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單智偉

鎖定
單智偉,1974年2月生,漢族,中共黨員,微納尺度材料專家,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教授 [18] 
單智偉於1996年畢業於吉林大學材料與科學工程專業;1999年獲得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碩士學位;2001年—2005年就讀於美國匹茲堡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後獲得博士學位;2005年—2006年在美國勞倫茲國家實驗室美國國家電鏡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06年任職於美國海思創(Hysitron)公司,歷任資深研究員、真空部門經理、應用研究中心主任;2009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10年任教於西安交通大學,同年任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安交通大學)副主任 [12]  ;2011年11月—2016年6月任西安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2015年6月任西安交通大學微納尺度材料行為研究中心主任,11月任陝西鎂基新材料工程中心主任 [7]  ;2016年7月任西安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11]  ;2017年當選為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 [4]  ;2022年11月任西安交通大學校長助理 [1]  ;2024年1月任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18] 
單智偉主要從事微納尺度材料的結構與性能研究。 [1] 
中文名
單智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74年2月
畢業院校
匹茲堡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研究生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17年當選為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單智偉人物經歷

1974年2月,單智偉出生。
1996年,畢業於吉林大學材料與科學工程專業。
1999年,獲得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碩士學位。
2001年—2005年,就讀於美國匹茲堡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後獲得博士學位。
2005年—2006年,在美國勞倫茲國家實驗室美國國家電鏡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2006年,任職於美國海思創(Hysitron)公司,歷任資深研究員、真空部門經理、應用研究中心主任。
2009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010年,任教於西安交通大學,同年任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安交通大學)副主任。 [12] 
2011年11月—2016年6月,任西安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
2015年6月,任西安交通大學微納尺度材料行為研究中心主任,11月任陝西省鎂基新材料工程中心主任。 [7] 
2016年7月,任西安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11] 
2017年,當選為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 [4] 
2022年11月,任西安交通大學校長助理。 [1] 
2024年1月,任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18] 

單智偉主要成就

單智偉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單智偉主要研究領域金屬氫脆及氫損傷的原位多尺度實驗研究;原鎂冶煉及高純鎂製備的工藝研發和裝備研製;鎂基新材料的設計、製備和性能測試等。 [11] 
單智偉通過探索微納尺度材料的結構與性能,力求為宏觀高性能結構材料,尤其是鎂基新材料的設計、製備和應用提供系統的原理性知識體系支撐和方法論的指導;應用和發展定量的原位電鏡變形技術(壓痕/壓縮/彎曲/拉伸/疲勞+電/熱/氣氛等)對目前材料研究中的一些焦點問題進行探索 [1]  [5] 
單智偉先後籌建創立了“微納尺度材料行為研究中心”“Hysitron中國應用研究中心”“西安交大—日立研究中心”等三個國際化研究中心和一個省級中心“陝西省鎂基新材料工程中心”。 [1] 
  • 學術論著
據2023年3月西安交通大學材料學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站顯示,單智偉已在包括《科學(Science)》《自然(Nature)》《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納米快報(Nano Letters)》《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等在內的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110餘篇,SCI引用超過5945餘篇次,單篇SCI引用最高686篇次。 [1] 
  • 發明專利
據2023年3月西安交通大學材料學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站顯示,單智偉已獲得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4個。 [1] 
  • 科研獎勵
據2023年3月西安交通大學材料學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站顯示,單智偉已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美國TMS學會輕金屬分會基礎研究最佳論文獎,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等獎項。 [1] 
時間
獲獎項目
獎勵名稱
2017年
微納尺度典型金屬材料的力學特性及其內在機理 [2] 
陝西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2017年
金屬材料強韌化的內在與外在微納尺寸效應 [6]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 學術交流
據2023年3月西安交通大學材料學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站顯示,單智偉已組織和共同組織了25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做署名報告或邀請報告250餘個。 [1] 
時間
學術活動名稱
舉辦地
2018年
19屆世界電鏡大會 [1] 
澳大利亞悉尼
2018年6月
第十一屆微納尺度材料性能研討會 [9] 
西安
2018年6月
2018年納米力學應用技術研討會 [10] 
西安
  • 承擔項目
時間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經費
擔任角色
2017年7月—2021年6月
多場耦合下材料微觀缺陷演化的原位定量高通量實驗表徵
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
463萬元
課題負責人
2018年4月—2019年6月
新型煉鎂工藝聯合技術研發

300萬元
項目負責人
2018年7月—2019年12月
鎂基新材料共性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1000萬元
項目負責人
2019年4月—2021年4月
高純鎂產業化工藝的研發

1000萬元
項目負責人
2021年1月—2025年12月
基於氣態原子選擇性分離的新型金屬鎂純化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300萬元
課題負責人
參考資料 [1] 

單智偉人才培養

  • 培養成果
單智偉指導培養的博士生田琳獲得2017年陝西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15] 
  • 教學獎勵
據2023年3月西安交通大學材料學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站顯示,單智偉已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等獎項。 [1] 
時間
獲獎項目
獎勵名稱
2018年
主動適應多元需求,因材施教個性發展,努力培養特色鮮明的材料類高層次人才 [14]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單智偉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17年
太材料科學院院士 [4] 
2021年
年度人物獎(Person of the Year) [8] 
國際鎂協會、《鎂合金學報》

單智偉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24年4月
陝西省歐美同學會副會長 [19] 
2023年1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陝西省第十三屆委員會委員 [3] 
2018年
《材料研究學會通報(MRS Bulletin)》第五屆編委會委員 [1] 
2018年
《材料科學技術(英文版)》第五屆編委會委員 [1] 
2015年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材料科學與工程組)成員 [16]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八屆學科評議組(材料科學與工程組)成員 [1] 

教育部高等學校材料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1] 

《中國材料進展》常務副主編 [1] 

中國電鏡學會常務理事 [1] 

中國電鏡學會聚焦離子束專業委員會主任 [1] 

第四屆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戰略諮詢委員會戰略委員 [1] 

單智偉人物評價

“單智偉在金屬鎂的高純化及塑性變形領域做出了原創性貢獻。”國際鎂協會、《鎂合金學報》聯評) [8] 
“在他人看來已然功成名就,但在科學研究上的勤奮刻苦,卻是他(單智偉)生涯中一以貫之的堅持。”(《中國科學報》評) [13] 
“單智偉以身作則,始終踐行着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是廣大留學歸國教師中潛心向學、至誠報國的代表。”西安交通大學評) [1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