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嘈,漢語二級字 [7]  ,讀作嘈(cáo),形聲字,“口”為形旁,“曹”為聲旁。嘈本意指聲音雜亂喧鬧 [1] 
中文名
拼    音
cáo
部    首
五    筆
KGMJ
倉    頡
RTWA
字    級
二級
筆順編號
25112512212511
統一碼
5608
四角碼
65066
總筆畫
14
注    音
ㄘㄠˊ

釋義

(1)〖形〗(聲音)雜亂
耳嘈嘈以失聽。——王延壽《魯靈光殿賦》
望廊下有燈燭火,且人口嘈雜。——洪邁《夷堅三志》
又如:嘈雜;嘈啐喧鬧聲)
(2)指胃部難受,不舒服
桃子吃多了,也有些嘈人。——《西遊記
又如:心嘈(嘈人。胃部難受。中醫學病症名)
(3)聲音相應和
光歧儼其偕列,雙鳳嘈以和鳴。——晉·潘岳《笙賦 [2-3]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醜集上】【口字部】嘈 ·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11
《廣韻》昨勞切《集韻》財勞切,𠀤音曹。《玉篇》聲也。《廣韻》喧嘈。《集韻》廣雅,嘈,𠱥聲也。《馬融·長笛賦》啾咋嘈碎。
又《成公綏·嘯賦》嘈長引而憀亮。
又《集韻》慈焦切,音樵。義同。
又在到切,音𢲵。喧也。或作䜊。 [4-5] 

音韻方言

廣韻

zau [ dzɑu˧ ]‖[ zluː ]
昨勞切,平豪從 ‖曹聲幽1部
【註解】喧嘈。
【目次】下平六豪
推導現代漢語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調
韻系
韻攝
cáo
昨勞
平聲
一等
開口

洪武正韻

字頭
小韻
反切
韻目
韻部
聲調
財勞
十三爻
平聲

分韻撮要

字頭
小韻
聲母
韻母
韻部
聲調
註解
第十二孤古故
陽平
喧也又胡酒也

方言音

◎ 客家話:[梅縣腔] cau2 [台灣四縣腔] cau2 [客英字典] cau2 [客語拼音字彙] cau2 co2 [沙頭角腔] cau2 [寶安腔] cau2 [海陸豐腔] cau2 [陸豐腔] cau3
◎ 粵語:cou4
◎ 潮州話:cau5 zau1
◎贛方言:cau5,細伢子真嘈人;會嘈聾耳朵。
(音韻方言參考資料 [6] 
參考資料
  • 1.    谷衍奎.漢字源流字典:語文出版社,2008:1712
  •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商務印書館,2012:128
  • 3.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117
  • 4.    康熙字典  .漢典[引用日期2018-11-13]
  • 5.    [清]陳廷敬 等著.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113
  • 6.    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17-01-26]
  • 7.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