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噬臍莫及

鎖定
噬臍莫及(拼音:shì qí mò jí)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春秋·左丘明《左傳·莊公六年》。 [1] 
噬臍莫及(噬:咬;臍:肚臍;及:夠得着)指咬自己肚臍是無法做到的,比喻後悔也來不及。緊縮式結構,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1]  [6] 
中文名
噬臍莫及
拼    音
shì qí mò jí
近義詞
追悔莫及
出    處
《左傳·莊公六年》
注音字母
ㄕㄧˋ ㄑㄧˊ ㄇㄛˋ ㄐㄧˊ
語法結構
緊縮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
同義詞
噬臍何及噬臍無及

噬臍莫及成語出處

春秋·左丘明《左傳·莊公六年》:“亡鄭國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圖,後君噬齊,其及圖之乎?”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噬臍莫及”。 [1] 

噬臍莫及成語典故

公元前688年,楚文王領兵去攻伐申國(在今河南省南陽市),經過鄧國(在今河南省鄧縣)。 [2]  [3] 
鄧國是南方的一個小國,與楚國有親戚關係。鄧祁侯的姐姐鄧曼,是楚武王的妻子,楚文王的母親;楚文王也就是鄧祁侯的外甥。鄧祁侯向大家介紹文王説,他是我的外甥,於是把他留下,並設宴熱情招待。 [2]  [3] 
鄧祁侯還有三個外甥,分別是騅甥、聃甥和養甥。他們看出楚文王不懷好心,就請求鄧祁侯把他殺了。鄧祁侯不答應。於是三個外甥説;“將來滅亡鄧國的,必定是這個人,如果不趁早打算,將來後悔起來,就像用嘴咬不到自己的肚臍那樣,沒有用的!如果要殺他,現在正是時候!” [2]  [3] 
鄧祁侯聽了這話還是不答應,説:“要是把他殺掉,以後別人再也不會來吃我其餘的東西了。”三個外甥又勸他説:“如果大王不聽我們的話,國家就要滅亡,到那時,你還能到哪裏去得到其餘的東西呢?”鄧祁侯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不殺楚文王。 [2]  [3] 
但是,楚文王不久就對鄧祁侯動了手。楚文王攻打申國回來時,就攻打了鄧國。公元前678年,楚文王又一次攻打鄧國,終於滅掉了鄧國。鄧祁侯引狼入室,又不聽三個外甥的忠告,最終被楚國所滅。 [2]  [3] 

噬臍莫及成語寓意

“馬臨險崖收繮晚,船到江心補漏遲。”如果馬到了懸崖邊上才收繮繩,船行駛到了江心才開始補缺洞,那麼一切都將太晚,不是墜入懸崖,摔得粉身碎骨,就是沉入江底,被水淹死。正如鄧祁侯的外甥所説,人永遠也無法咬到自己的肚臍,錯過的時機也永遠不會再回來。每個人都有可能在入生道路上的某個時間裏,意想不到地遇上突然特別有利於自己的機會、境遇或其他客觀條件。這些機會、境遇或其他有利條件顯露的時間很短,如果及時加以利用,可以迅速改善自己的處境,開拓美好的前程;如果任其消失而不予利用,就很難再碰上這種易於成功的機遇和條件,致使自己不得不為爭取同樣的成功而付出加倍的代價和努力。因此,好機會必須及時掌握,及時利用。莫等道錯過之後,才去悔恨“噬臍莫及”。 [4-5] 

噬臍莫及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噬臍莫及”指咬自己肚臍是無法做到的,比喻後悔也來不及。緊縮式結構,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1]  [6] 
“噬臍莫及”也作“噬臍何及”“噬臍無及”。 [1] 
運用示例
唐·魏徵隋書·李密傳》:“但今英雄竟起,實恐他人我先,一朝失之,噬臍何及。” [1] 
明·陸採《懷香記·鞫詢香情》:“差之毫釐,繆以千里,倘有後悔,噬臍莫及。” [1]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四二回:“如若抗拒,真火焰昆岡,俱為齏粉,臍何及!” [1] 
清·林則徐《曉諭粵省士商軍民人等速戒鴉片告示稿》:“若不趁此刻猛省回頭,以後雖欲改圖,噬臍莫及。” [1] 
清·解鑑《益智錄·楊彩雲》:“似君才貌焉往而不發達,奈何為此不法之舉?倘有敗露,噬臍無及。” [1] 
參考資料
  • 1.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 新華成語大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3.01:1374
  • 2.    吳兆基編著. 中華成語故事 下[M]. 北京:京華出版社, 2002.04:741-742
  • 3.    李鐵,李束,張積. 中國法律典故四百篇[M]. 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 1991.05:225-226
  • 4.    空明子編著. 老人言 4 經典實用的人生哲理書[M]. 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 2015.06:158
  • 5.    閔天主編. 中國為人處世格言辭典[M]. 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 1991.07:326
  • 6.    噬臍莫及的解釋|噬臍莫及的意思|漢典“噬臍莫及”詞語的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