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土環境與災害監測國家測繪局重點實驗室

鎖定
國土環境與災害監測國家測繪局重點實驗室依託中國礦業大學、河北省測繪局,圍繞我國自然資源退化、災害發生頻繁、生態環境惡化的現狀,針對國土資源開發導致的地表下沉、塌陷、巖體開裂、山體崩塌,土地退化土壤侵蝕耕地減少,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景觀退化、水氣污染廢棄物堆放及工程災變等問題開展研究:(1)國土環境與災害監測理論及方法;(2)國土環境與災害信息系統;(3)國土環境與災害演變機理和預警;(4)國土環境與災害控制與治理。中國科學院院士陳俊勇兼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寧津生兼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文名
國土環境與災害監測國家測繪局重點實驗室
創辦時間
2009年3月
主管部門
國家測繪局
主要獎項
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人
依託單位
中國礦業大學、河北省測繪局
科研團隊
教授21人、副教授(高工)81人
兩院院士
陳俊勇院士、寧津生院士
現任主任
汪雲甲曹立郭廣禮
發展目標
基礎研究、國內外一流

國土環境與災害監測國家測繪局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依託

實驗室召開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 實驗室召開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
國土環境與災害監測國家測繪局重點實驗室依託:中國礦業大學和河北省測繪局聯合共建,於2009年3月經國家測繪局批准成立。

國土環境與災害監測國家測繪局重點實驗室實驗室-領域

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科院院士 陳俊勇 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科院院士 陳俊勇
 國土環境與災害監測國家測繪局重點實驗室擬圍繞我國自然資源退化、災害發生頻繁、生態環境惡化的現狀,針對國土資源開發導致的地表下沉、塌陷、巖體開裂、山體崩塌,土地退化、土壤侵蝕、耕地減少,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景觀退化、水氣污染、廢棄物堆放及工程災變等問題,圍繞國家及區域(如河北省江蘇省)重大資源環境工程與減災防災應用需求,以3S為代表的空間信息技術為手段或技術支撐,結合其它相關學科的理論與方法,研究國土環境及災害監測、分析、評估、預報及控制的關鍵理論與技術,構建國土環境演變與災害的預報、預警、評估、信息服務“天地一體化”的監測體系。共分4個研究方向:
(1)國土環境與災害監測理論及方法
主要研究天基和地基相結合的(星、機、地一體化的)環境及災害監測系統,研究以多光譜/高光譜遙感(RS)、激光雷達(LiDAR)、GPS、三維激光掃描等新型信息採集技術為主、常規信息採集技術為輔的環境與災害動態監測理論、方法與技術體系。
(2)國土環境與災害信息系統
主要研究環境與災害數據的時空表達、數據模型及標準,環境與災害數據庫系統框架,在此基礎上,研究環境與災害信息系統平台、環境與災害專題信息系統建立方法。
(3)國土環境與災害演變機理和預警
主要研究國土資源開發誘發的環境與災害發生的機理、規律、預警和評估的理論與技術,非法開採預警的理論、方法及技術。
(4)國土環境與災害控制與治理
主要研究資源開發誘發的環境與災害控制和治理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如採礦破壞土地復墾和綜合整治、採礦塌陷區殘餘變形控制和建築利用、開採沉陷控制、建(構)築物下安全採礦、環境相容的特殊採礦等理論、方法及技術。

國土環境與災害監測國家測繪局重點實驗室實驗室-團隊

國家測繪局副局長 李維森 講話 國家測繪局副局長 李維森 講話
實驗室擁有一支產學研緊密結合的綜合型團隊,擁有教授(正高)21人,副教授(高工)81人,其中國家測繪局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B類獲得者1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2人,教育部優秀跨世紀人才(新世紀人才工程)入選者3人、霍英東青年教師獎獲得者2人,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孫越崎青年科技獎及博士後獎獲得者4人,另有30多人次獲其它省部級以上拔尖人才稱號,並且多人在國內外學術團體中擔任重要職務。

國土環境與災害監測國家測繪局重點實驗室實驗室-基金

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寧津生 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寧津生
實驗室為了建立“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促進重點實驗室的全面開放,專門設立國土環境與災害監測國家測繪局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其目的在於:創造良好的科研條件和學術環境,吸引、聚集國內外優秀學者在本學科的前沿領域開展高水平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促進新興、交叉學科的形成和發展,培養高層次科技人才;進一步提高重點實驗室先進儀器設備的使用率,實現資源共享,推動合作研究;充分發揮重點實驗室的積極性,提高建設效益,使重點實驗室逐步發展成科研中心、高層次人才中心、學術交流中心和高新技術輻射中心。根據有關規定,重點實驗室將每年設立20萬元左右的經費作為開放基金,重點資助國土環境與災害監測研究領域,具有開拓性、前瞻性、創新性和較高層次的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的研究。 開放課題每年申報一次,重點實驗室根據建設目標、研究方向和裝備條件,定期發佈開放課題指南,由國內外學者填寫申報表自由申報,經實驗室學術委員會評議、學校審核報國家測繪局審批後擇優支持。開放課題研究成果由實驗室和研究者所在單位共享。

國土環境與災害監測國家測繪局重點實驗室實驗室-會議

河北省測繪局副局長 曹立講話 河北省測繪局副局長 曹立講話
2010年11月20日,國土環境與災害監測國家測繪局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我校召開。國家測繪局副局長、中國測繪學會理事長李維森教授,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趙躍民教授,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陳俊勇教授,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寧津生教授,中國科學院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科學中心主任郭華東教授,國家測繪局科技與國際合作司副司長吳嵐高工,北京師範大學空間信息科學與技術研究所所長李京教授,河北省測繪局副局長續鐵樞高工,同濟大學測量繫系主任陳義教授,中國礦業大學教務處處長高井祥教授及實驗室正副主任、主要學術帶頭人等出席了會議。 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趙躍民、河北省測繪局副局長曹立首先代表依託單位中國礦業大學、河北省測繪局分別致辭。實驗室主任汪雲甲教授、副主任郭廣禮教授分別作了實驗室工作報告和開放基金情況彙報。
汪雲甲教授(實驗室主任) 汪雲甲教授(實驗室主任)
會議對實驗室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國內外交流與合作、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等方面取得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與會委員指出,實驗室應強化發展戰略分析、細化未來工作發展遠景,進一步突出特色、定位核心競爭力,整合資源,着手籌建環境災害監測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充分利用中國礦業大學和河北省測繪局的優勢,通過科研、生產實踐培養卓越人才;抓住“十二五”機遇,在對地觀測、資源與環境保護領域多爭取國家經費支持,以項目為載體推動學科發展;加大標準制定方面的工作,積極參與國土災害監測、地理國情監測相關領域的大項目,通過各種渠道積極申報獎項、注重項目成果凝練和推廣應用。
會議期間,國家測繪局副局長、中國測繪學會理事長李維森教授等領導、專家還特別聽取了“測繪科學與技術” 申報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項目的情況彙報,並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李維森副局長表示,國家測繪局將全力支持中國礦業大學 “測繪科學與技術”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以帶動行業更快發展。

國土環境與災害監測國家測繪局重點實驗室實驗室-目標

實驗室的建設目標是:在資源環境信息地空一體化監測、評價、預警,資源環境建模及不確定性分析,城市污水處理,土地復墾和生態重建、開採損害與防護等方面研究取得重要進展;營造創新、自由、學術、人文、和諧、交流的實驗室文化與環境;培養一批高層次人才;造就在主要研究方向上代表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的青年優秀科學家、學術帶頭人和優秀創新團隊,使實驗室成為國內不可替代、可起示範作用的國土環境與災害監測國家級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及成果培育轉化基地。

國土環境與災害監測國家測繪局重點實驗室實驗室-組織

實驗室主任: 汪雲甲 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院長 教授
實驗室副主任: 曹立 河北省測繪局總工程師 高級工程師
郭廣禮 中國礦業大學教授 博士生導師
杜培軍 中國礦業大學測繪與空間信息工程研究所所長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