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

鎖定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地理座標為東經103°45'47"-103°47'41",北緯28°22'50"-28°26'30",規劃總面積828.45公頃。 [2]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地處金沙江下游,地勢西高東低,海拔1265米(馬家灣),土壤以山地黃壤為主,屬亞熱帶山地立體氣候,有針葉林、闊葉林、灌叢和灌草叢、淺水植物等植被類型,有高等植物113科263屬338種,有獸類5目11科30種、鳥類17目48科166種、兩棲類1目3科6屬9種、爬行動物2目6科13種、魚類6種。
2015年12月,獲批設立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 [1] 
中文名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
地理區域
金沙江下游
地理位置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
面    積
828.45 公頃
氣候帶
亞熱帶山地立體氣候
植被類型
針葉林、闊葉林、灌叢和灌草叢、淺水植物等
管理單位
雷波縣馬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局
批准時間
2015年12月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地理環境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位置境域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地處金沙江下游,涉及雷波縣黃琅鎮和西寧森林經營所,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03°45'47"-103°47'41",北緯28°22'50"-28°26'30"之間,規劃總面積828.45公頃,規劃區包括整個馬湖與其入湖河流及與其相連的稻田、庫塘、環湖森林。 [1]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地形地貌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所在的雷波縣位於川滇古隆起與中國新華夏系沉降帶的四川盆地交接地帶之間,地勢西高東低,由西向東緩慢傾斜。濕地公園以馬湖為中心,四周森林環繞,公園最高海拔位於馬家灣,海拔1265米,最低海拔1090米,位於濕地公園北部的庫塘濕地。濕地公園及周邊區域土壤以山地黃壤為主,其間有酸性紫色土、鈣質紫色土、黃色石灰土、紅色石灰土。 [1]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氣候特點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規劃圖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規劃圖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所在區域受四川盆地濕潤氣候影響,雨熱同季,年均日照1309小時,無霜期276天,具有冬幹夏雨的氣候特點。年降水變化大,大部分地區可達1000毫米。年平均氣温為14.3℃,1月最冷平均氣温1.7℃,7月最熱平均為21.3℃,最高氣温達32℃,氣温年較差19.6℃。 [1]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水文特徵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境內的主要水體是馬湖,位於雷波縣東部,地處金沙江下游,平均水深66米,最大水深134米,水域面積707.32公頃,深度大於50米 的面積約450公頃,蓄水4.81億立方米(佔金沙江流域水量的0.3%),全年水位變幅4-5米。湖區供水主要是降雨,消耗主要為湖泊水面的蒸散。 [1]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自然資源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濕地資源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濕地)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濕地)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有濕地面積770.80公頃,主要有河流濕地、湖泊濕地和人工濕地3類,其中河流濕地為永久性河流濕地型,湖泊濕地為永久性淡水湖濕地型,人工濕地為庫塘濕地型和稻田/冬水田濕地。河流濕地總面積4.54公頃,包括濕地公園南部的額子溝、東部溝、西部溝,其水源補給方式主要為地表徑流和大氣降水。湖泊濕地包括整個馬湖湖體,面積為707.32公頃。稻田/冬水田位於馬湖南部的中碼頭區域,面積為29.84公頃。庫塘位於馬湖的北部,水深50-60釐米,面積為29.10公頃。 [1]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生物資源

植物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 [4]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的植物區系組成屬泛北極植物區,中國-日本森林植物亞區-四川盆地亞地區。在中國植被區劃中,馬湖濕地植物區系為亞熱帶東部濕潤常綠闊葉林區-川東盆地及川西南山地常綠闊葉林地帶-川東盆地偏濕性常綠闊葉林亞帶-盆地南部中山植被地區-黃茅埂東側植被小區。植被類型主要有針葉林、闊葉林、灌叢和灌草叢、淺水植物等。有高等植物113科263屬338種(包括種以下單位和栽培植物種類)。其中苔蘚植物8科9屬9種,蕨類植物15科17屬24種,種子植物91科238屬306種(祼子植物5科5屬5種,被子植物85科232屬300種)。植物有睡菜、空心蓮子草、石龍芮、水蓼、水芹、鴨兒芹、蓴菜、眼子菜、田字蘋、滿江紅、浮萍、金魚藻、菹草等。有國家 I級保護植物3種,分別為銀杏、珙桐、蓴菜;國家II級保護植物1種,為連香樹
動物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海馬石)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海馬石)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有獸類5目11科30種、鳥類17目48科166種、兩棲類1目3科6屬9種、爬行動物2目6科13種、魚類6種。動物有青鼬、豹貓、巨鼴、短尾鼩、珀氏長吻松鼠、龍姬鼠、昭覺林蛙、峨眉林蛙、滇側褶蛙、華西蟾蜍、棘腹蛙、雙團棘胸蛙、黑斑側褶蛙、北草蜥、麗紋攀蜥、中華鱉、翠青蛇、赤鏈蛇、王錦蛇、虎斑頸槽蛇、原矛頭腹、馬口魚、棒花魚、鯉、鯽、麥穗魚、南方鯰、鳶、雀鷹、小鸊鷉、普通鸕鷀、慄葦鳽、黑水雞、鷹鵑、紅頭咬鵑、灰胸竹雞、橙翅噪鶥、華西蟾蜍等。國家II級重點保護動物有青鼬、鳶、雀鷹、普通鵟、紅隼、領角鴞、黃腳魚鴞、斑頭鵂鶹、短耳鴞等。 [1]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主要景點

馬湖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孟獲殿)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孟獲殿)
馬湖位於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中部,湖面海拔1100米,平均水深66米,最深處134米,是與長白山天池、雲南撫仙湖、新疆喀納斯湖齊名的四大高山深水湖泊之一,也是四川三大天然湖泊之一。湖水三面環山,東、西、南三面為高山屏障,北面為玄武岩、石灰岩碎塊堆積而成的天然石壩,湖面南北長4.9千米,東西平均寬1.5千米,水域面積707.32公頃,常年蓄水量4.81億立方米。
孟獲殿
孟獲殿位於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東北角湖面的金龜島上,寺中供奉彝族人孟獲,該寺廟於明萬曆17年修建而成,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彝族寺廟。 [1]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開發建設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基礎建設

截至2021年,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沿馬湖東側修建木棧道1.5千米,遊步道7.7千米,馬湖周邊建有馬湖賓館、天湖酒店、馬湖奧盛賓館等旅遊接待設施。 [1]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所獲榮譽

1992年,馬湖被批准為四川省級風景名勝區。 [1] 
2015年,獲批設立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 [1] 
2021年,雷波馬湖確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5]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交通線路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交通

外部交通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金龜島)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金龜島)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涼山州雷波縣,雷波縣距離省會城市成都385千米,距離州府西昌市224千米,距離宜賓市200多千米,雷波縣的對外交通初步形成了以省道307和163縣道為主骨架,以縣、鄉、村公路輻射全縣部分鄉(鎮)、村的公路網絡。
內部交通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交通以木棧道和遊步道為主,共有9.2千米。 [1]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線路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 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 [3]
馬湖蓴菜生態種植示範點→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遊客服務中心→科普宣教中心→大灣如月→寶馬投湖→中碼頭人工濕地→稻博園→金龜戲水(孟獲殿)→四川雷波馬湖國家濕地公園遊客服務中心。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