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捨五入改憲案

鎖定
所謂“四捨五入改憲”也就是韓國憲政史上第二次修憲。1954年5月20日,韓國舉行國會(民議院)議員選舉,李承晚的自由黨獲勝,佔國會壓倒多數席位,即國會203席中的114席。
中文名
四捨五入改憲案
相關人物
李承晚
發生時間
1954年5月20日
性    質
韓國憲政史上第二次修憲
實例
9月初,李承晚為了長期執政,通過自由黨議員和無黨派議員提出憲法修正案,其核心內容是廢除對總統連任次數的限制,允許第一任總統可以無限次連任。11月27日國會投票結果,203人中135票贊成,60票反對,7票棄權。按照憲法規定憲法修正案須獲3分之2以上議員贊成才能通過,即贊成票至少為136票,國會副議長崔淳周(自由黨黨員)當即宣佈憲法修正案被否決。但是,11月29日自由黨領導層説,135票雖然少於203票的3分之2(135.33),但是因為135.33經四捨五入可得135,所以得135票即可認為獲得通過。這樣,國會重新宣佈憲法修正案獲得通過。這就是韓國憲政史上臭名昭著的“四捨五入改憲”。1956年李承晚連任第三屆韓國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