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學寶典

鎖定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論語》、《弟子規》、《老子》、《莊子》、《增廣賢文》作為國學中經典之經典,鑄就“國學蒙學之最、中華不可或缺之魂”。這些經典凝聚了我國數千年的文明史和傳統文化,體現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行文流暢,氣勢磅礴,辭藻華麗,前後連貫,朗朗上口;內容豐富,包含有諸如天文、地理、歷史、治國、修身、道德、倫理等豐富知識,堪稱國學經典。
中文名
國學寶典
包    括
三字經》、《百家姓
特    點
國學中經典之經典
含    義
凝聚了我國數千年的文明史

國學寶典國學寶典簡介

古往今來,無數少年兒童從中汲取知識,陶冶情操,提高修養。在如今這個充斥着各國文化的時代,我們父母更應慎重選取培育幼兒的適當文化知識,從紛繁的文化雜燴中給我們孩子最好的、最純的、最精的。而國學,我們五千年文化精髓,是我們孩子成才的必備,[1]是我們父母給與孩子最有愛心、期待、價值的豐碩禮品。

國學寶典國學寶典大師

國學寶典 國學寶典
1918年,一代奇才南懷瑾先生誕生於浙江温州樂清縣一個世代書香之家,從孩提時起即接受嚴格的傳統私塾教育。到十七歲時,除精研四書五經外,涉獵已遍及諸子百家,兼及拳術劍道等多種中國功夫,同時苦心研習文學書法、詩詞曲賦、醫藥卜算、天文曆法諸學,每得其精髓而以為樂焉。這位孜孜以求的好學青年,為深入探究宇宙人生的奧秘,不畏艱險,跋山涉水訪求多位巖穴高隱之士,虛心求教,學到了許多不傳的法門和秘學。 後來人們尊稱他為國學大師,一度名列‘台灣十大最有影響的人物’。 季羨林先生於一九一一年八月六日生於山東省清平縣(現併入臨清市)官莊。季先生六歲離家,到濟南去投奔叔父。從那時起,就開始在私塾裏念《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經》、《四書》等經典。叔父對季先生期望極大,要求極嚴。他親自給季先生講課,選了一本《課侄選文》,是些關於理學的文章。叔父並沒有受過什麼系統教育,但是他絕頂聰明,完全靠自學,經史子集都讀了不少,能詩,善書,還能刻圖章。他沒有孩子,一切希望都寄託在季先生身上。他嚴而慈,對季先生影響極大。根據叔父的要求,季先生在正誼下課以後,參加一個古文學習班,讀了《左傳》、《戰國策》、《史記》等書。國文念《古文觀止》一類的書,要求背誦。初中畢業以後,在山東大學附設高中就讀。山東大學的校長提倡讀經。在高中教讀經的有兩位老師,教《書經》和《易經》。教國文的老師是王崑玉先生,是一位桐城派的古文作家,有自己的文集,他對季先生的影響極大。第一篇題目為《讀〈徐文長傳〉書後》作文受到王崑玉先生的高度讚揚,批語是“亦簡勁,亦暢達”。季先生在吃驚之餘,對古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認真鑽研《韓昌黎集》、《柳宗元集》,以及歐陽修、三蘇等的文集。 今年95歲的女國學大師、大德居士葉曼,彷彿被時光遺忘了,要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她精神矍鑠、明眸善睞,一口標準的北京話讓人倍感親切。為孩子和年輕人推薦書目,她説:“《三字經》和《千字文》,這是開門書。涵蓋了中國歷史。我六歲就開始讀書,讀的頭一本書就是《左傳》。國文紮實讓我終生受益”。葉曼先生在北大就讀期間,選修了胡適的“中國哲學思想史”、陶希聖的“中國古代社會史”、錢穆的“中國通史”、聞一多的“楚辭”。這些大師級學者的課程,為她日後得以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在世界各地介紹中國文化的精髓打下深厚基礎。大學畢業後,葉曼與同年考入北大的同學,當年的全科狀元田寶岱結為伉儷。後隨丈夫輾轉世界各地。曾於輔仁大學任副教授,主編過《婦女雜誌》,以葉曼信箱為讀者所稱頌。接觸過基督教、伊斯蘭教等不同西方宗教,又研學佛教、道家、儒教,對東方和西方文化、哲學與宗教有獨到的見解。

國學寶典專家談國學寶典

“中華文明以其頑強的凝聚力和雋永的魅力,歷經滄桑而完整地延續了下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從孔夫子到孫中山,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有它的許多珍貴品質,許多人性和民主性的好東西。比如,強調仁愛,強調羣體,強調和而不同,強調天下為公。吃苦耐勞、勤儉持家、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所有這些,對家庭、國家和社會起到了巨大的維繫與調節作用。”—— 温家寶總理在美國哈佛大學演講
“中國可以成為一個經濟大國,也可以成為一個科技強國,但最根本的,中國是一個文化大國,對於本民族文化的珍視是一個國家屹立千年的基石。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工程正在將文化的種子撒播在孩子的心裏,撒播在希望的田野上,春華秋實,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將來必會凸現,為這項工程所做的任何努力,都會使安放我們靈魂的精神家園更加美好。”—— 季羨林(著名國學大師,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我四歲時,就讀父親所作的詩,五六歲上私塾還是讀古文,大概在十一歲時,我已經能夠自己看古文書了。我看《綱鑑易知錄》,又看《御批通鑑輯錄》,並點讀《資治通鑑》。這便是我研究中國歷史的第一步。”—— 胡適先生(近代思想家)

國學寶典國學寶典適用人羣

適用於0-13歲大腦黃金髮育時期的兒童
大腦生理學家們發現,兒童的智力和性格在0—3歲間就完成了60%,這三年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孩子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3—6歲間完成了80%,6—8歲間完成了90%,8歲以後的發展則漸趨緩慢,到13歲左右,大腦發育最關鍵的敏感期就基本結束了,這就表明孩子的聰明與否到七、八歲已基本定型了,如果我們不能把握這個關鍵時期,那麼當他們年齡越大,啓發培養他們就會越費力,效果也就越差。
教育專家推薦、知名幼兒園、中小學國學啓蒙指定教材。
截止到2008年底,我國0-13歲的兒童約有24000萬,目前大約有2500多萬的兒童在學國學。0-13歲是兒童記憶力發展的黃金時期。經過近幾年的實驗證明,兒童進行國學經典誦讀2-3個月後就會發生明顯改變。從開始的每天記憶20-30個字,到每天很快就可以熟記100-200個字。許多兒童不用一年就可以把一萬六千字的《論語》熟背,其記憶潛能在國學經典誦讀中得到開發,幾萬字的古文背誦對他們來説都不是難事。實踐證明,有多動症、感覺綜合失調甚至自閉症的孩童,學習國學一段時間後,境況會大為改善。

國學寶典國學寶典的作用

記憶力——有效提高生字量
認知力——繼承先輩積累的文化寶藏
表達力——學習純正流利普通話,提升語言能力
邏輯思維力——提高語文成績和寫作能力
社會交往能力——最好的人生嚮導,提高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
自省力——提高個人品味修養
創造力——用學到的知識改變生活
中國近現代的許多偉人,如政治家毛澤東、朱德、周恩來,文學家魯迅、郭沫若、錢鍾書,科學家錢學森、蘇步青、竺可楨,華人首富李嘉誠等都是在少兒時期奠定了堅實的傳統文化基礎,這在他們成才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古往今來,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文人墨客,他們多是從小熟讀中華經典,長大後才會善用中華經典,治國安邦,正如宋代開國宰相趙普標榜過的那樣“用半部論語治天下”。教育專家統計,凡參加過國學教育的少兒,無論在智力提升、知識積累、品行修養、才藝開發等方面都大大高於同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