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嘆白髮

鎖定
《嘆白髮》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詩。此詩抒發了詩人對年華老去的惆悵,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佛門的皈依傾向。全詩語言流暢,對仗工整,篇幅雖短而富於變化。
作品名稱
嘆白髮
作    者
王維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七言絕句

嘆白髮作品原文

嘆白髮
宿昔朱顏成暮齒,須臾白髮變垂髫
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 [1] 

嘆白髮註釋譯文

嘆白髮詞句註釋

①宿昔:以往,以前。朱顏:紅潤美好的容顏,指青春年少。暮齒:指晚年。
②垂髫:指兒童或童年。髫,兒童垂下的頭髮。
③空門:大乘佛法以觀空為入門。《大智度論·釋初品》:“空門者,生空、法空。”後來以“空門”代指佛寺或泛指佛法。 [1] 

嘆白髮白話譯文

以前紅潤美好的年輕容顏變成了牙齒鬆動脱落的老年模樣,似乎是片刻間兒童的髫發變成了銀絲。
一生有多少傷心事啊,不向佛法中尋求解脱,又如何消解? [1] 

嘆白髮創作背景

王維狀元及第後不久就被貶謫去看倉庫,雖然受到張九齡賞識,但是張九齡也因為李林甫等小人的擠兑而遠離朝廷,晚年更逢安史之亂,宦海浮沉中,經歷的“傷心事”多,而真正施展才華的機會不多。《新唐書》載,王維“喪妻不娶,孤居三十年”,王維在生活中比較孤單,三十多年都沒有妻子的陪伴。王維選擇心向佛門,以靜坐參禪消解內心的苦悶。創作這首詩是為了傾訴愁情,這也是一種排解的方式。 [1] 

嘆白髮作品鑑賞

這首小詩抒發了詩人對年華老去的惆悵。詩歌前兩句“宿昔朱顏成暮齒,須臾白髮變垂髫”使用句中對,對偶工整,而後兩句自然流暢,如順口之感嘆。雖然是短短的四句小詩,但詩人賦變化於筆端。 [1] 

嘆白髮作者簡介

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着亦官亦隱的優遊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王右丞集》。 [2] 
參考資料
  • 1.    張 晨.王維詩全鑑.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20:264-265
  • 2.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