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嘉排中心小學

鎖定
嘉排中心小學地處享有 “排球之鄉”美譽的晉江市英林鎮嘉排村,位於閩南服裝名鎮英林鎮南部,圍頭灣西北部,與金門太武山遙遙相對。
中文名
嘉排中心小學
創辦時間
1918年
佔地面積
8280多平方米
建築面積
3739多平方米

嘉排中心小學學校介紹

學校創辦於1918年,其前身是由“毓麟男校”、“毓秀女校”兩所學堂逐步演變成的“澄江小學”、“五星小學”,直到1958年為紀念家鄉革命烈士姚嘉排同志,校名才隨村委會的更名由政府正式命名為“嘉排小學”, 1976年增設初中部,校名又改為嘉排學校,1992年南灣中學建成後,初中部拆出,校名重新改為“嘉排小學”,1999年11月15日學校升格為嘉排中心小學。現為晉江市一級達標小學,是一所全日制公辦小學,現有教職工35人,其中小學高級教師11人,本科學歷4人,大專學歷29人,地市級優秀教師1人,地市級骨幹教師5人,市級教壇新秀1人。
學校佔地面積828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3739多平方米。內部教育教學設施經校董會、村兩委歷年的投入支持逐步完善,初具現代化規模。有電腦室、多媒體教室、電子備課室、音樂室、閲覽室、衞生室、心理諮詢室等專用教室及校園閉路電視監控網絡系統、校園廣播系統、人造草燈光球場。旱石廁等校園改造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語音室、美術室、科學實驗室、綜合實踐活動室等專用室也在規劃建設中…… [1] 

嘉排中心小學辦學理念

長期以來,學校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改革創新、全面發展、追求卓越”的辦學指導思想和“以德立校,開放建校,依法治校,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強校”的辦學總體思路,牢固樹立“以學生自主、和諧、可持續發展為本”的辦學理念,堅持“育人為根本,德育為先首,教學為中心,改革為動力,發展為主題,質量為生命,在做大中做強、在繼承中創新、在競爭中發展”的辦學原則,不斷強化“生本意識、主體意識、品牌意識、創新意識”,以“勤 博 真 新”為校訓,形成了崇德、礪志、文明、尚美的校風,敬業、愛生、求實、創新的教風和勤思、 善問、 活學、 巧用的學風。良好的三風建設使學校備受學生、家長、社會的讚譽。

嘉排中心小學創辦歷程

嘉排中心小學地處享有 “排球之鄉”美譽的晉江市英林鎮嘉排村,該村瀕海,雅稱澄江。清同治年間就居住有姚、張、楊、柯、林、王、童、陳、蔡等姓氏,結為五社,各辦私塾。由於地少人多,村民紛紛外出謀生。
清同治二年九月,毓麟小學創辦人——姚事敬先生就出生於該村。事敬先生少有膽識,乘風破浪,涉遠洋去菲律賓開拓,在希臘祿萬社開設米行,生意興隆,事業蒸蒸日上。其幼年時家貧,僅讀四個月的書,識字不多。在異國謀生的經歷中,他深深地感受到文化素質在謀生中的作用。於是竭力主張在家鄉興學,培育青年人成才。1918年,他與鄉僑姚宗榮歸國,會同伍堡五社賢達姚望挺、姚望梗、楊光華、林華汰、柯孝格、王克料、張孫遮、童祥寶、陳傳家等商議,倡議合辦新校——毓麟小學,校址定於姚氏家廟、姚乃昆厝、後大厝。達成協議後,鄉眾公推事敬先生任毓麟小學學校董事長,聘請蔡建安任校長。在晉江十一都,首開由私塾轉辦學堂之先河。
辦學難,鞏固辦學成果更難。事敬翁在聘請師資上下功夫,繼蔡建安校長之後,黃時珍、王珍駕先後繼任校長。1924年,姚章勝先生繼王珍駕之後接任校長,期間受解放婦女新潮的影響,兼辦女學部,名曰毓秀,動員學齡女童入學,為伍堡培育了許多受新文化影響而成長的婦女。
在事敬翁及歷任校長的努力下,如接力棒一樣,讓教學跟上了時代的步伐。毓麟小學能堅持辦學,長盛不衰,既得力於董事長,也得力於董事會的鼎力支持。辦學經費,除鄉親捐助外,主要靠旅菲澄江同鄉會匯寄。旅菲華僑,經商者慷慨解囊,打工者也熱心捐獻。在經費有保證的情況下,毓麟小學創學漸上軌道,教學成果顯著,於是鄰近村莊的學子來毓麟就讀的與日俱增。
抗日戰爭期間,在校董會的策劃下,該校加強師資配備,姚章勝校長率領許資鑑、姚公秉、姚炳昶、童希齡、姚友義等辛勤執教,學生倍增,教學質量也年年提高。之後,童希齡、姚公秉又接任校長,教學質量同樣蒸蒸日上,為本村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如1941年7月,應屆畢業生參加晉江縣會考。該校林乙卯(樹丹)、王邦丙分別獲得全縣第八名和第九名。毓麟小學與泉州新隅、西隅、金井毓英小學並列獲獎,在全縣數百所小學中名列前茅,聲譽播及泉南。
在1923-1950年期間,本村村民辦學熱情空前高漲,除毓麟小學外,還曾於1923-1938年在後大厝、基督教堂裏辦了慕貞小學(許清梅,女,任校長);1930年在張氏祠堂又創辦了澄江小學,張清機先生任該校首任校長,張子英先生任該校首任學校董事長。之後張志滔、張從德、李奕趨、張傳芳又相繼接任澄江小學校長,辦學質量同樣非常出色,在本地區頗有名氣,也為本村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期間校址均設於張氏祠堂。
1950年,本村楊曼菁先生接任毓麟小學校長(任期:1950-1953),教學質量再創輝煌。1951年3月合毓麟小學、澄江小學為五星小學,校址姚氏家廟、姚乃昆厝、後大厝。
1953-1958年呂水垮先生接任五星小學校長;1958年為紀念家鄉革命烈士姚嘉排同志,校名隨村委會的更名由政府正式命名為“嘉排小學”,李文寶先生任校長(任期:1958-1970),1962年在現校址建新校舍;1970年,柯賢民接任嘉排小學校長(任期:1970-1977),1976年增設初中部,改名為嘉排學校;1977至1990年先後由吳道萬、張孫河、張必勝、張子日、張培坤、莊覺初接任校長,學校於1982年被福建省體委,福建省教育廳,福建省共青團確認授匾為“福建省排球傳統項目學校” 光榮稱號;1990 - 1992年初中部和小學部分別由李準和姚慶彪先生開始分別接任校長,1992年南灣中學建成後,初中部拆出,學校又改名為嘉排小學,1992年黃永前先生接任嘉排小學校長;1994年張友朋先生接任校長,學校於1996年順利通過省、市級“十配套”達標驗收,同時新建了“柯子填紀念樓”。
1997年8月,曾福建先生接任校長, 學校於1999年11月15日升格為嘉排中心小學;2000年被晉江市教育委員會,晉江市文化體育局確認為“晉江市體育訓練點”;2001年2月通過“晉江市素質教育工作合格校”、“晉江市一級達標小學”評估驗收。
2001年8月, 洪朝撥先生接任校長,2002年元月被評為“泉州市中小學體育工作先進校”;2004年2月被中共晉江市委、晉江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學校”稱號;2002年元月被評為“泉州市中小學體育工作先進校”。
2005年8月, 陳垂任先生接任校長,2005年11月學校團支部被共青團晉江市委授予“五四紅旗團支部”;2007年2月學校又被中共晉江市委、晉江市人民政府授予“2004——2006年度文明學校”稱號;2007年7月通過“晉江市平安校園” 評估驗收。
2007年8月,王路遠先生接任校長,學校在以張子遠、王金象、王槐榮等同志為首的村兩委、校董會的支持與指導下,在以柯君恆先生為首的僑親、鄉賢的鼎力支持與熱情鼓舞下,學校又取得了長足發展,教育教學質量躍居全鎮前列:2008年1月被泉州市教育局評為“泉州市體育先進單位”;2008年5月被中共晉江市紀委、中共晉江市教育工委評為“晉江市廉潔文化進校園先進單位”; 2008年7月被泉州市教育局評為“泉州市業餘體育訓練先進單位”;2008年12月被晉江市教育局評為“晉江市首批規範收費合格校”;2009年1月被晉江市教育局評為“晉江市中小學體育教育工作先進單位”;2009年元月被共青團晉江市委、晉江市教育局、晉江市少先隊工作委員會評為“少先隊工作金獎單位”;2009年2月被中共英林鎮委員會、英林鎮人民政府評為“平安建設先進單位”;2009年5月25日,被泉州市教育局、泉州市體育局評為“2009-2012年度泉州市體育傳統項目(排球)學校”;至2009年7月榮獲福建省兒童排球錦標賽男子組“八連冠”……
同時校園面貌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鋪設了人造草燈光球場,建設了音樂室、美術、圖書室、衞生室、心理諮詢室等專用科室及校園安全監控系統、校園廣播系統,旱石廁等校園改造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

嘉排中心小學辦學特色

嘉排中心小學建校已有九十一年了。九十一年來,在黨的改革開放政策指引下,在上級黨委和教育行政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學校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已成為一所辦學理念先進,基本設施優良,內部管理科學,育人氛圍和諧,教育質量上乘,莘莘學子和廣大家長嚮往的學校,成為在晉南地區享有良好聲譽的鎮級農村中心小學。
九十一年的風雨兼程,九十一個春華秋實。嘉小人歷經了建校之初的艱辛與奮鬥,興校之路的探索與磨礪,強校之途的開拓與創新,其間有奮鬥的自豪,有收穫的喜悦,更有成功的回味與反思——

嘉排中心小學質量立校

嘉排中心小學始終將教育質量作為強校之本,牢牢抓住教育質量這根生命線,努力做到嚴、實、活、新,因方法得當,措施有力,是以建校以來,學校的教育質量一直在高位運行,初考及各學科質量普查成績連年獲得大面積豐收,教育教學質量歷來名列全鎮前茅,為高一級中學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畢業生,成為南灣中學的重要生源基地。許多家長反映:嘉排中心小學校風好、學風正,孩子來校後進步很快,最後考取了理想的初中,實現了預期的目標。

嘉排中心小學科研興校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學校始終堅持將發展人文才能、開發人力資源、培養造就高素質的新型公民作為辦學的最高目標,將提高教育質量、促使學生和諧發展看得高於一切,把“為學生服務,對社會負責,讓家長滿意”作為對社會的莊嚴承諾,要求全校教師切實做到“學生至上”,服務於學生,奉獻於學生,一切對學生的明天負責,幫助學生髮現並挖掘自身的潛力,走向成功。為此,學校十分重視教育科研,引導老師通過教育科研,發展教育生產力,提高教學效益,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走輕負擔高質量之路,為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學校形成了以校長親自抓,教導主任重點抓,以教研組為陣地,科任老師人人蔘與的教研網絡。學校教科研氛圍濃厚,對全鎮的教研工作起了舉足輕重的示範與輻射的作用。學校長期堅持開展教學觀摩研討、專題講座等活動,給與會教師以實實在在的幫助與啓迪。每學期與本鎮結對校的結對教研活動都能開展得有聲有色,切實發揮了一級達標校、中心校應有的示範輻射作用。同時,還積極與本地區優質名校晉江實小聯合或與安溪仙地小學等結成聯誼校開展校際交流研討活動。2008年11月學校承辦主編的《晉江課改》(總第68期)深受上級領導及同行的認可;近年來,學校有兩份少先隊工作方案榮獲福建省金、銅獎;教師論文60多篇在CN級、省、地、市、片級刊物發表,課改年段錄像課參加福建省小學數學中青年教師教學研究會優秀錄像課評比活動中榮獲二等獎。

嘉排中心小學特色強校

嘉排中心小學在全面提升學生素質的同時,十分重視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和興趣愛好。針對學生不同的特長和興趣愛好,學校以研究性學習、課外興趣小組、雙週一次兩節選修課等形式,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在全國、省、地、市、鎮各級學科競賽中連獲佳績,獲獎師生高達200多人次;兩年來,課外興趣小組、雙週一次選修課已成為嘉排中心小學教育質量新的增長點,成為推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新高地。
加強特色學校建設是學校內涵建設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學校品位的重要舉措。為了加快實施素質教育的步伐,體現“面向全體”的素質教育精神。我校注重結合當地特色,充分發揮排球傳統項目教育優勢,堅持走“以球育德、以球礪專、球文結合、全面發展”之路,注重加強建設學校排球特色環境氛圍,積極搭建學生排球技藝交流的舞台,開展多種形式的排球教學活動,組織參加各級競賽交流活動,全面提高排球競技水平。學校男子排球隊連續多年奪得晉江市、泉州市乃至福建省冠軍,2002—2009年代表泉州市已連續奪得福建省兒童排球錦標賽男子組八連冠。學校1982年被福建省體委,福建省教育廳,福建省共青團確認授匾為“福建省排球傳統項目學校”;2009年5月被泉州市教育局泉州市體育局評為“2009-2012年度泉州市體育傳統項目(排球)學校”。

嘉排中心小學學校榮譽

九十一年征程,教書育人,一路輝煌。幾代嘉小人薪火相傳,青藍相繼,以“動真情、傳真知、做真師”的情懷,緊緊圍繞發展這一核心,狠抓兩條主線(科學管理和教學教研),優化三個課堂(教室小課堂、校園中課堂、社會大課堂),力創四大品牌(管理創新、教學創新、學生創新、校園文化創新),用“求真”的嘉小精神,自強不息、執着追求,成就了今日的輝煌。先進的教育理念,一流的辦學條件,濃郁的文化氛圍,雄厚的師資力量,科學的管理方法,鮮明的教學特色,優質的教育質量,顯著的辦學成果,使嘉排中心小學成為英林素質教育的窗口學校。
多年來,在各級領導、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快速發展,並以“讓每一個孩子都得到發展,為孩子的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目標贏得了社會的普遍讚譽。學校先後獲得了多項榮譽: 1982年被福建省體委,福建省教育廳,福建省共青團確認授匾為“福建省排球傳統項目學校” 光榮稱號;2009年5月25日,被泉州市教育局、泉州市體育局評為“2009-2012年度泉州市體育傳統項目(排球)學校”; 學校先後榮獲晉江市素質教育工作合格校、晉江市一級達標小學、泉州市中小學體育工作先進校、晉江市文明學校、晉江市五四紅旗團支部、晉江市平安校園、泉州市體育先進單位、晉江市廉潔文化進校園先進單位、泉州市業餘體育訓練先進單位、晉江市首批規範收費合格校、晉江市中小學體育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晉江市少先隊工作金獎單位等榮譽稱號。近幾年來,集體獲獎200餘次,師生個人獲獎1000餘人次,發表經驗文章400餘篇,至2009年7月榮獲福建省兒童排球錦標賽男子組“八連冠”……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