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川臭櫻

鎖定
四川臭櫻(Prunus hypoxantha (Koehne) J. Wen),生於陰山谷或灌叢中,葉灌木,高3—6米;多年生枝條紫褐色,無毛,有光澤,當年生小枝黃褐色,被棕褐色柔毛,逐漸脱落;冬芽卵圓形,紫紅色,有數枚覆瓦狀排列鱗片,鱗片外面被棕褐色柔毛,有時鱗片隨植物本身生長亦長大,長可達2釐米,寬可達1釐米,邊緣基部有帶腺體鋸齒,外面無毛,宿存或很晚脱落。
中文名
四川臭櫻
拉丁學名
Prunus hypoxantha (Koehne) J. Wen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薔薇目
薔薇科
李屬
四川臭櫻
分佈區域
四川

四川臭櫻形態特徵

四川臭櫻標本 四川臭櫻標本
落葉灌木,高3—6米;多年生枝條紫褐色,無毛,有光澤,當年生小枝黃褐色,被棕褐色柔毛,逐漸脱落;冬芽卵圓形,紫紅色,有數枚覆瓦狀排列鱗片,鱗片外面被棕褐色柔毛,有時鱗片隨植物本身生長亦長大,長可達2釐米,寬可達1釐米,邊緣基部有帶腺體鋸齒,外面無毛,宿存或很晚脱落。葉片長圓形或橢圓形,長5—11釐米,寬2.5—5釐米(花枝的葉片較小),先端急尖、漸尖或短尾尖,基部近圓形或寬楔形,葉邊有重鋸齒,或常混有缺刻狀鋸齒,齒呈三角形,先端漸尖,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黃綠色,沿主脈和側脈密被柔毛或棕褐色柔毛,其餘部分無毛,側脈12—20對,中脈和側脈明顯突起;葉柄長約2一?毫米,密被棕褐色長柔毛;托葉草質,稀膜質,線形或披針形,長1—1.3釐米,先端漸尖,上半部全緣,下半部有帶腺鋸齒,很遲脱落。總狀花序,長3一s釐米,生於側枝頂端;花梗長約2毫米,總花梗和花梗密被棕褐色短柔毛;苞片膜質,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可達4毫米,先端急尖,全緣或有不明顯淺齒,有毛,脱落很遲;萼筒鍾狀,外面有柔毛,內面無毛;萼片小,10一12,卵形,先端急尖,全緣,內、外兩面被柔毛,比萼簡短2—3倍;無花瓣;兩性花:雄蕊多數,排成緊密不規則2輪,着生在萼筒口部,雌蕊l,心皮無毛,柱頭偏斜,花柱細長,伸出雄蕊之外,比雄蕊長1/3或稍長。核果卵球形,直徑約8毫米,先端有花柱基部宿存,紫黑色,無毛;果梗短粗,3—5毫米,被棕褐色柔毛;萼片脱落;核卵形,略尖,有突起,易碎。2n=32. [1] 
本種和臭櫻M.hypoleuca Koehne相近似,惟本種葉片下面沿中脈和側脈被柔毛,黃綠色,不帶白霜,小枝被棕褐色柔毛;托葉不反折,可以區別。

四川臭櫻生長環境

生於陰山谷或灌叢中,海拔2400—3060米。模式標本採自康定。

四川臭櫻分佈範圍

主要產自我國四川省。

四川臭櫻參考文獻

Maddenia hypoxantha Koehne in Sarg。P1.Wils.1:57.191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