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嘛呢

(轉經筒)

鎖定
嘛呢是藏民習俗的物品的一種。
中文名
嘛呢
別    名
轉經筒
轉經筒 轉經筒
嘛呢又稱轉經筒、轉經桶等,與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有關,藏傳佛教認為,持頌六字真言越多,越表對佛的虔誠,可得脱輪迴之苦。因此人們除口誦外,還製作“嘛呢”經筒,把“六字大明咒”經卷裝於經筒內,用手搖轉,藏族人民把經文放在轉經筒裏,每轉動一次就相當於念頌經文一次,表示反覆唸誦着成百倍千倍的“六字大明咒”。有的還用水力、燈火熱能,製作了水轉嘛呢筒、燈轉嘛呢筒,代人唸誦“六字大明咒”。藏區大大小小的寺廟門前,還有一排排在的轉經筒,下端有可用於推送搖動的手柄,人們經常會到寺廟推動經筒旋轉,稱為轉經。
轉經筒
藏民手中搖動着的轉經筒,也叫"瑪尼輪"。
轉經筒一般分為兩類:一是手中搖着的。二是固定在寺廟裏的架子上。
一踏上西藏的土地,我就從路邊、寺廟裏看到一個個手搖各色轉經筒的藏民,他們大都身穿藏袍。有的體形高大,手中搖動的轉經筒也很大,手柄很長,腰間繫着的腰帶上有個牛皮小套,把很長手柄的另一端放在這個皮套裏,然後右手扶在轉經筒下,使它輕輕的順時針轉起來!這種轉經筒通常都是以木質為主。白髮蒼蒼的老人手中轉動的轉經筒很輕巧,這種一般是骨制或是金屬製的,做工比較講究。有的外面還罩有一個布套,那裏面的轉經筒則不得了,大多是鑲有寶石的。
在西藏的寺廟裏都有各種很大的轉經筒。如布達拉宮的西牆外,有一排轉經筒,藏民要順時針用右手撥轉它們,並在嘴裏喃喃的念着六字真言:奄嘛呢叭咩哞
在大昭寺正門的左側,有兩個巨大的轉經筒,它們相當沉重,有一個高大的穿着腥紅色僧衣的喇嘛在用力的轉動着它們,也有朝拜者跟着一起轉。那轉經筒被朝拜者沾着酥油的手磨得黃錚錚發亮,我們的手上也滿是酥油的味道。大昭寺裏,圍繞寺內有一圈轉經筒,來此朝拜的藏民們都要順時針的走過並用手撥動,使它們隨着唸誦的六字真言一起轉動起來。這些轉經筒都歷經風風雨雨,年代久遠。
無論是手中搖動的、還是寺廟裏的轉經筒它們的結構差不多。它的裏面有一紙用藏文密密寫滿了的經文,因為在奴隸制的時候,藏民大多不識字,所以把經文裝在轉經筒裏,每轉一圈,相當唸經一遍。轉經筒有一個軸能使它轉動,每當轉動到一定圈數時,就要更新,所以那時藏民是這樣記錄自己唸誦了多少遍經文的。
在盛大宗教節日的時候,藏民從遠道趕來,聚集在大昭寺前的廣場上,他們手中不停轉動的瑪尼輪,在陽光的照耀下發出萬道耀眼的光芒,場面十分壯觀。
藏族是一個全民信教的民族,由於他們直接從奴隸制進入了社會主義,他們中的大多數依然把對未來幸福生活的祈盼乃至自己的來生都寄託在這個轉動着的瑪尼輪中。
多少年來,這瑪尼輪就在生死輪迴中、在喃喃的六字真言中、在那些虔誠的信徒沾滿酥油的手的撥動下,一圈圈的轉動着,承載着佛祖與藏民之間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