。在現實生活中,讀者對這種過分的擁戴清官的場面,是存在懷疑的。俗言道:糖多了不甜。對於小説創作而言,在情節的描述上,對某些場面進行渲染或者適度的誇張,當然是允許的,但是,如果刻意把某些場面寫得極具感染力,而導致了變形的誇張,就顯得有些虛假了。
第四,對武二的描寫,在《國家幹部》中也佔了一定的筆墨。武二這種身披神秘色彩的人物,出現在小説裏,能夠增加讀者閲讀過程的懸念。但《國家幹部》作為現實主義題材的小説,武二的出現則顯得有些畫蛇添足和不倫不類。更何況,武二與夏中民之間究竟產生怎樣的牽連,小説並沒有交待清楚。試想,假如缺乏武二用非法手段取得的某些證據,真相似乎很難通過小説情節本身而揭開。武二的出現,相對削弱了小説的真實感,這與“省委書記解決問題”一樣,不夠令人信服。
此外,在小説的敍述中,市委組織部長劉景芳曾擔任團省委秘書長,是一處明顯的瑕疵。共青團組織是沒有秘書長這一職位的,只有掛靠團組織的青聯、學聯或青年企業家協會等,才配備了秘書長。瑕疵雖微,也算小小的敗筆。小説一旦再版,應糾正這樣的失誤。
筆者挑剔《國家幹部》的瑕疵,並非刻意否定張平的這部嘔心瀝血之作。近年來反腐文學的創作精彩紛呈,《國家幹部》達到了一個新的難以逾越的顛峯。但偌多的反腐小説中,“清官政治”和“省委書記解決問題”佔了很大比例。此類小説,就讀者看來,不像《滄浪之水》、《梅次故事》、《朝夕之間》等顯得真實。張平的《國家幹部》儘管作為主旋律作品,能夠獲得如潮的好評,但遺憾的是,它依然沒有勾勒出我們國家民主政治的前景,某些言猶未盡的現實,沒有反映在作品裏。這多少使人感到了一絲悵然。 [1] 

國家幹部作者簡介

張平漢族,1953年11月出生,山西新絳縣人,1986年7月加入民盟,1971年10月參加工作,山西師範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大學學歷,文學學士,文學創作一級。
現任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山西省作家協會主席、一級作家,全國政協常委,山西省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副主席、山西省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山西省電影家協會主席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